古代所说的三才指的什么
三才:指天、地、人。
《易经.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大意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
“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
姓名学中的三才为五格中天格、人格、地格的总称。三才配置就是指“天格、人格、地格”的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生克关系。
扩展资料:
三才思想在中国文化中可谓源远流长。
如盘古开天辟地的创世神话,其实表现的就是天、地、人三才思想,那时古人就把人放到了突出的位置。
其他古老的神话,也包含着三才思想,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地覆东南,自此天道左行,地道右迁,人道尚中。
这是三才思想的升华,但是,还只停留在天、地、人各行其道的水平之上。
到了《易经》的时代,人们终于发现:人可以向天、地学习,人道可以与天道、地道会通,通过法天正己、尊时守位、知常明变,以开物成务,建功立业,改变命运,成就了“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才
古人说的三才是指什么
三才为五格中天格、人格、地格的总称。
所谓三才,即天才、人才、地才,它们分别是天格、人格、地格数理的配置组合,反映综合内在运势。五行之间的关系是:木、火、土、金、水相临相生,相隔相克。这样,根据数理与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推算出来的配置关系即为三才配置。
扩展资料
三才《周易》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这个学说早就深入中华民族之心,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人伦日用之中,牢固地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对天地与自然持有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
中华民族与天地阴阳和谐相处,对于今后改进、调整、理顺、整合、协调人与天地即自然环境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以及人与社会、人心与人身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即使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都得到同步平衡和谐发展),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对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必将具有巨大的启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才
三才是指什么
三才指:天、地、人。
拼音:三才[sāncái]。
引证: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世以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者,列三才开始之序,继以有巢燧人伏羲神农者,明人群进化之程,殆皆后人所命,非真号矣。”
释义:三位齐名之才人。指晋之潘滔、刘舆、裴邈。三种材料。
引证:清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三:“轮人以毂、辐、牙为三才,弓人以胶、漆、丝为三才,然其所谓三才者亦眇矣。”
解析:
三才《周易》最早最明确最系统最深刻地提出了“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伟大学说。这个学说早就深入中华民族之心。
贯穿于中华民族的人伦日用之中,牢固地培育了中华民族乐于与天地合一、与自然和谐的精神,对天地与自然持有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
中华民族与天地阴阳和谐相处,对于今后改进、调整、理顺、整合、协调人与天地即自然环境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
以及人与社会、人心与人身的平衡和谐发展的关系(即使生态、世态、心态的三态都得到同步平衡和谐发展),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实现世界和平发展,对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明天,必将具有巨大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