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是什么意思
原句是“一词压两宋,孤篇盖全唐”,是闻一多说的。
意思就是说有这么一首词,精妙绝伦,把北宋和南宋所有的词作品都给压倒了。有这么一首诗,很出色,把唐朝的诗也给比下去了。当然,这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要知道,诗的顶峰在唐,词的辉煌在两宋。能把这些时期的作品比下去,说明这一诗一词肯定是不一般的。
“唐诗宋词”一语,是唐诗与宋词的并称,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宋代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唐代的诗人多是供皇室及其统治者御用的工具和玩物。宋代的词人已由被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大臣个个是词人,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著名词人,女词人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词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在宋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强烈。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唐诗宋词
解《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一说
都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孤篇盖全唐或孤篇横绝全唐,一直以来对这个说法持怀疑态度,全唐诗留下来的四万多首,真的没有比这更好的?有评价标准吗?李白、杜甫答应了吗?于是请教一位长者兼师长,才搞清楚。
说这句话的是清代王闿运,其原话是:“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他的意思是张若虚遗留在人间的作品不多。全唐诗里面只收录了两首。另外一首叫《代答闺梦还》写的非常一般。所以就只剩下了春江花月夜这一首竟然让张若虚跻身唐代诗人大家行列。
他之所以这么讲,不光是感慨张若虚只留下了这么一篇好文章,更是感慨张若虚这个人。这就类似于一个班上一个成绩很一般的同学拿了语文第1名,老师会觉得很惊讶,怎么不是我们班的李白和杜甫呢?
但就是这首《春江花月夜》赢得了很多粉丝,粉丝们拼命吹捧自己的爱豆,就直接在孤篇横绝后面加了个全唐,这是后来口口相传的结果。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诗是好诗,只是说法绝对了点。
为什么说《春江花月夜》是“孤篇盖全唐”
上高中的时候,我就学过这篇《春江花月夜》,老师告诉我们这首诗被称为“孤篇盖全唐”,它的作者张若虚生平总共就只有几首诗,却因为这一首诗就奠定了他在唐朝诗人中的定位。刚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知道我学完了这首诗。
古代诗人写诗,要么写美景,要么写情感,像李白,最爱的就是借景抒情,然而苏轼,一般就是隐居,贬谪,以及吃吃吃。他们一首诗中几乎只表达了一件事。但是《春江花月夜》却不同,他从潮水描写到月亮,从月亮描写到自然现象,再从自然现象到离人以及游子,可谓是一首诗就描绘了一幅美景,描写了自然现象引发出来的哲理以及离人游子对家长的思念。
直到现在,我读这首诗还能感觉到那副美景,春天的江边,有花有月亮的夜晚,诗人站在江边看着月亮独自思念着家乡。我想以上的或许就是《春江花月夜》“孤篇盖全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