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填四川(历史上所说的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意思)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26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湖广填四川这个问题,历史上所说的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意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上所说的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意思

湖广填四川(历史上所说的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意思)

湖广填四川是指发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根据考证表明,江西、福建、广西等十几个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因此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记录“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广占25%,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湖广填四川”是从清朝以来有的说法,从字面意思就是将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的人迁徙到四川,补充四川的人口。众所周知,清朝入关之后,明朝虽然灭亡了,但是还存在着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要想彻底统治中原,清朝还得消灭掉农民起义军。当时,张献忠进入到四川之后,大肆杀戮,加上在四川和清兵交战,对四川的破坏非常大,四川百姓死的死,伤的伤,人口极具下降。清朝为了弥补四川的人口缺口,就使用了湖广填四川的办法。

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因战事锐减。明朝末年,清兵和张献忠军队在四川激战,长期的战争让四川的人口减少得很快。清朝镇压了张献忠农民起义军之后,四川总算获得了一段时间的安定了。可是康熙皇帝决定撤销三藩,云南王吴三桂不干了,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发起了叛乱,这次战场还是在四川,四川的百姓又饱受战争的折磨,战争结束之后,四川人口数量降到低谷。清朝统治者认为四川人口过低,不利于恢复经济,于是就在官方的组织下让湖广地区的百姓进入四川居住。这才有了湖广填四川的说法。

然而,湖广填四川并不是清朝才有的。四川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适合进行农业生产,早在南宋时期,四川人口就有1000万左右,为南宋朝廷贡献了很多赋税。只是宋朝灭亡之后,元军攻打四川,四川受到战争的破坏,人口骤然降到了几十万,元朝政府也没有管四川,没有想着调控了人口。到了明朝之时,明朝政府意识到四川那么大的地方人口太小,就组织四川周边的百姓搬到四川生活,这也是早期的湖广填四川运动。

从上面看,四川也算是移民省份,大部分人都是从邻省移民过去了,四川虽然经受了那么多磨难,但是现在也是发展非常好的省份了。

湖广填四川是哪一年

湖广填四川是发生在一个时间段,不仅仅只有一年,湖广填四川从清康熙十年(1671年)大规模开始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经过战乱,导致人口急剧减少。官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客家移民是仅次于湖广人的第二大移民团体,湖广移民和客家移民分别占当时四川总人口的40%和33%。

以成都为例,清末《成都通览》曾描述“现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东5%,陕西10%,云南、贵州15%,江西15%,安徽5%,江苏、浙江10%,广东、广西10%,福建、山西、甘肃5%。

移民措施

清政府在统一后,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励外省移民入川垦荒。如规定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

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者,准其入籍等。对入四川招民优惠政策与各级官吏的政绩升迁、奖励垦荒招民紧密联系起来;在赋税政策上实行额外的优惠。

康熙下诏对移民垦荒地亩,规定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

还规定对移民原籍地当局和入四川落业定居地当局,要求配合移送核实,安排上户籍、编入保甲。这些政策为移民创造了好的环境和条件。

关于本次湖广填四川和历史上所说的湖广填四川是什么意思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