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宇宙的速度是多少(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900

大家好,第一宇宙的速度是多少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第一宇宙的速度是多少和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宇宙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分别是多少

第一宇宙的速度是多少(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

宇宙速度:从地球表面发射的航天器环绕地球、脱离地球引力或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速度。能环绕地球在最低的圆形轨道上运行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千米/秒;脱离地球引力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约为11.2千米/秒;飞出太阳系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约为16.7千米/秒。第一宇宙速度(又称环绕速度):是指物体紧贴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又称脱离速度):是指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又称逃逸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其大小为16.7千米/秒。环绕速度和逃逸速度也可应用于其他天体。例如计算火星的环绕速度和逃逸速度,只需要把公式中的M,R,g换成火星的质量、半径、表面重力加速度即可。

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

第一宇宙速度为7.9公里/秒,第二宇宙速度为11.2公里/秒,第三宇宙速度为16.7公里/秒。

第一宇宙速度分为两个别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在一些问题中说,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是沿着地球表面运行的。按照力学理论可以计算出v1=7.9km/s。

扩展资料

巧妙理解和掌握第一宇宙速度的方法:

假设在地球表面建造一座炮台,可以随意打出不同出膛速度的炮弹。很明显,如果出膛速度比较慢,就会落在A点;如果速度快一点,就可以落在B点;如果速度再快一点,炮弹的落点就会降落在地球的另一侧C点。

如果炮弹的出膛速度继续增加,当超过某个临界值,炮弹刚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炮台的位置——然后,继续绕圈,成为一颗绕行不倦的卫星。这个临界值就是第一宇宙速度7.9km/s,也就是让卫星绕地飞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了解大气层的同学应该知道,物体运动速度越快,阻力越大,如果炮弹真的达到7.9km/s的出膛速度,大气层只会将它无情融化。所以,世界上没有这样的炮台,也不会有这么快速的炮弹。

因此,火箭在垂直突破大气层后,立刻转为横向飞行,尔后加速到第一宇宙速度附近(具体数值大小与轨道位置有关),按照大炮发射卫星的思路,将航天器释放(发射)出去。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第一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是多少马赫

第一宇宙速度:7900m/s,马赫(即音速):340m/s,7900/340=23.2马赫,马赫数等于当时当地的音速的倍数,在不同高度、温度、湿度,音速不同,所以马赫数是一个相对的速度表示方法。

宇宙速度都是指发射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V1是能使发射的天体绕地球(或其他发射卫星的天体)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发射速度,所以又叫环绕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V2能使发射的天体脱离地球(或其他发射卫星的天体)引力范围沿椭圆轨道运动的最小发射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V3能使发射的天体脱离恒星引力范围沿椭圆轨道运动的最小发射速度

当V1<V<V2,物体将沿椭圆轨道绕行星运动,成为人造卫星

当V2<V<V3,物体将沿椭圆轨道绕恒星运动,成为人造行星

从地球表面发射飞行器,飞行器环绕地球、脱离地球和飞出太阳系所需要的最小速度,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早期,人们在探索航天途径时,为了估计克服地球引力、太阳引力所需的最小能量,引入了三个宇宙速度的概念。假设地球是一个圆环,周围也没有大气,物体能环绕地球运动的最低的轨道就是半径与地球半径相同的圆轨道。这时物体具有的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大约为7.9公里/秒。物体在获得这一水平方向的速度以后,不需要再加动力就可以环绕地球运动。

地球上的物体要脱离地球引力成为环绕太阳运动的人造行星,需要的最小速度是第二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为11.2公里/秒,是第一宇宙速度的2倍。地面物体获得这样的速度即能沿一条抛物线轨道脱离地球。地球上物体飞出太阳系相对地心最小速度称为第三宇宙速度,它的大小为16.6公里/秒。地面上的物体在充分利用地球公转速度情况下再获得这一速度后可沿双曲线轨道飞离地球。当它到达距地心93万公里处,便被认为已经脱离地球引力,以后就在太阳引力作用下运动。这个物体相对太阳的轨道是一条抛物线,最后会脱离太阳引力场飞出太阳系。一些特殊的轨道速度,如环绕速度、逃逸速度,有时也被分别称为第一、第二宇宙速度。

关于第一宇宙的速度是多少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