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混凝土裂缝的几种修补方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混凝土裂缝修补的常见方法有哪些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混凝土裂缝修补的常见方法有哪些
修补裂缝的方法很多,这里简要介绍如下几种。
1.表面抹灰修补法
(一)水泥砂浆涂抹
对于商品混凝土结构,可先将裂缝附近的商品混凝土表面凿毛,然后用1:1~1:2水泥砂浆涂抹其上,涂抹时不能有流水。涂抹总厚度一般为10~20mm,砂浆砂子不宜太粗,一般为中细砂,水泥强度等级不要低于32.5级。
(二)环氧砂浆涂抹
先在裂缝上凿一V形槽,用铁丝刷刷清缝口。在裂缝四周涂一层环氧砂浆,如裂缝较深,垂直方向也可静力灌注,环氧砂浆可灌入0.5mm的隙缝中。最后嵌入环氧砂浆,用刮刀使其平面与原商品混凝土平面相平。待环氧树脂硬化后即可应用。养护期间结构不宜受振、受潮,以保证修补质量。
2.填缝与凿槽嵌补
(一)填缝
填缝是砖石砌体裂缝修理中最简便的一种方法。操作时,将缝隙清理干净,根据裂缝的宽度不同分别用勾缝刀、抹子、刮刀等工具进行操作,所用灰浆通常采用1:2.5或1:3水泥沙浆,一般不得低于砌筑灰浆的强度。填缝处理后可在美观、耐久性等方面起到一定作用,而对砌体的整体性、强度等方面所起的作用甚微。
(二)凿缝嵌补
凿缝嵌补是沿商品混凝土裂缝凿一条深槽,然后在槽内嵌补各种粘结材料,如环氧砂浆、沥青、甲基丙烯酸脂类化学强剂等一种修补方法。
修补时先沿裂缝凿槽,槽形根据裂缝位置和填补材辩而定,缝槽形状通常多采用V形槽。槽的两边商品混凝土面必须修理平整,槽内要清洗干净,必要时可在填料前用丙酮擦一遍。如槽口外需要抹水泥砂浆或喷涂砂浆时,在凿槽时须一并将槽口外的商品混凝土表面凿毛,同时清理干净。用水泥砂浆填补.事先要保持槽内润湿(不应有积水),用沥青或环氧材料填补时,要保持槽内干燥,否则应先采取其他措施,使槽内干燥后再进行填补。
3.灌浆法
(一)对于较宽裂缝应进行压力灌浆处理。灌浆处理一般采用环氧树脂进行灌浆。
(二)对裂缝表面进行处理,沿裂缝用钢钎凿成/V0型槽或/U0型槽,槽宽与槽深可根据裂缝深度和有利于封闭来确定。凿缝时先沿裂缝打开,再向两侧加宽,凿完后用钢丝刷和气泵将商品混凝土碎屑、粉尘清除干净。
(三)埋设灌浆嘴的间距可根据裂缝的深度确定,埋设时先将灌浆嘴用环氧树脂胶泥粘贴在预定的位置上。
(四)裂缝封闭后,待密封胶泥达到一定强度后应进行压力试漏,检查密封效果。
(五)灌浆机具、器具在灌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方可使用。灌浆结束后立即拆除管道并用丙酮冲洗管道和设备。
(六)灌浆结束后用环氧树脂胶泥将灌浆处抹平,最后对每一道裂缝表面刷环氧树脂水泥浆,确保封闭严实,并使其颜色与桥梁商品混凝土尽量保持一致。
混凝土6种裂缝的处理方法!
1.塑性收缩裂缝
现象:
在结构表面出现形状不规则长短不一,互不连贯,类似干燥的泥浆面。大多在砼浇筑初期(浇筑后4h左右),当砼本身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或本身温度长时间过高(400以上)而气候很干燥的情况下出现。塑性裂缝又称龟裂,严格讲属于干缩裂缝,出现很普遍。
原因:
(1)砼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受风吹日晒,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产生急剧的体积收缩,而此时混凝土早期强度低,不能抵抗这种变形应力而导致开裂。
(2)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水泥用量过多或使用过量的粉砂;
(3)砼水灰比过大,模板过于干燥。
预防:
(1)配置砼时,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减少空隙率和砂率要振捣密实,以减少收缩量,提高砼抗裂强度;
(2)砼浇筑前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
(3)在气温高、温度低或风速大的天气下施工,砼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喷水养护,使其保持湿润大体积砼浇完一段,养护一段要加强表面的抹压和养护工作;
(4)砼养护可采用表面喷氯偏乳液养护剂,或覆盖草袋、塑实薄膜等方法当表面发现微细裂缝时,应及时抹压一次,再覆盖养护;
(5)设挡风设施。
2、干燥收缩裂缝
现象:
裂缝为表面性的,宽度较细,多在0.05—0.2mm之间。其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较薄的梁、板类构件(或桁架杆件),多沿短方向分布;整体性结构多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处;平面裂缝多延伸到变截面部位或块体边缘,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曾位较为多见,但侧面也常出现;预制构件多产生在箍筋位置。亦称“干缩裂缝”。
原因:
1)砼成型后,养护不当;
2)砼构件长期露天堆放,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
3)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混凝土;
4)混凝土经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
5)后张法预应力构件露天生产后久不张拉等。
预防:
1)控制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砼振捣密实,并注意对板面进行抹压,可在砼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砼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2)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长期露天堆放的预制构件,可覆盖草帘、草袋,避免曝晒,并定期适当洒水,保持湿润。薄壁构件则应在阴凉地方堆放并覆盖,避免发生过大温度变化。
3、温度裂缝
现象:
表面温度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性;梁板式或长度尺寸较大的结构,裂缝多平生于短边;大面积结构裂缝常纵横交错。深进的和贯穿的湿度裂缝,一般与短边方向平行或接近于平行,裂缝沿全长分段出现,中间较密。裂缝宽度大小不一,一般在0.5mm以下,裂缝宽度沿全长没有多大变化。温度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沿断面高度,裂缝大多呈上宽下窄状,个别也有下宽上窄的情况,上下边缘区配筋较多的结构,有时也出现中间宽两端窄的梭形裂缝。
原因:
1)砼内外温差大,特别是大体积砼;
2)深进的各贯穿的温度裂缝多由于结构降温差较大,受到外界的约束而引起的;
3)采用蒸汽养护的预制构件,混凝土降温制度控制不严,降温过速。
预防:
1)采用低热或中热水泥配制砼,以减小水化热量;
2)选用良好级配的骨料,降低水灰比;加强振捣;
3)也可在砼中掺加缓凝剂,减缓浇筑速度,以利于散热;
4)选用合理的砼浇筑顺序及分层厚度;
5)加强砼的养护及保温;
6)制定降温措施;
4、不均匀沉陷裂缝
现象:
多属贯穿性裂缝,其直向与沉陷情况有关,有的在上部,有的在下部,一般与地面垂直或呈300—400角方向发展。较大的不均匀沉陷裂缝,往往上下或左右有一定的差距,裂缝宽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因荷载大小而异,且与不均匀沉降值成比例。
地基未经夯实引起沉陷
原因:
1)结构、构件下面的地基未经夯实和必要的加固处理,砼浇筑后,地基因浸水引起不均匀沉降;
2)平卧生产的预制构件(如屋架、梁等)由于侧向旬度较差,在统弦、腹杆或梁的侧面常出现裂缝;
3)模板刚度不足,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以及过早拆模,也常导致不均匀沉陷裂缝出现;
预防:
1)对松软土、填土地基应进行必要的夯(压)实和加固;
2)避免直接在松软土或填土上制作预制构件,或经压夯实处理后作预制场地;
3)模板应支撑牢固,保证有足够强度各刚度,并使地基受力均匀。拆模板进间不能过早,应按规定执行;
4)构件制作场地周围就作好排水措施,并注意防止水管漏水或养护水浸泡地基。
5、撞击裂缝
现象:
裂缝有水平的、垂直的和斜向的,裂缝的部位和走向随受到撞击荷载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而异;裂缝宽度、深度和长度不一,无一定规律性。
原因:
1)拆模时受外力撞击;
2)拆模过早或拆模方法不当。
预防:
1)现浇结构成型和拆模应防止受到各种施工荷载的撞击和振动;
2)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进行拆模;
3)拆模应按规定的方法及程序进行;
4)在砼结构未达到设计强度前,其上避免堆放大量的堆重。
6、冻胀裂缝
现象:
结构构件表面沿主筋、箍筋方向出现宽窄不一的裂缝,深度一般到主筋,周围砼酥松、剥落。
原因:
冬期施工砼结构构件未保温砼早期遭受冻结,将表层砼冻胀,解冻后钢筋部位变形仍不能恢复,而出现裂缝、剥落。
预防:
1)冬期施工时,配置砼应采用普通水泥,低水灰比,并掺适量早强抗冻剂;
2)对砼进行蓄热保温或加热养护。
混凝土裂缝处理最好办法
开槽法、表面封闭法修补裂缝。
混凝土的微细裂缝是很多建筑危害产生的根源,很多微细修复起来非常困难。首先当裂缝宽度小于0.3mm时,很难往裂缝里面灌注修复材料。
其次,有一些裂缝已经被水浸泡,裂缝内部产生碳酸钙结晶体将裂缝封堵,无法进行灌注。因此,针对无法灌注修复的裂缝,需要采取封闭的办法进行处理。
正祥Z6混凝土裂缝封闭膏为双组份灰色膏状胶,采用较新的树脂合金体系,特别针对混凝土微细裂缝的封闭及表面缺损的修补而研制。
具有极强粘接力和韧性,刚柔结合,有效防止水汽、化学物质和二氧化碳的侵蚀,并防止开裂混凝土结构的进一步损坏,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
扩展资料: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水工建筑物产生裂缝主要有以下几种:
(1)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由于干缩引起的体积变形受到约束时产生的裂缝,这种裂缝的宽度有时会很大,甚至会贯穿整个构件。
(2)大体积混凝土水化时产生的大量水化热得不到散发,导致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使混凝土的形变超过极限引起裂缝。
(3)在厚度较大的构件中,由于混凝土的塑性塌落引起的裂缝。
(4)当有约束时,混凝土热涨冷缩所产生的体积涨缩,因为受约束力的限制,在内部产生了温度应力,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容易被温度引起的拉应力拉裂,从而产生温度裂缝。由于太阳暴晒产生裂缝也是工程中较常见的现象。
(5)混凝土加水拌和后,水泥中的碱性物质与活性骨料中活性氧化硅等起反应,析出的胶状碱——硅胶从周围介质中吸水膨涨,体积增大三倍,从而使混凝土涨裂产生裂缝。
参考资料:混凝土裂缝_百度百科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混凝土裂缝的几种修补方法和混凝土裂缝修补的常见方法有哪些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