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怎么死的(历史上薛仁贵怎么死的)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76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薛仁贵怎么死的的一些知识点,和历史上薛仁贵怎么死的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薛仁贵是怎么死的

薛仁贵怎么死的(历史上薛仁贵怎么死的)

薛礼(614年-683年),字仁贵,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名将。北魏将领薛安都的六世孙,出身于河东薛氏世族。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病逝,享年七十岁。身故后,朝廷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还特别制造灵舆,护送遗体归还故里。

史书评价:“仁贵骁悍壮勇,为一时之杰,至忠大略,勃然有立。噫,待封不协,以败全略。孔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上加明命,竟致立功,知臣者君,信哉!”

历史上薛仁贵怎么死的

薛仁贵,唐朝名将,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世,生于隋大业九年(613年),卒于唐永淳二年(683年),主要事迹在唐太宗、高宗时期。薛仁贵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长成务农,娶妻柳氏。唐贞观后期,唐太宗想亲征高丽,从贞观十八年(644年)秋开始,即调集军资粮草和招募军士,积极进行战争准备。薛仁贵就到将军张士贵处应募,被收为部属。不久,唐太宗亲征高丽,张士贵军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后,单骑前往营救,击斩敌将,系其头于马鞍,降伏余众,救君印回营。从此,薛仁贵名闻三军。贞观十九年(645年),四月,唐军前锋进抵高丽,不断击败高丽守军,六月,至安市,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率军20万依山驻扎,抗拒唐军。唐太宗视察地形后,命诸将率军分头进击。这时,薛仁贵自恃骁勇强悍,想立奇功,即穿上异于众人的白色衣甲,手持方天戟,腰挎两张弓,大呼陷阵,高丽将士纷纷倒伏,杀开一条血路。唐军随之继进,高丽军被打得大败。站在高处观战的唐太宗望见,战后特召见薛仁贵,赐马二匹,绢40匹,生口10人为奴,并提升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职守皇宫玄武门(北门)。及唐征高丽还军,唐太宗还特对薛仁贵说:“朕旧将皆老,欲擢骁勇付之外事,莫如卿者。朕不喜得辽东,喜得虎将。”并加封薛仁贵右领军郎将。征高丽后到唐高宗时期,薛仁贵一直守卫玄武门。永徽五年(654年),唐高宗行幸万年宫(在今陕西麟游县西),第一天夜里就遇山洪暴发,直冲万年宫北门,卫士们见水势凶猛各自散去。而薛仁贵登门向宫内呼叫水至,唐高宗听到喊叫,急忙出宫跑到高处。当唐高宗回头看时,大水已经涌进了他的寝殿。躲过大难,唐高宗感激薛仁贵,特赐薛仁贵御马一匹。薛仁贵于永淳二年(683年)去世,终年70岁。死后,朝廷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官府还特造灵舆。护丧还归故里。

历史上唐朝薛仁贵是怎么死的战死的么

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病逝,享年七十岁。身故后,朝廷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还特别制造灵舆,护送遗体归还故里。

史书评价:“仁贵骁悍壮勇,为一时之杰,至忠大略,勃然有立。噫,待封不协,以败全略。孔子曰:“可与立,未可与权。”上加明命,竟致立功,知臣者君,信哉!”

《旧唐书》:寻而高丽众相率复叛,诏起仁贵为鸡林道总管以经略之。上元中,坐事徙象州,会赦归。高宗思其功,开耀元年,复召见,谓曰:“往九成宫遭水,无卿已为鱼矣。卿又北伐九姓,东击高丽,汉北、辽东咸遵声教者,并卿之力也。卿虽有过,岂可相忘?有人云卿乌海城下自不击贼,致使失利,朕所恨者,唯此事耳。今西边不静,瓜、沙路绝,卿岂可高枕乡邑,不为朕指挥耶?”于是起授瓜州长史,寻拜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又率兵击突厥元珍等于云州,斩首万余级,获生口二万余人、驼马牛羊三万余头。贼闻仁贵复起为将,素惮其名,皆奔散,不敢当之。其年,仁贵病卒,年七十,赠左骁卫将军,官造灵舆,并家口给传还乡。子讷,别有传。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