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水难收成语故事 覆水难收成语故事简短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040

覆水难收短小成语故事

在商朝末年时期,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或单呼牙,别号飞熊,人称姜太公。因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后来封在齐,是春秋时齐国的始祖。

覆水难收成语故事 覆水难收成语故事简短

姜子牙出世时,家境已经败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

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可是直到70岁还是一无事处,闲居在家。

后来姜太公在商朝当过官,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弃官而走,隐居在陕西渭水河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为了取得周族的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小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装模作样地钓鱼。

姜太公整天钓鱼,家里的生计发生了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没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离开他。姜太公一再劝说她别这样做,并说有朝一日他定会得到富贵。但马氏认为他在说空话骗她,无论如何不相信。姜太公无可奈何,只好让她离去。

后来,姜太公终于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帮助周武王联合各诸侯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马氏见他又富贵又有地位,懊悔当初离开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请求与他恢复夫妻关系。

姜太公已看透了马氏的为人,不想和她恢复夫妻关系,便把一壶水倒在地上,叫马氏把水收起来。马氏赶紧趴在地上去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浆。于是姜太公冷冷地对她说:“你已离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块儿。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难以再收回来了!”

扩展资料

拼音:fùshuǐnánshōu

解释:覆:倒。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出处:宋.王桃《野客丛书》: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入。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

出处译文:姜太公便把一壶水倒在地上,叫马氏把水收起来。对她说:“你已离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块儿。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难以再收回来了!”

近义词:泼水难收、反水不收、木已成舟、马前泼水、驷马难追、覆水不收

反义词:鸾飘凤泊、破镜重圆

造句:当你做出决定后,我们就不再是好朋友了,覆水难收,以后我们就是对手了,这是你自己选的路,怪不得我们。

覆水难收成语典故

【覆水难收的成语故事】

传说,商朝末期,有个足智多谋的人,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由于先祖封于吕,所以这个人又称吕尚。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后来封在齐,是春秋时齐国的始祖。

姜太公曾在商朝当过官,由于对商纣王的残暴统治非常不满,辞官而去,隐居在陕西渭水河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为了赢得周族的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小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装模作样地钓鱼。姜太公整天钓鱼,家里的生计发生了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没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离开他。姜太公一再劝说她别这样做,并说有朝一日他定会得到富贵。但马氏认为他在说空话骗她,怎么也不相信姜太公的话。姜太公没有办法,只好让她离自己而去。

后来,姜太公终于赢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帮助周武王联合其他诸侯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姜太公衣锦荣归,前往封国,好不威风。马氏见他又富贵又有地位,非常后悔当初离开了他,就在姜太公路过的必经之地拦住了车驾,请求与他恢复夫妻关系。

姜太公见到非常落魄的马氏,回想起当年她嫁给自己,没享到一天清福,心中倒也十分同情;但又想起她当年不念夫妻情份,坚决与自己离异时,又十分生气,便命随从到河中取来一盆水,放在马氏面前说:“我泼水于地,你若能收起此水,我就带你同赴封国,共享荣华。”马氏答应,赶紧趴在地上去取水,却怎么也不能将倾倒于地上的水收回。于是,姜太公对她说:“覆水难收,缘份难续啊!”意思是说,你已离我而去,就不能再结合在一块儿了。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难以再收回来了!马氏非常惭愧,就告别姜太公,投河而死。

姜太公看到马氏寻了短见,心中也有点难过,毕竟有过一段夫妻缘啊!姜太公想,马氏既然这样嫌贫爱富,干脆就在封神榜上给她找个位置——封她为穷神吧。于是,他写了一道封神符,嘱咐马氏:“遇富而入,遇贫而出。”也就是说,穷神可以见到谁家富就到谁家去,富家穷了,就从他家出来到另一户富人家去。可是穷神比较糊涂,分不清穷富之家,这就使得家家户户都怕穷神,直到现在人们都还要在每年的初四晚上或初五早上到村头去烧纸钱送穷神呢。

——《野客丛书》

【覆水难收是什么意思】泼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来。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很难再挽回了。也比喻夫妻关系已经断绝,难以重新恢复关系。覆,翻,引申为倾、倒、泼的意思。

【活学活用】你既然已经做错了,~,也不要再对那件事耿耿于怀了,还是吸取教训,避免以后再犯吧。

【妙语点拨】实际生活中,我们万万不可以像马氏一样,嫌贫爱富。这是因为人与裁纸刀是不同的。裁纸刀制造出来后就永远是裁纸刀了,再没有别的可能。但人却可以不断改变自己,永远是一个待生成的东西。一个锐意进取、心怀大志的人,即使眼下不得志,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迟早有一天会走向成功的。姜太公的故事不是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吗?

【近义】木已成舟

【反义】破镜重圆

“覆水难收”的典故是什么

覆水难收的典故实际上跟两个人都有关系,且都是和妻子有关的故事。一个是西周的姜太公,一个是汉代的朱买臣,白居易有“君不见买臣衣锦还故乡,五十身荣未为晚。”说的就是朱买臣。

有书载----《三言二拍》:买臣老来犹贫,仍读书不缀。人笑其迂,妻不能堪,乃弃而改嫁。买臣愤而题壁云:“嫁鸡随鸡,嫁鹅而鹅;我不弃妻,妻自弃我!”

典故出自朱买臣是民间传说,而出自姜太公却可能更为真实。当然,朱买臣被妻抛弃也是真实的,只不过他没有“泼水”这个举动,这个举动是姜太公干的!

据宋·王桃《野客丛书·心坚石穿覆水难收》记: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入。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

故事说的是姜太公在渭水河边钓鱼,妻子马氏嫌他穷,要离开他。姜太公一再劝说,并说有朝一日他定会得到富贵。但马氏无论如何不相信。姜太公无可奈何,只好让她离去。后来,姜太公终于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帮助周武王联合各诸侯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马氏见他又富贵又有地位,懊悔当初离开了他。便找到姜太公请求与他恢复夫妻关系。姜太公已看透了马氏的为人,便把一壶水倒在地上,叫马氏把水收起来。马氏赶紧趴在地上去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浆。于是姜太公冷冷地对她说:你已离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块儿。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难以再收回来了!此语云“覆水难收”。不过现在民间和大部分人还是将这个典故说出自朱买臣的多。故事说朱买臣打柴读书,寒暑不辍,到了四十多岁了,仍未得一半职。为此,妻子崔氏常常嘲笑和奚落他。朱买臣却很有信心,认为自己一定会有出息,劝崔氏道:“我到五十岁肯定会富贵,现在我已经四十出头了,等我富贵了,一定会报答你的。”可是妻子不相信。朱买臣并没有因为妻子不满而改变初衷,依然是砍樵读书,边挑柴边念书,高兴时还唱上两句,自得其乐,引得一群孩子常常跟在他后面哄笑。妻子很生气,斥责他道:“你这个书呆子,连小孩子都在取笑你,真气死我了。嫁给你,也算我倒霉,到哪一天才能出头啊!”后来,崔氏坚持要离开,逼着朱买臣写了休书。自从两人离异后,朱买臣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但他仍旧以打柴为生,空闲时仍坚持攻读。

崔氏离开朱买臣,改嫁给附近一个姓张的木匠。张木匠好酒使气,动辄对崔氏拳脚相加,崔氏这才想起朱买臣平时对自己的好处,心里懊悔不已。

朱买臣却在同乡严助的推荐下,进京面试,又得到汉武帝的赏识,之后又因功被提升,任会稽太守。朱买臣衣锦归乡的消息传到崔氏耳中,她哀求朱买臣重新收留她,朱买臣答应只要崔氏能办到一件事,就收留她。第二天,朱买臣骑马来到张木匠家门口,令人舀一盆水,泼在马前地上,对崔氏说:“你能把泼出去的那盆水收回来吗?”崔氏哑口无言,又气又羞,就纵身跳进门前的小河自尽了。朱买臣可怜她,命人撩尸予以安葬。成语“马前泼水”、“覆水难收”,讲的都是这个故事。当然真实的朱买臣并没有泼水。载《汉书·朱买臣列传》: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入吴界,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后人取其夫妻离异事,作《烂柯山》剧,衍变为“朱买臣休妻”、“马前泼水”故事和剧目。故朱买臣“泼水”虽为杜撰,和姜太公有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