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节的来历 父亲节的由来故事
导读:父亲节的来历是什么?很多人都不知道,并且还有人不知道父亲节其实是个泊来的节日,我们每年6月第三个星期日过的父亲节来自美国,是在美国华盛顿诞生的,想知道父亲节的由来故事,就别错过我的介绍哦。
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相对于母亲节,父亲节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一个节日,是1910年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士波肯市由杜德太太发起的。
世界上的第一个父亲节,1910年诞生在美国。1909年,住在美国华盛顿州士波肯市(Spokane)的杜德夫人(Mrs.Dodd,SonoraLouiseSmartDodd),当她参加完教会举办的母亲节主日崇拜之后,杜德夫人的心里有了很深的感触,她心里想着:“为什么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纪念父亲的节日呢?”
杜德夫人的母亲在她十三岁那一年时去世,遗留下六名子女;杜德夫人的父亲威廉斯马特先生(Mr.WilliamSmart)。她在美国华盛顿州东部的一个乡下农场中,独自一人、父兼母职抚养六名子女长大成人。斯马特先生参与过美国南北战争,功勋标榜,他在妻子过世后立志不再续弦,全心带大六名儿女。
杜德夫人排行老二,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女性的细心特质,让她更能体会父亲的辛劳;斯马特先生白天辛劳地工作,晚上回家还要照料家务与每一个孩子的生活。经过几十年的辛苦,儿女们终于长大成人,当子女们盼望能让斯马特先生好好安享晚年之际,斯马特先生却因为经年累月的过度劳累而病倒辞世。
1909年那年,正好是斯马先生辞世之年。当杜德夫人参加完教会的母亲节感恩礼拜后,她特别地想念父亲;直到那时,杜德夫人才明白,她的父亲在养育儿女过程中所付出的爱心与努力,并不亚于任何一个母亲的辛苦。杜德夫人将她的感受告诉教会的瑞马士牧师(Rev.Rasmus),她希望能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向伟大的斯马特先生致敬,并能以此纪念全天下伟大的父亲。
瑞马士牧师听了斯马特先生的故事后,深深地为斯马特先生的精神与爱心所感动,他赞许且支持杜德夫人想推动「父亲节」的努力。于是杜德夫人在1910年春天开始推动成立父亲节的运动,不久得到各教会组织的支持;她随即写信向市长与州政府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提议,在杜德夫人的奔走努力下,士波肯市市长与华盛顿州州长公开表示赞成,于是美国华盛顿州便在1910年6月19日举行了全世界的第一次父亲节聚会。
1924年,美国总统科立芝(CalvinCoolidge)支持父亲节成为全美国的节日;1966年,美国总统詹森(LyndonJohnson)宣布当年6月第3个星期日,也就是斯马特先生的生日月份为美国父亲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森(RichardNixon)签署正式文件,将每年的六月第三个主日,订为全美国的父亲节,并成为美国永久性的国定纪念日。
中国的父亲节起源
我国的父亲节起源,要追溯到国民时代。民国三十四年的八月八日,上海闻人所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热烈举行庆祝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仕绅,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八月八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
古代孝文化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唐代是中国孝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孝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现在很多人认为孝起源于先民的生殖崇拜和祖先崇拜。至于“孝”起源的时间,一种观点认为孝观念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产物,具体说产生于古代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前期。孝观念产生的两个条件已经在时候具备了:一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情,二是个体婚制的建立。另一个观点认为孝产生于殷代,。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产生于周代。但有一点大家比较认同,就是早在周代的时候孝已经开始在社会流行了。
对于不孝的人,在古代会有专门的法律来制裁。
《孝经·五刑章》指出:“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由此可见“不孝”罪之重。《宋刑统》同唐律的内容大致相同,同样将不孝列为“十恶”之一,对于“不孝”罪的规定,《宋刑统》卷1《名例律》中明确指出具体哪些行为是“不孝”,包含“谓告言诅詈祖父母、父母,及祖父母、父母在,别籍异财,若供养有阙,居父母丧,身自嫁娶,若作乐、释服从吉,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
中国父亲节的由来
中国父亲节的由来
在中国历史上,也曾有个父亲节,南京国民政府曾把8月8日定为父亲节。但是,这个节日在南京并未流行开来。
南京国民政府定8月8日为父亲节
1945年8月,历时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接近尾声,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无数将士血洒疆场、为国捐躯;无数的家乡父老倒在日寇的枪炮子弹和刺刀下、悲壮就义。当时,上海的一些爱国人士及社会名流发起倡议,建议将每年的8月8日定为“父亲节”。身处沦陷区的他们认为:这能鼓舞民众对抗战胜利的.信心,鼓舞斗志,借此纪念和颂扬在战争中为国牺牲的父亲们。
在发起“八八父亲节”的一周之后,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举国欢庆。上海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觉得,定父亲节很有意义,有特别加以提倡的必要,便联名呈请国民政府准予规定每年8月8日为父亲节,通令全国遵行。后来呈请获准,8月8日就正式成为中国的父亲节了。
发起者之所以定8月8日为父亲节,是因为“八八”与“爸爸”谐音,便于记忆;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又像一个中文“父”字。
;中国父亲节的节日由来
中国父亲节由来:
我国的父亲节定于每年的八月八日,又称为“八八节”。这是因为“八八”和爸爸相近,而且“八八”两字连缀起来,又好像一个“父”字,所以父亲节特别被订于八月八日。
早在抗日战争白热化的1945年,上海一些爱国人士为颂扬和纪念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父亲们,发起每年8月8日为中国的“父亲节”。
抗战胜利后,党国元老、上海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觉得订定父亲节很有意义,有特别加以提倡的必要,就联名呈请政府准予规定每年八月八日为父亲节,通令全国遵行。后来呈请获准,八月八日就正式成为我国的父亲节。
世界其它各国也庆祝父亲节,不过并不是在八月八日,例如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的父亲节,是定在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