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460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是什么

风险管理是个大概念,而内部控制相对风险管理来说就更加具体和有针对性了。\x0d\x0a怎么理解呢?我举一个例子\x0d\x0a首先了解一下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的概念。前者是当你设定好一个目标后还未开展任何风控活动就面临的所有潜在风险。剩余风险就是当你设定好目标后,认识了潜在风险,那么通过一些列的控制活动来降低、规避、转嫁这些潜在风险后还有未能被控制的潜在风险。\x0d\x0a其中这个一些列的控制活动中对自身(企业内部)进行控制的称为内部控制。因为外部风险是不可控的,只能预测。\x0d\x0a在ISO31000的框架中,InternalControl就是RiskManagement中的第四个关键点。\x0d\x0a\x0d\x0a我想你这么理解可以方便一些。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区别和联系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内部控制主要指的是财务风险。而风险管理范围广的多。

按照风险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1)企业外部风险包括:顾客风险、竞争对手风险、政治环境风险、法律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等;

(2)企业内部风险包括:产品风险、营销风险、财务风险、人事风险、组织与管理风险等。

内部控制,是指一个单位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应用于会计领域最广泛的制度。

风险管理是指如何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减至最低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1]当中包括了对风险的量度、评估和应变策略。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区别:(1)两者的范畴不一致。内部控制仅是管理的一项职能,主要是通过事后和过程的控制来实现其自身的目标;而全面风险管理则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各个方面,控制的手段不仅体现在事中和事后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在事前制订目标时就充分考虑了风险的存在。而且,在两者所要达到的目标上,全面风险管理多于内部控制。

(2)两者的活动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系列具体活动并不都是内部控制要做的。两者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内部控制不负责企业经营目标的具体设立,而只是对目标的制定过程进行评价,特别是对目标和战略计划制定当中的风险进行评估。

(3)两者对风险的定义不一致。在COSO委员会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把风险明确定义为“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将产生正面影响的事件视为机会),将风险与机会区分开来;而在,COSO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框架中,没有区分风险和机会。

(4)两者对风险的对策不一致。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引入了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对策、压力测试、情景分析等概念和方法,因此,该框架在风险度量的基础上,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风险偏好相一致,增长、风险与回报相联系,进行经济资本分配及利用风险信息支持业务前台决策流程。这些内容都是内部控制框架中没有的,也是其所不能做到的。

联系:1)全面风险管理涵盖了内部控制。COSO2003年7月公布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地指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包括内控作为一个子系统。从时间先后和内容上来看,全面风险管理是对内部控制的拓展和延伸。

(2)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的动力来自企业对风险的认识和管理,对于企业所面临的大部分运营风险,或者说对于在企业的所有业务流程之中的风险,内控系统是必要的、高效的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法。

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来看,随着内部控制或风险管理的不断完善和变得更加全面,它们之间必然相互交叉、融合,直至统一。

内部控制

国外较为经典的是ASB对内部控制的定义。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所做的《审计准则公告》,该公告循着《证券交易法》的路线进行研究和讨论,对内部控制提出了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