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黄河大合唱作者的问题,以及和黄河大合唱作者是谁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谁
《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光未然和冼星海,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1938年冬,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由陕西东渡黄河至山西吕梁山根据地,次年春又西渡黄河至延安。
在壶口附近两次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了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击的情景,诗人因此一直酝酿着写黄河的诗,又应星海之约,遂写成大合唱的歌词。星海接到歌词后抱病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乐曲的创作。
《黄河大合唱》的精神价值
《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气势磅礴,歌颂中华民族悠久光荣的历史,广阔地展现中国人民英雄的斗争,塑造出巨人般的形象,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战斗号令。
《黄河大合唱》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为基础,同时汲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是一部既有民族风格,又具群众性特点和革命内容的大合唱。是作者的代表作,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意义。60年代后期本曲被改编为钢琴协奏曲,流传极广。
<<黄河大合唱>>词曲作者分别是
《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
曲作者: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全曲由《序曲》(管弦乐)、《黄河船夫曲》(混声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女声合唱)、《河边对口曲》(对唱、轮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混声合唱)九个乐章组成。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
《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是谁
《黄河大合唱》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曲。光未然的词意境深远、气势磅礴,字里行间充满浓厚的感情色彩,具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
冼星海(1905年6月13日-1945年10月30日),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活动家和教育家,聂耳道路的继承者。有“人民音乐家之称。祖籍广东番禺人,1905年出生于澳门一个贫苦渔民家庭。出生时父亲已去世,随母亲去了新加坡。
1918年回国后,先后入岭南大学附中和岭南大学,酷爱音乐。参加学校的音乐活动,拉小提琴,吹单簧管,并担任指挥。1926年入北平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学习小提琴。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音乐。
同时参加南国社,结识了田汉、张曙等人。1929年10月离沪到新加坡,随后又去法国巴黎勤工俭学,先后随小提琴家帕尼·奥别多菲尔、作曲家保罗·杜卡斯等学习小提琴和理论作曲。1930年赴法国学习,先后师从丹第、杜卡斯等著名作曲家。1931年夏以优异成绩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在高级作曲班学习,主攻作曲和指挥,他是该班几十年来第一个中国考生。
留法期间,他曾创作颇受好评的《风》、《游子吟》、《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十余首作品。1935年夏毕业,接着绕道欧洲、非洲回国,先在上海百代公司工作,创作了《战歌》等大量战斗性的群众歌曲,并为进步影片《壮志凌云》、《夜半歌声》、《青年进行曲》,话剧《复活》、《太平天国》、《日出》、《大雷雨》等谱写音乐。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