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创作了很多讽刺油画,为何这些油画会引起热议
作为一位出名的画家,安德烈·沙蒂洛夫创作的讽刺油画,乍一看上去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不过当大家认真思考的话,相信你一定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感悟,因为他阐释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一些问题,因而颇为引人关注。
一、汉堡女孩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多父母经常会给孩子买汉堡,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快速充饥。不过他们并没有想到,这些垃圾食品的脂肪含量很高,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伤害。而安德烈也通过一幅讽刺漫画,让大家感受到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尤其是一层一层的汉堡,让小女孩看上去颇为无奈。
二、关在洗衣机中的孩子在工业化时代,孩子们失去了天真烂漫的童年,仿佛被关在洗衣中的孩子一样,唯有通过家里面的窗户,才能窥见外面的世界。而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他们都渴望离开这个狭小的空间,并且来到宽广的田野中自由玩耍。犹如画面当中的男孩一样,大家从他瞪大的眼睛当中,无不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愿望,让人看上去颇为心疼。
三、吹萨克斯的男人在一个孤寂的墙角,一名男人正在吹着萨克斯,从他落寞的眼神中,大家仿佛可以看到男人内心当中的孤独。安德烈也通过这幅绘画作品,为大家展示了一些怀才不遇的艺术家,他们的才华很难被人们所认可,因而只能在现实生活当中,孤独的欣赏自己吹奏的曲子。也希望这样的现实尽快结束,每一位艺术家都能人尽其才。
四、深受电子产品污染的女孩在现代社会当中,智能手机的普及程度,正以大家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发展,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很多人在享受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遭受了很多垃圾软件的困扰。正如画面当中的这位女孩一样,从她的口中居然吐出了很多电子产品以及垃圾软件,给人触目惊心的感受。
五、铺天盖地的广告商家为了让自己的产品,能够找到更多更广的销路,于是倾尽了一切办法进行推销。无论是在马路上,或者是在公交站点,大家随处可以看到广告贴纸,它们几乎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全部。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些广告也是没有用处的,因为它们离自己生活太远了。
六、雨中的老夫妻在一个狂风大作的夜晚,一位老人正骑着自行车,而他的后座上带着自己的老伴儿。安德烈通过这样一幅绘画作品,向大家展示了老年人生活的不易,因为孩子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因而老人少了儿女的陪伴,很多事情都变得较为困难。看到这样的画面之后,很多年轻人不免感叹,自己对父母忽略太多了,需要加紧弥补。
初中美术说课稿《漫画欣赏》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与处理
本课是美术课堂的延伸,作为一种特殊的画种,漫画虽然在浙教版初中美术课本中没涉及到,但也于课本有着必然的联系。而且通过漫画欣赏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漫画的欣赏,可以教给学生观察生活,识别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现象,增强是非观念。
本课准备了以下几个内容:
(1)漫画的种类,如歌颂漫画、讽刺漫画、幽默漫画等;
(2)漫画作品,根据漫画的种类来选择漫画作品,以讽刺漫画、幽默漫画为主。
学习目标:
(1)通过漫画欣赏,使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与种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幽默感和增强识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是非观念,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增强爱国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等。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欣赏和讨论漫画的特点、意义及艺术性。
理由:初中美术的教学任务应该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激发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兴趣),如何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及审美观念,而不能把重点放在如何教会学生怎样去做一个画家。所以本课作为美术课堂教学的延伸,重点应该是了解漫画的特点、意义及其艺术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目的。
(2)难点:使学生理解生活与艺术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上进的思想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授课年级:七年级
二、说教法与学法
1.本课为欣赏课。
2.整堂课以提问为主,不断的设问,通过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师生角色的互换,即提出问题后让学生来回答,用学生的回答来教会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如某某作品的意义是什么?谁能帮老师回答这个问题?谁愿意当我的老师呢?尽量挖掘学生的发光点,让举手的学生去教会有困惑的同学,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也就在跟上老师的思维的同时,学习到知识。
3.提出悬念,利用漫画自身的特点,提出悬念。如一幅未完成漫画,本身没多大意义,这时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通过联想,完成这幅作品。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增加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环保内容导入:“出示一双一次性卫生筷,请学生回答:这是什么?总结:前几年,由于卫生筷的出现,大家都觉得在外面吃东西方便多了,也卫生多了,但正是卫生筷的出现,使人们走进了一个误区,这几年人们为了卫生而大量的使用卫生筷,厂家为了制作卫生筷而大量砍伐树木,而使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程度的破坏,其实卫生筷并不卫生,终于,有人觉得这种做法是得不偿失。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画了这些画——出示图片:《误会》、《寻》、《最后的景点》。”之后导入课题:《漫画欣赏》
这样的导入即可以让学生懂得环保的重要性,又能在轻松的谈话过程中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品欣赏:
导入后,首先介绍漫画的特点:高度概括、极度夸张、大幅度变形。紧接着简单的介绍漫画的种类:漫画可分为:校园漫画、肖像漫画、歌颂漫画、讽刺漫画、幽默漫画等等。
因为校园漫画与学生的生活最接近,所以本课先从校园漫画入手,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校园漫画
先出示概念:校园漫画主要为在校学习的同学所创作、所观赏,向同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审美教育,让同学们学习课堂以外的知识。
再出示校园漫画图片。
1.《聚精会神》同学们看看,谁能告诉老师这画的意思吗?生答,师总结:这幅画描绘了两位平时不认真学习的学生,考试中相互偷看的狼狈相。这幅画告诉我们平时要认真学习,不然就会象诗中所说的一样: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分析特点)
过渡:同学再看看这位同学的表现。(出图2《网虫》)
2.《网虫》这幅画又有什么意思呢?它想告诉同学们什么道理呢?(详细分析画面,尽量让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
肖像漫画
过渡:《网虫》这幅告诉我们,凡事都不能太过沉迷,上网是这样,“追星”也是这样,喜欢明星本不是坏事,但如果盲目崇拜,就一定是坏事,其实张老师也比较欣赏一些明星,欣赏一些值得我们学习的明星,今天,张老师把自己喜欢的明星带过来让你们看看!(出示肖像漫画作品《李咏》)
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李咏)是中央电视台二台幸运52的主持人,他主持节目风趣幽默,同学看看这张画,是否具有风趣幽默的特点呢?反问: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这幅画哪里不象李咏!为什么?通过与李咏的比较来了解漫画与现实的区别。
出概念:用漫画手法来表现各类人物的肖像,在充分了解对象的生理、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按照漫画创作的要求,进行重新组合塑造,以求得对象的形与神的酷似。特点:主要是夸张变形,不过这种手法决不是哈哈镜中机械的夸张变形,也不是庸俗嬉闹的夸张变形,更不是丑化对象的夸张变形。出示图片。
《鲁迅》
同学们看这张画,鲁迅的表情非常的严肃,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较困难,可从历史背景来引导)总结: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鲁迅先生几乎每天都在思考中国的出路、中国的前途,所以作者给鲁迅先生画上了这种“横眉冷对千夫子”的表情。
过渡:除了这几种漫画以外,另外还有一种漫画叫做“歌颂漫画”。(出示歌颂漫画的概念)
歌颂漫画:以正面讴歌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简接抨击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画(《生命力》)。
1.《生命力》这是前苏联漫画家斯米尔诺夫的作品,无情的利斧砍掉一棵大树,剁入残留的树桩上,但这不屈的生命,竟顽强地伸展到斧把上,长出新枝芽。表明画家对不屈生命的坚定信念。
2.《书的幽默》同学知道这幅画的意思吗?组织学生回答,如答不上来,可分组讨论。师总结:书是知识的钥匙,如果我们要打开知识的大门,那就赶快到课本里去寻找吧!
3.《一纸千金》请学生根据画面说出讲一个故事。
过渡:歌颂漫画是以赞美、歌颂为主,另外有一种漫画与歌颂漫画完全相反的,我们先来看看这幅画。(出示《我登上了世界高峰》)
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这幅漫画的含义吗?生答,师总结。这类漫画又称为“讽刺漫画”。出示讽刺漫画的概念。
讽刺漫画:通过对丑的直接否定,达到对美的简接肯定,创造了高于现实的艺术美。(出示图片)
1.《百鬼斩尽独留此精》这幅漫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来画漫画。画面中那个大汉叫钟馗(指出钟馗)在神话故事中,钟馗是专门捉鬼的,但在这张漫画中,钟馗却和马*精打得火热,被马*精弄得浑身苏软。以此来揭露抨击某些领导对拍马奉承者的偏爱和包庇重用。
2.《面和心不和》谁能告诉老师这张漫画的意思呢?让学生自己分析。
3.《三包干部》那么这张漫画又是什么意思呢?
4.《圆满的家》对*的讽刺,可让学生自己来分析、总结。适当进行国情教育。
过渡:相对讽刺漫画来说,“幽默漫画”则显得轻松的多,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轻松一下!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幽默漫画”。(出幽默漫画概念)
幽默漫画:是一种含笑的劝说,使人在轻松的微笑中,否定、摒弃社会生活中的不合理、自相矛盾的事物和现象。(出示图片)
1.《无题》同学们能看懂这张画吗?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张漫画告诉我们,骑自行车一定要注意安全,可不能象画上的这个人,这样可危险啦!同学们记住了吗?
2.《抢镜头》组织学生讨论,这幅画的含义,然后请学生回答,师总结:现在,有少数人就有这种现象,比如把别人的功劳归于自己(可举例),这种现象就跟画面上的马的表现一样。
小结:简单重复所学的漫画特点与种类。
(三)作业设计:
出示一张跳水动作的漫画,问:这是一幅不完整的漫画,请同学们想想,它接下来的画面应该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然后请学生回答(多请几个,以此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最后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答案,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课堂总结:
漫画来自于现实生活,只要同学们平时注意自已身边的事情,我想,大家都可以创作出好的漫画作品,如果不信,我们可以试试!
参考文献:
《漫画基础》徐凡冯化著
《漫画月刊》
《幽默大师》
怎么进行漫画赏析一幅漫画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赏析他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或幽默感的绘画。常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也有纯为娱乐的作品,娱乐性质的作品往往存在搞笑型和人物创造(设计一个作者所虚拟的世界与规则)两种。
1、思维美学形态
任何一类艺术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来完成的,漫画艺术也不例外。漫画通过夸张变形,诙谐幽默和荒诞不经等手段,表达事物的精神实质,并向人们传递文学和哲学理念。欣赏者通过思维活动对这种不协调和出乎意料的状态下,产生审美的愉悦和快感,并形成了审美情趣。漫画既是讽刺与幽默的艺术,也是悖缪和逆向思维的艺术,漫画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它以丑的形态开始,却已获得美的愉悦结束,因此也有人称漫画为审丑艺术。众所周知,美与丑是相对立的,但是他们又可以互为转化。生活中的丑和艺术中的丑是不同的概念和本质上的区别。在现实生活中,邪恶的思想和丑陋的行为总是隐藏在美的形态中,俗话称之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当丑暴露无遗时,人们就会对其美丽的外表产生厌恶之感,因此美转化为丑。反之,艺术的丑是艺术家通过对事物主体进行艺术加工和刻画,以丑的形态出现,人们对这种丑的形态加以分析和判断,通过对丑的否定而达到对美的肯定,因此,产生漫画艺术的审美情趣。无论现实生活中的丑还是艺术中的丑,虽然他们的外部形态并没有发生变化,但他们却在人们的观念中发生了质的变化,美的转化为丑的,丑的却变成美的,这种美与丑的转变便是人们的思维过程的变化。这是思维美学形态产生了审美价值。
2、视觉美学形态
众所周知,漫画又是视觉艺术,它囊括了一切绘画表现手段,通过对漫画作品的描绘,对漫画主题起到了渲染和烘托作用,使漫画主题思想深化。由于漫画表现手段丰富,形式多样化,不免使人产生误解或模糊的认识,分不清有多少绘画表现形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丰富多彩的绘画表现形式进行理性和科学划分,便于对漫画的表现手段有个清楚地认识,并了解和掌握视觉美学形态。从这些丰富的表现手法上来分析,不难发现有两种类型尤为突出:一类注重构思,把绘画手段当作表达思想的载体,我们姑且称其为“点子派”;一类是注重漫画的视觉艺术效果,通过细腻的刻画来烘托漫画的主题思想,这种类型的漫画称之为“技法派”。无论点子派还是技法派,他们只是侧重于不同形式的表达方法,最终还是服务于漫画主体。对于漫画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其一,突出构思、概括性强、画面简洁的简笔画;其二,注重艺术、叙事性强、刻画入微的繁画。前者在作品中更多的体现作者敏捷的思维和哲学的理念,通过简洁的画面表达出明确的主题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后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强化了视觉艺术效果,艺术含量高,体现了作者的思想睿智和扎实绘画功底,营造一种非现实的虚拟场景,引起人们的欣赏趣味,并从中体会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虽然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其结果却是殊途同归。最终目的是达到漫画特有的功能。综上所述,现代漫画艺术形成了多元共存的格局,客观地说,表现形式不局限于上面谈到的二种类型,它可以运用现代美术的一切手段,也可以运用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但是,如果从审美价值的角度说,任何形式的表现手法,都离不开高度概括的和细致描绘的二大类型,对于漫画艺术都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真正懂得漫画艺术内涵的人并不多,相反的,很多人囿于偏见或一知半解,将漫画艺术简单化并错误地理解成为“小儿科”、逗笑艺术。
如果进一步联系当前的现实,漫画艺术精神的现实针对性就更清楚了。其实漫画艺术的真正内涵是文学的、哲学的理念,科学的世界观和人文主义思想的艺术,它的核心法则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性。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漫画艺术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因此更具有现实的审美价值。漫画是永恒的艺术。
从以上角度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