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他们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他们要火烧圆明园的原因如下:
第一:彻底打击并且摧毁清政府,并且把抢不走的财物全部烧了,让清朝无法翻身打击自己。
清代的圆明园其实相当于第二个皇宫,虽然这里不是紫禁城,但是在清朝的地位也很高,平时君王接待外臣也会在这里。所以这里也可以说是清朝的中央集权地。如果一把火把圆明园少了,那么清政府肯定会受到非常大的打击。而且圆明园里面的珍宝是数不清的,虽然八国联军抢走了非常多,但是总有一些太大的无法带走的。
那么一把火彻底烧掉这里,把任何对清政府有利的东西全部烧掉,那么清政府也就没有力气和资金来反击了。其实八国联军也很害怕清政府实力恢复以后会打击自己。所以干脆一把火把所有的东西都烧了,那么清政府没有钱了,也就无法重建军队来反击。
第二:八国联军想要尽快结束战争,不给清政府养精蓄锐的时间和资金。
其实八国联军当时也不想要跟清政府一直持续作战,毕竟他们在中国的国土之上,持久战对他们没有一点优势。清政府就算无法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但是由于是本土作战,可以不断地给自己的军队提供补给,但是八国联军就没有办法。所以如果要打持久战的话,八国联军也是没有胜算的。
而且当时一把火烧掉圆明园就是想要打击到清政府,想要清政府被这样的做法震慑到,然后立刻投降。当然也是想要狠狠的毁坏清政府的财力,因为他们知道在圆明园里面有非常多的珍宝,这些价值连城的东西,自己抢不走,也不能给他们留下。
圆明园谁烧的,为什么烧
圆明园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烧的。
英法联军为了掩盖罪行,在英军指挥官、八世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卜鲁斯(JamesBruce,他是恶名昭著的古希腊石雕收集者七世额尔金伯爵之子)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
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指文源阁——译者注),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湮灭。
扩展资料:
圆明园被毁后,仍为皇家禁园。同治年间在慈禧太后的授意下,曾试图择要重修。当时拟修范围为20余处共3,000多间殿宇,主要集中在圆明园前朝区、后湖区和西部、北部一带,以及万春园宫门区、敷春堂口清夏堂等处。
但开工不到10个月因财力枯竭被迫停修。此后,慈禧太后虽然修了颐和园,但并未完全放弃修复圆明园,直至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还曾修葺过圆明园双鹤斋、课农轩等景群。
1900(光绪二十六年)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京畿秩序大乱,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内残存及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参考资料:火烧圆明园-百度百科
谁烧了圆明园,为什么要烧
1、是英法联军烧的:咸丰十年(1860年)8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于10月18日率领侵略军三千五百余人直趋圆明园。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大火连烧3昼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大肆掠夺,另一个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法国),一个英吉利(英国)。
2、火烧圆明园,这是一个普遍的民众说法。其实,火烧圆明园,不只是火烧了圆明园,而是火烧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这三山五园是,三山: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五园: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
扩展资料:
圆明园的保护整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
1976年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逐年有所改善,来园凭吊游览者有大幅度增加。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后又经两年整修提高,遗址公园初具规模,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园内游人已超过1000万。
2002年12月13日,北京圆明园正觉寺修缮工程正式招标。正觉寺曾是清代皇室成员的御用佛寺,由于地处绮春园墙外,才成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唯一幸免的古建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