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的意思是什么
举贤不避亲意思是推举贤能的人不要避讳自己的亲人,举亲不避嫌意思是推举自己的亲人不要避讳闲言闲语。
表示一视同仁的句子:
学校今年送给毕业班的礼物,一视同仁,都是字典。
我们的服务,向来不论身分,一视同仁。
在我们这里,警察执法,一视同仁,没有例外。
上帝眷顾世人,不管贫富,不分老少,一视同仁。
医生若不能一视同仁地照顾病人,如何成为良医?
感冒病菌肆虐真是一视同仁,我们一家五口无一幸免于感染。
我对每个人向来一视同仁,并不会因为肤色的不同而有所歧异。
老师对待学生应该一视同仁,无所偏爱。
无论是谁,我都抱着一视同仁的态度真诚相待。
但要使这种竞争给我们双方都带来利益,竞争就必须是在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中进行,要有明确的、对所有国家都公平与一视同仁的规则。
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的意思
“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的意思:推举具有贤能之才的人不要避讳自己的亲人,而推举自己的亲人就不要避讳他人的嫌言碎语。语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和《吕氏春秋·去私》中,原句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后被改编成“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
《韩非子·外储说》简介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是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主要讲明君治理国家要有办法,全文分为六章,分别从“忠言逆耳”“民为利/士为名”“以身作则”“诚信”等方面论说,至今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
《吕氏春秋·去私》简介
《去私》是战国时期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主要论述“去私”的必要性和何谓“去私”,尤其是以尧舜禅让、祁奚荐贤、腹纯诛子作为“去私”的榜样,并且指出,君主只有“诛暴而不私”,才能成就王霸之业。
相关典故简介
襄公三年,晋国的国君问中军尉祁奚他告老后,谁能够顶替?祁奚推举他的仇人解狐做继承人,后来解狐死掉了,国君又问祁奚现在谁可以胜任,他又推举自己的儿子祁午坐了这个位子,这是一段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的佳话。
“举贤不避亲,举亲不避嫌”的典故是怎么说的
原句是举贤不避亲仇,意思是举荐贤能的人不避开亲近和仇人。
出自:秦国吕不韦的《吕氏春秋》
原文:
天无私覆也,地无私载也,日月无私烛也,四时无私行也,行其德而万物得遂长焉。黄帝言曰:“声禁重,色禁重,衣禁重,香禁重,味禁重,室禁重。”4尧有子十人,不与其子而授舜;舜有子九人,不与其子而授禹;至公也。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准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墨者有巨子腹,居秦,其子杀人。秦惠王曰:“先生之年长矣,非有他子也,寡人已令吏弗诛矣,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腹对曰:“墨者之法曰‘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所以禁杀伤人也。
夫禁杀伤人者,天下之大义也。王虽为之赐,而令吏弗诛,腹尊不可不行墨者之法。”不许惠王,而遂杀之。子,人之所私也。忍所私以行大义,巨子可谓公矣。
庖人调和而弗敢食,故可以为庖。若使庖人调和而食之,则不可以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诛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贤者,故可以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译文:
天的覆盖没有偏私,地的承载没有偏私。日月照耀四方没有偏私,四季的运行没有偏私。它们各自施行它们的恩德,所以万物才得以生长。黄帝说:“音乐禁止过分,色彩禁止过分,衣服禁止过分,香气禁止过分,饮食禁止过分,宫室禁止过分。”
尧有十个儿子,但是不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却传给了舜;舜有九个儿子,但不传位给他的儿子却传给了禹。他们最公正了。
晋平公向祁黄羊询问道:“南阳没有县令,谁可以担当这个职务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黄羊回答说:“您是问可以不可以,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平公说:“说得好。”于是任用了解狐,国人都对此说好。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说:“国家没有尉,谁可以担当这个职位?”祁黄羊回答道:“祁午可以。”平公说:“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您是问可以不可以,没有问谁是我的儿子。”平公说:“说得好。”
于是又任用了祁午,国人对此说好。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道:“祁黄羊的说法好!推举外人不避开仇人,推举家里人不避开儿子。祁黄羊可以说是最公正的了。”
墨家有个大师腹纯,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了人,秦惠王对他说:“先生年纪已大,又没有其他儿子了。我已经下令有关官员,不杀您的儿子,先生在这件事上就听我的吧。”腹纯回答说:“墨家的法规说:‘杀人的处死,伤人的给予刑罚。’这是用来制止杀伤人命的。
禁止杀伤人命,这是天下的大道义。大王您虽然给予宽恕,下令有关官员不杀他,我腹解不可以不奉行墨家的法度。”腹纯没答应惠王,于是处死了他的儿子。儿子是人们偏爱的,忍痛割爱而奉行天下的大道义,这位大师可以说是公正的人。
厨师调制饮食但不敢自己吃,所以才可以做厨师。如果是厨师烹调食物却自己吃了,就不能用他当厨师了。当王、伯的人也是这样,诛杀残暴的人但不私吞他们的财产,而是将其分封给天下的贤人,所以才可以当王、伯;如果是当王、伯的人诛杀残暴的人而去私占他们的财产,那也就不能当王、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