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引号的作用,以及引号的作用和用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一:年加了引号作用是什么A
问题二:引号的作用有哪些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明确指出引号的用法有四种: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④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用单引号。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
引号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词、歌词,但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
1、“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卢沟桥烽火》)
2、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克隆之谜》)
(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也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
1、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学会合作》)
2、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早》)
3、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海伦・凯勒》)
在这些句子中,“合作、”早“、”泥土“、”种子“都是这些句子所着重论述的对象。有的老师认为第3句中的”泥土“、”种子“加上引号是表示引用,引用海伦学会的单词。实际上前文已经说过,引用是直接引用他人的话,或者是格言、诗词、歌词等,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
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以前的说法引号都是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卢沟桥烽火》)
2、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人类的”老师“》)
现在看来这些都应该归结到”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来。因为给这些词语加上引号就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例如:
1、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海伦・凯勒》)
说明:在这里,并不是说手指真的会说话了,而是指海伦学会了摸读盲文和用盲文与他人交流。
2、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说明:”活菩萨“在这里并不是指活着的菩萨,而是指具有菩萨一样慈善心肠和宽广胸襟的人。”中日友谊的使者“显然也不是指奉命出使中日,缔结友谊的人,而是指聂荣臻将军像使者一样架起了中日友谊的桥梁,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所以说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具有了不同于原来意思的新的含义。此外,课本中有几个例子特别容易引起混淆、争议,因此单独列出来作一个详细的说明。
1、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詹天佑》)
说明:这里的”人“字加引号实际上表示的是摩形格的比喻手法,即形象化地将铁路的形状比喻成为像个”人“字。
3、因为它们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
说明:这里的”金“字加引号实际上也是表示的是摩形格的比喻手法,形象化地将金字塔的轮廓比喻成像个”金“字。
(四)、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
1、孟浩然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道:”王勃说得好,‘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黄鹤楼送别》)
2......>>
问题三:引号的作用有哪些举例说明双引号的作用是什么?
一、直接引用(引用他人的话)
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记住了。
二、特殊含义(原词有了新的含义)
例:海伦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三、特定称谓(别称、昵称)
例:荷兰有"风车之国"的美誉。
四、强调突出(着重论述对象,加强)
例: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个"早"字。
五、讽刺、否定(反语)
例:你这个白说成黑的人可真"了不起"!
引号有哪些作用
引号的作用:
1、表示引用。
2、表示特定称谓。
3、表示特殊含义。
4、表示讽刺和嘲笑。
5、突出强调。
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引号是一种很重要的标点符号,它包括起引号(用“或「表示)和引回号(用”或」表示)两部分。
扩展资料: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
一般地说,起引号跟引回号要成对用,但也有例外,即一段接着一段地直接引用时,中间段落只在段首用起引号,该段段尾却不用引回号。例如某人说了五段话,则第一、二、三、四、五段的段首都要用起引号,第一、二、三、四段段尾却不用回引号,回引号只用在第五段末。
另外,引号里面又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中国大陆地区标准:先用双引号“”,内部如需再引用,再用单引号‘’,若再需引用,使用双引号“”,以此类推。直排仍保持双引号在外,改用『』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1995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6月1日实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引号
语文引号的作用有哪些
语文引号的作用有表示引用;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表示讽刺和嘲笑;突出强调等。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内容,供大家参考。
语文中引号有哪些作用1.表示引用的部分。引语指行文中引用他人的话。成语、格言、诗词等,也包括拟声词、音译词。
如:李白名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的正是思乡之情啊。
2.表示特定称谓。
如: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如: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鱼爱到了忘我的境界。
4.表示否定和讽刺。
如:他们(指友邦人士)的维持他们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
5.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如: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6.特殊疑问表示否定。
如:难道你真的觉得他们是什么“好人”吗?
7.表示话语的引用。
如:“男子汉大丈夫,怕什么!”我说道。
引号的分类引号分为单引号和双引号两大类。单引号和双引号由前引号和后引号组成。
引号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有双引号和单引号两种,分别标志为“”『』和‘’「」。其中『』和「」为曲尺形的引号,在“”‘’西式引号中不方便使用的时候使用,最早来自日本的钩括弧(日语的“钩括弧”在日语中不全是引号)。但是港澳台地区已经习惯在横排时使用『』和「」。
然而,自2010年代,中式引号『』和「」在中国大陆也被广泛使用,并且经常出现在广告、海报、电视频道字幕等场合。
注:由于“『』、「」”横排一般只在港澳台地区及日本使用,但是使用方法有一定的差异:在汉语中“『』、「」”分别为双引号和单引号,所以在港澳台使用“『』、「」”时应遵守当地的标准。但在日本,「」是引号,而『』是书名号。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