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操作性定义和操作性定义是什么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操作性定义以及操作性定义是什么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操作性定义是什么
操作性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从本质上说,下操作性定义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
在实证性研究中,操作性定义尤为重要,它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
扩展资料
最早提出操作性定义的是美国的物理学家布里奇曼。1923年,他提出:一个概念的真正定义不能用属性,而只能用实际操作来给出;一个领域的“内容”只能根据作为方法的一整套有序操作来定义。
他举例说明物理学领域的三个基本概念:长度、时间、重量,都可以采用测量它们的操作方法来界定,如,可以界定“1米”的长度为测量从赤道到北极直线距离的1/;“1小时”的时间长度为测量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的1/24;“1克”的重量为测量1立方厘米纯水在摄氏4度时的重量。
布里奇曼的操作性定义的观点和思想在20世纪30-40年代被物理学界普遍接受,1971年被美国的《科学》杂志列为世界五大哲学成就之一。
操作性定义的例子有哪些
例子:1、竞争关系:两个以上的同伴,所处环境相似,大家都有相同的目标,但只允许其中一人达到目标,这时同伴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2、智力: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CR)上的测量分数。3、自信心:学生对即将来临的期终考试可能获得分数的估计值。
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又称操作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从本质上说,下操作性定义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在实证性研究中,操作性定义尤为重要,它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
什么是操作性定义
操作性定义,又称操作定义,是根据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特征来界定变量含义的方法。即从具体的行为、特征、指标上对变量的操作进行描述,将抽象的概念转换成可观测、可检验的项目。
从本质上说,下操作性定义就是详细描述研究变量的操作程序和测量指标。在实证性研究中,操作性定义尤为重要,它是研究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前提。
扩展资料:
好的操作性定义有以下特征:
1、操作性定义应该是可观测的、可重复的、可直接操作的。
2、操作性定义所提示的测量或操作必须可行。
3、操作性定义的指标成分应分解到能直接观测为止。
4、操作性定义最好能把变量转化成数据形式,凡是能计数或计量的内容都是可以直接观测的。
5、用多种方法形成操作性定义,既可以从操作入手,也可以从测量入手。
判断一个操作性定义是否具有较好的操作性,可将这个定义向第三者描述,如果他表示理解这个变量的含义,并知道该如何去操纵、测量,那么这个定义往往是个比较好的、具体可行的操作性定义。
在实际研究中,有些内容本身很难客观地观测,很难操作,我们往往只需对变量或概念追问一个“什么”的问题,便可判断这个变量或概念的可操作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操作性定义
关于操作性定义和操作性定义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