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塔镇河妖 的上一句是什么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出处:《林海雪原》中的黑话暗号。
“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这两句分别是在《林海雪原》里的土匪头子坐山雕质问杨子荣的暗语(黑话)和杨子荣的回答:
天王盖地虎:林子中的老大来了!
宝塔镇河妖:老大也要听山神的。
扩展资料:
《林海雪原》也是作家曲波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的。讲述的是小说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书里所写的是有关于1946年冬天,东北民主联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的过程。着重描写侦察英雄杨子荣与威虎山座山雕匪帮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
书中以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大战四方台等剿匪战斗为主要线索,穿插各种出人意料、趣味横生的小故事,产生了曲里有曲,险中有险的阅读效果。所以,它一出版就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成为当时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流行读物。
宝塔镇河妖下一句是什么
宝塔镇河妖的下一句是: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
这句话上一句广为熟知,那就是天王盖地虎。
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出自《林海雪原》,杨子荣孤身入匪巢、智剿威虎山的传奇故事,让无数人大呼过瘾。那句著名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更是被几代人口口相传,也经常当做对接暗号使用。
宝塔镇河妖出自于《林海雪原》中的黑话暗号。涉及词句的段落如下:
杨子荣:拜见三爷!
土匪: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
杨子荣: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土匪: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你不是正牌的。)
杨子荣:地上有的是米,喂呀,有根底!(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扩展资料:《林海雪原》是2015年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吉安永禾影视有限公司出品,金姝丽、金姝妹担任制片人,金姝慧担任导演,李光洁、张睿、倪大红、金星、刘婧、黄觉、孙大川等人主演的红色剿匪传奇电视剧。
该部作品主要讲述了1946年冬天,国民党在东北地区成立了“中央先谴军”。这对当地百姓的工作、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我军和当地人民经过激烈交锋,歼灭全部匪徒,取得了剿匪的全面胜利的故事。
作者曲波(1923-2002),山东省蓬莱市人。15岁高小毕业后参加了八路军。1943年进入胶东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在胶东军区任报社记者。1945年初,担任牡丹江军区二团副政委,1946年冬,亲自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东北地区茫茫林海皑皑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
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歼灭了这些顽匪,为东北人民的彻底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作家后来创作《林海雪原》的重要生活基础与现实题材。1950年秋,曲波因重伤转业到地方工作,转入工业战线。1952年春,他以顽强的毅力写作长篇小说《林海雪原》,1956年8月完成了40万字的书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宝塔镇河妖“宝塔镇河妖”下一句是什么
宝塔镇河妖的下一句是: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
这句话上一句广为熟知,那就是天王盖地虎。
这些耳熟能详的句子出自《林海雪原》,杨子荣孤身入匪巢、智剿威虎山的传奇故事,让无数人大呼过瘾。那句著名的“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更是被几代人口口相传,也经常当做对接暗号使用。
宝塔镇河妖出自于《林海雪原》中的黑话暗号。涉及词句的段落如下:
杨子荣:拜见三爷!
土匪:天王盖地虎!(你好大的胆!敢来气你的祖宗?)
杨子荣:宝塔镇河妖!(要是那样,叫我从山上摔死,掉河里淹死。)
土匪:野鸡闷头钻,哪能上天王山!(你不是正牌的。)
杨子荣:地上有的是米,喂呀,有根底!(老子是正牌的,老牌的。)
扩展资料
出自于《林海雪原》中黑话暗号。《林海雪原》已经诞生46年了,46年之后,影片中的经典对白依然在几代观众心中记忆犹新。在《流金岁月》的聚会现场,两位5、6岁的小朋友,又演绎了一出儿童版的智取威虎山,引得影片里的老英雄们哄堂大笑——为什么他俩对“拜见三爷”这句话情有独衷呢。
民间民俗。宝塔指托塔天王李靖的玲珑宝塔,河妖指龙王。以前钱塘江的龙王天天发大水,两岸人民苦不堪言,并向上天祈求帮助。
玉帝同情老百姓,就派托塔天王下届处理这件事情,可是龙王也是神族,不能杀死。就和龙王达成妥协,只允许龙王每年发一次大水,那就是钱塘江大潮。今天杭州钱塘江大桥旁边还有一座寺庙,那就是玲珑宝塔。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宝塔镇河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