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格局(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是什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490

世界经济格局的定义

所谓世界经济格局,实际上就是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世界经济内在结构的外在表现,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别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权力配置情况.

世界经济格局(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是什么)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世界各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世界经济格局是指活跃于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角的国家和国际经济组织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结构,态势.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动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国经济力量对比关系的变化引起世界经济权力分配的改变.其二,人类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变化.

人们通常用极(pole)来说明世界力量中心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突出作用.能够作为极的国家必须是实力极,增长极,引力极和辐射极.

什么是“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在二战至今不到六十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格局却发生了三次重大演变,每一次演变都给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第一次: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战后初期至70年代)原因:二战使西欧各国遭到严重削弱,美国远离战场,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在战争中通过贷款、出卖武器、后勤物资等,获取了大量财富。战后,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美国资产阶级还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扩大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表现: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到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黄金储备也最丰富。在战后传统的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难以维持的情况下,美国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此外,美国还倡导和成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影响:美国利用其强大的经济势力,不断对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日本等进行渗透,企图控制这些国家。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控制国际金融和世界市场,使西欧、日本等国不得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还凭借其经济势力,大肆推行强权主义政策,使整个世界动荡不安,难以稳定。二.第二次: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演变(70年代前期至80年代后期)原因:经过短暂的恢复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加强国际经济联系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各国政府还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利用国家的力量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凭借原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大力发展本国经济。1973年,中东产油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危机结束以后,又进入“滞涨”阶段。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共同体国家和日本在许多领域赶上和超过美国。表现:日本和欧洲共同体同美国在世界市场上激烈的竞争。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西欧国家和日本的崛起,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国由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影响:西欧国家和日本的崛起,严重动摇了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使美国即使在美苏争霸中也一度处于守势。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的出现,冲击了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使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其利益冲突,甚至对抗不断发生。三、世界经济呈现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90年代至今)原因:1、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得到极大发展。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国际金融和跨国公司的发展,又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的情况下,为维护自身利益,增强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力,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出现。表现: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联系日益紧密,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成为世界经济领域的重要特征。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使许多国家遭受巨大损失,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出现,都是世界经济新变化的有力证据。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新一轮扩展。它一方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另一方面也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空前压力和挑战,其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同时,还给一些国家的社会稳定、地区和平带来了威胁。区域经济集团化则促进了参加国经济发展,将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也有利于世界政治、经济多极化的形成。但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也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同时也加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经济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加快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是什么

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是以美国、西欧和日本三足鼎立为主导并向多极化的趋势发展.但是,多极化并不意味着各个极的地位和力量是大体相当的.它们的经济力量不仅有着差别,而且有的差别还很大,因此是很不平衡的,从而它们在世界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在当今的世界经济新格局中,西方发达国家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在现阶段及其以后的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多极化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一超多强,即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其经济实力要高出其他各极,与此同时,其他许多经济上的大国和强国与之并存,而且它们在一些经济领域里已具有了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强项,足以同美国相抗衡.因此,美国尽管在世界经济中仍具有最大的影响力,但却又无法像过去那样统帅整个世界经济.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这种多极化下一超多强的局面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世界经济新格局下,总体上可以讲,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竞争与合作,日益取代军事对峙、政治结盟和意识形态分歧,不同力量、不同地区在统一的世界市场上既进行竞争,又进行合作,力图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增长和发展.世界经济新格局下的国际竞争日益表现为以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国家间的关系日益反映为经济实力的对比,经济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另一方面,竞争中的合作,又构成当今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另一主要特点.经济上的互补与互利则是这一合作的现实基础.无论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还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或者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无不是为了谋求各自或共同的经济利益.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各国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也努力寻求某种程度的合作与协调,政府之间的谈判、对话与接触日益增多,但合作的目的依然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当今世界经济的合作集中体现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与发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