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马里乌波尔战况最新消息,以及俄罗斯与乌克兰最新战况如何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俄军将失去“这场战争中的最大战利品”
“如果俄军丢掉赫尔松,将失去‘这场战争中的最大战利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日如此评价赫尔松的重要性。俄罗斯国防部20日称,当天俄军顶住了乌军在赫尔松的攻势,并使乌军遭受重挫。同一天,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表示,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西方已接近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危险界限。
资料图
双方战报完全相反
据俄新社20日报道,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中将当天表示,乌克兰军队在过去一昼夜试图在赫尔松地区突破俄罗斯军队的防御,但遭到重挫。
科纳申科夫表示,乌克兰军队试图突破俄罗斯军队在赫尔松州新卡米扬卡-切尔沃尼亚尔居民点方向的防御阵地,在前线狭窄地段动用了多达三个营,包括一个坦克营。“敌人甚至一度突破了俄军的防御阵地”。但俄军指挥部将坦克预备队投入战斗并在行动中设伏,“乌军因此遭到重挫,各部纷纷逃窜”。科纳申科夫还表示,目前赫尔松前线的局势已经恢复。
但乌克兰国家通讯社20日表示,俄罗斯政府正在计划将部队从赫尔松地区撤军,为了让撤军行为显得合理,俄政府便开始散布一些消息。美国战争研究所称,俄军特别军事行动总指挥苏罗维金正在为俄军的撤退做准备。俄罗斯完全有可能将赫尔松市和赫尔松地区的大片领土让给前进的乌军。
由于俄乌双方的战报完全相反,人们并不清楚赫尔松战斗的实际情况。但从俄罗斯任命的赫尔松州军民政府副主席斯特列穆索夫当天兴奋的话语可以看出,俄方在这场战役的开局还不错。斯特列穆乌索夫20日表示,赫尔松前线的局势已经得到控制,俄军阻止了乌军向赫尔松进攻的任何企图。他说:“我们已经做好准备。我们不会让出赫尔松,这座城市的防御行动正平稳地转入反攻。”
资料图
乌克兰全国限电
当地时间20日,包括首都基辅在内的几乎乌克兰全国再次发出空袭警报。据乌克兰国家通讯社报道,由于俄军打击造成的电力短缺,基辅政府当天呼吁为可能到来的大停电做好准备。乌克兰能源部长赫尔曼·加卢先科20日表示,10月10日以来,该国电力系统已遭到约300次袭击。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能源公司负责人会面后表示,乌政府正在“为所有可能的情况做准备,以保障民众过冬”。泽连斯基称,由于“俄罗斯针对乌能源设施的轰炸”,乌政府正在致力于为各地建设移动供电点。乌克兰电力运营商20日发布通告呼吁用户“理解和支持”。通告称,由于遭到导弹袭击,电力公司将被迫采取限电措施,包括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全国20日起从7时到23时将采取轮流限电措施。
乌互联网监测组织20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当天基辅已经开始首轮停电,基辅互联网连接出现问题。乌其他城市当天也出现断网情况。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乌能源部门敦促民众利用深夜有电力供应的短暂时间给自己的手机、充电宝、手电筒等“一切东西”充电。该部门还呼吁人们储备水,并确保自己备好“温暖的毯子和衣服,为家人和朋友提供拥抱”,因为不排除在寒冷的冬天里仍发生停电的可能性。
资料图
俄警告美国接近危险界限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20日称,对于普京宣布在四个地区进入战时状态,泽连斯基19日在晚间讲话中表示,随着俄罗斯在战争中的失败临近,他们这种歇斯底里的情绪将加剧。
乌克兰外交部19日表示,普京的这一命令是无效的。俄罗斯在乌克兰临时被占领土上开始了新的恐怖阶段。即使是大规模的俄罗斯宣传也不能掩盖俄在吞并乌克兰领土努力上的失败。乌外交部还表示:“我们呼吁国际社会尽快向乌克兰提供现代化的反导和防空系统,以保护平民免受野蛮的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袭击。”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20日称,对于美国增加武器生产,并希望向乌克兰大规模供应武器,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0日表示,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西方已接近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危险界限。她说:“北约国家似乎在彼此竞争继续向基辅政权提供武器、弹药以及情报等,这已接近与俄罗斯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危险界限。”扎哈罗娃还表示,西方给乌克兰军事援助的总数已达到423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
本报驻俄罗斯特派记者隋鑫
本报特约记者柳玉鹏陈康
延伸阅读:
赫尔松大战一触即发普京亲临靶场视察动员人员实训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随着俄乌冲突战场形势的变化,冲突焦点从乌东部的顿巴斯地区转向南部赫尔松地区。从当前态势看,俄乌双方围绕赫尔松地区均展开积极战场准备,大战可能一触即发。由于赫尔松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对俄乌双方而言,都难以承受失败之痛。
资料图
俄乌都很难承受输掉赫尔松大战之痛
赫尔松市位于乌克兰南部,位于第聂伯河口入口处的黑海沿岸,是一个主要的港口城市。它还是赫尔松州的首府,距离克里米亚仅有约100公里,是航运、海军和其他重要海上航线的通道。这里有一条运河,保障克里米亚半岛很大一部分的淡水供应。今年2月24日,俄对乌发动“特别军事行动”后,俄军从克里米亚半岛北上,在赫尔松州内迅速推进,仅用7天时间就拿下赫尔松市。可以说,赫尔松市是俄军在乌境内首先控制的大城市和州首府,不仅鼓舞俄军士气,也极大影响着外界对这场冲突的观感和评估。也正是由于俄军迅速拿下赫尔松州大部等乌南部区域,才保证俄军在顿巴斯地区集中兵力火力、攻城略地,不至于让俄军兵力过于分散,这一战果也维护了俄军克里米亚半岛-乌南部-顿巴斯地区的后勤补给线。
俄罗斯《独立报》20日报道称,俄罗斯开始从当地疏散数万亲俄居民。赫尔松代理州长弗拉基米尔·萨利多称,4个城市的平民将被疏散到第聂伯河左岸。该地区将疏散5万-6万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2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俄军组织民众撤离后,城内人口所剩不多,这就方便俄军解开“紧箍咒”,可以放开手脚,无论是战役策划还是战术行动,不用过多顾忌平民伤亡。
资料图
据俄塔斯社20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周四亲临梁赞州某靶场,对因局部动员令入伍公民的实训课进行视察。
当天的战况似乎也在向这个方向发展。据俄罗斯《观点报》20日报道,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中将表示,乌克兰武装部队试图在赫尔松地区新卡缅卡-切尔沃尼亚尔一线附近突破俄军队在尼古拉耶夫-克里沃罗格方向的防御。俄军击毙200多名乌军人,摧毁14辆坦克和16辆装甲车。他说,乌军在前线狭窄地段动用了多达三个营的兵力,其中包括一个坦克营。在赫尔松州苏哈诺沃居民点,乌军成功地渗透到俄罗斯部队的防线,但由于俄指挥部的坦克预备队投入战斗以及伏击行动,乌军遭到重大失败。
上述军事专家认为,从政治方面看,赫尔松州已“公投入俄”,若俄军无法守住赫尔松这个具有关键政治意义的城市,不仅将令本来就陷入战场胶着的俄军士气再遭打击,还将刺激美西方国家持续加大对乌军事援助力度。无疑,赫尔松之战结果对俄而言,具有国内政治平衡与国际战略斗争上的双重指标意义。
而从军事角度看,如果俄军能够守住这个在乌南部地区的“桥头堡”,并以此为依托,继续深入打击乌境内目标。比如可以以赫尔松为基地和跳板打击尼古拉耶夫州、敖德萨州等地。美战争研究所表示,俄在赫尔松地区持续保持军事存在,方便俄军使用火炮和无人机等近程作战装备打击乌克兰黑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区,而不必使用昂贵的远程攻击能力。当前在俄军远程攻击能力的补给面临困难的情况下,赫尔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外,赫尔松控制着向克里米亚输送淡水的运河,一旦失守,克里米亚地区不可避免地将深受影响。
赫尔松地区对于乌克兰来说同样是不能失去之地。自从今年2月俄军占领赫尔松地区后,俄方在此据守并展开阵地防御。乌军也借此机会不断袭扰俄军,即使在今年上半年,俄乌围绕顿巴斯多个城市展开激烈争夺战时,乌军在赫尔松地区也不断发起“反攻”,持续消耗俄军力量。在持续获取美西方军事援助后,乌军开始使用“海马斯”火箭炮系统精准打击第聂伯河上的重要桥梁,严重削弱俄军的后勤补给能力。从美国和欧洲媒体的报道看,乌军已经在赫尔松方向集结重兵,准备发起新一轮的大规模攻势。
第聂伯河控制权可能是关键
上述匿名专家认为,对乌军而言,夺控第聂伯河的主导权将是赫尔松之战的重中之重。通常而言,河流往往对军事行动造成重大障碍,进攻方若要在战场取得进取,必须拿下河流控制权,越过河流并清除障碍,才能方便后续兵力不断输入,维持战场持久力。目前在第聂伯河西岸(左岸),俄军阵地不断遭受乌军打击,同时俄军使用的桥梁被炸毁,只能依托临时架设的浮桥提供后勤补给,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乌军提供了优势。如果乌军能将俄军驱赶至东岸,并夺取第聂伯河的控制权,将为乌军后续对乌南部地区的攻势积累优势,甚至有利于乌军在乌南部地区的推进,不仅可能威胁克里米亚半岛的安全,并对克里米亚半岛-乌南部-顿巴斯地区的后勤补给线造成严重掣肘,从而影响顿巴斯地区的战事。
资料图
美国“动力”网站“战区”栏目19日报道称,俄罗斯完成跨越第聂伯河的浮桥建造(如图)。在俄撤出平民的背景下,这可能会使乌克兰摧毁这一重要补给枢纽的努力变得复杂。“战区”的文章称,根据最新卫星图像,新的浮桥与夏季被乌方的“海马斯”系统袭击的安东诺夫斯基大桥横跨在同一河段。该大桥被袭击后俄军在第聂伯河上的主要后勤线路受阻。从那时起,渡轮一直被用于对赫尔松的补给运输,但与大桥曾提供的运力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赫尔松之战走势很难预测
“战区”表示,尚不清楚为何乌军目前在浮桥就在射程之内的情况下,没有试图摧毁浮桥。这样做可能会困住俄军,意味着这座城市将发生一场非常血腥的战斗,避免这样的战斗可能被视为对近几个月也遭受重创的乌军有利。还有分析认为,由于俄军这座浮桥的位置就在横跨第聂伯河的安东诺夫斯基大桥旁边,这也可能会让乌军对浮桥进行打击时投鼠忌器。
俄罗斯《独立报》19日发表题为“赫尔松不想重蹈马里乌波尔的覆辙”的文章称,基辅和莫斯科都预测到在赫尔松地区将发生激战。俄特别军事行动指挥官苏罗维金将军表示,赫尔松方向局势紧张,不排除做出困难决定的可能性。对此,一些俄专家认为,苏罗维金的声明可能意味着赫尔松存在被放弃的可能性。
俄《国家军火库》杂志总编德米特里·德罗兹坚科称,苏罗维金将军负责在战区制订未来作战计划。坚守还是放弃赫尔松,这取决于许多因素。目前没有人知道最终答案。对于进攻者和防守者来说,当地局势都非常复杂。
资料图
俄罗斯导弹和炮兵科学院副院长康斯坦丁·西夫科夫称,目前是乌军试图在特定作战方向上进攻以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最后机会。乌克兰司令部希望在赫尔松复制哈尔科夫版本的成功。他们在这个方向部署了一个大的部队集群。此外,考虑到地形的特殊性,乌军还可能试图攻击大坝。
据俄罗斯“自由媒体”20日报道,苏罗维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放弃赫尔松,因为俄罗斯明年春天将从这里开始对尼古拉耶夫和敖德萨发动进攻。就连美国战争研究所(ISW)也承认,最近俄军的战术发生根本性变化。目前形势只给乌军留下一个向赫尔松进攻的小窗口。俄罗斯各地区调动的预备队抵达前线后,基辅将失去在部队数量上的优势。另外,俄罗斯自杀性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广泛使用,对乌军和“海马斯”火箭炮系统造成沉重打击。
俄军事专家克努托夫称,乌军目前正在考虑三个关键的进攻方向。第一个是赫尔松。第二个是扎波罗热。在这个方向上,乌军已集中大量无人机、装甲运兵车和各种运输工具,这将使其能够强渡第聂伯河,并占领扎波罗热核电站。第三个方向是利西昌斯克-北顿涅茨克。也不排除乌军在三个方向同时发动进攻的可能性。也许他们正在等待天气状况改善,近日乌军部队一直在雨天调动。他认为,乌军应该在本周晚些时候开始采取积极军事行动。
上述匿名军事专家强调,当前赫尔松之战的胜利天平还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美西方因素。美西方已向乌投入大量军备援助。尽管在上周,七国集团领导人以及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均表示将继续向乌提供军事援助,但从美国内政治形势看,已有部分共和党议员对美国军事援乌的做法表达不满。欧洲国家也即将在寒冷冬天承受制裁俄罗斯的沉重代价。因此,在冬天到来之前,乌急需一场大胜,为美西方保持团结加油打气。尤其在美面临中期选举背景下,这种胜利尤为关键,也更加映衬出赫尔松之战的重要性。另一因素就是天气。寒冬即将到来,届时天气对双方的军事行动都将造成困扰,若乌军在寒冬来临之前无法在赫尔松之战中取得胜利,乌南部地区很有可能陷入拉锯战。
俄罗斯与乌克兰最新战况如何
和此前几场围城战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断逼近的进攻方是乌克兰军队。在乌克兰政府和部分西方分析人士看来,这意味着“转折点”的到来。亲自宣布反攻开始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甚至宣称,战争将以“克里米亚的解放”为终结
乌克兰赫尔松州的同名首府赫尔松是一座始建于18世纪的老城,至今仍残留着沙俄时期黑海舰队中央要塞的历史风貌。城市西边是一望无际的广袤农田,北边蜿蜒流淌的因古列茨河形成天然屏障,东边则紧邻宽阔的第聂伯河。
8月以来,这里的炮火声渐隆。继基辅、哈尔科夫、马里乌波尔和北顿涅茨克之后,这座俄罗斯2月底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迅速占领的乌克兰南部城市,成为又一处俄乌之间展开拉锯战的焦点战场。截至当地时间9月6日,赫尔松市区西郊、南郊约20公里处都已出现进行反攻的乌方部队,市区北部也一度发生小规模交火。据塔斯社报道,9月6日晚22时左右,赫尔松市上空又响起十多次爆炸声,天空中还有导弹飞过。
和此前几场围城战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断逼近的进攻方是乌克兰军队。在乌克兰政府和部分西方分析人士看来,这意味着“转折点”的到来。亲自宣布反攻开始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甚至宣称,战争将以“克里米亚的解放”为终结。但进入7月以来,这场“媒体直播时代的透明战争”突然被遮蔽起来,模糊的战报、不再公布的具体作战地点、对媒体屏蔽的前线、阻断通讯信号的战区,让战事进程充满更多的悬疑。而更多的分析则认为,所谓“转折点”并非乌克兰转守为攻,而是这场已经持续半年多的战事将陷入“长期战争”的灾难性僵局。
7月14日,战线上的俄罗斯空降部队士兵。图/人民视觉
“不再直播的战事”
8月9日,克里米亚空军基地发生了连续爆炸。在此之前,国际社会上一次对乌克兰南线战事的重点关注,还是2月24日俄军“特别军事行动”开始之前。今年年初,美国政府和西方智库曾警告称,俄军可能进占乌克兰南部靠近克里米亚的省区,特别是扎波罗热、赫尔松两州以及最大的港口城市敖德萨。2021年,俄军集结多支舰队的两栖部队在克里米亚举行大规模登陆演习,更加深了西方世界关于俄军“闪击敖德萨”、使乌克兰变成“内陆国”的猜想。
2月24日清晨,和其他战线一样,俄南部军区部队越过克里米亚与赫尔松州的边界,“几乎没有发生激战”,就迅速控制了拥有30万人口的赫尔松市,战线被推向赫尔松州靠向乌克兰腹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和尼古拉耶夫州的边界。不过,“闪击敖德萨”并没有发生,当时更受国际社会关注的行动是俄军对乌克兰首都基辅的进攻。
4月之后,俄军集中兵力围攻顿涅茨克州南部重镇马里乌波尔,处于僵持的赫尔松州成为侧翼战场。马里乌波尔围城在5月20日结束后,俄乌军力的重心转向更北部的卢甘斯克州乌控区,西方媒体将此视为“顿巴斯决战”开始,南线则长时间处于远离战场中心的状态。
但事实上,7月下旬,当俄乌两军主力还在顿涅茨克州乌控重镇巴赫穆特展开拉锯时,乌军已经在南线进行了小规模的反击试探。7月23日,在距离赫尔松市仅10公里的河道上,乌军第一次攻击达里夫卡大桥,试图破坏俄军补给线。当天,有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对媒体透露,乌军在7月15日至22日间夺回了赫尔松州的一些小村庄。不过,俄乌双方均未确认具体村庄的名称。
当时,外界普遍沉浸于“直播战争”的新形态中,很少有人预料到南线战事的具体战斗地点和进程不被公开。美国军事智库“战争研究所”后来指出,乌军“南线反攻”的主战场地处赫尔松州农村地带,通讯也不像基辅郊区那么发达,主要是“不太可能对外传播两军动向和交战状况的小型定居点”,这使得外界难以通过社交媒体及时追踪和确认一线的动态。在“战争研究所”7月23日的“每日战局简报”中,南线依然被视为“顿巴斯决战”遥远的侧翼,在全文最末被稍稍提及。
8月9日下午3时许,一连串剧烈爆炸声打破了位于克里米亚萨基的俄军空军基地的平静。自2014年以来,这里一直是俄军稳定的后方。今年2月以来,俄军战机从距离赫尔松市约200公里的萨基基地出发,几乎掌控着整个黑海沿岸的制空权。
萨基基地爆炸事件的原因,目前仍无定论。乌克兰政府官员时而宣称这是远程导弹打击的杰作,时而宣称是乌克兰特种部队渗透进了克里米亚。俄罗斯方面则表示,这是意外爆炸引发的事故,俄空军也不像乌军所言那样损失了多架先进战机。
更为关键的是,爆炸事件发生的第二天,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出豪言:冲突“始于克里米亚,必将以克里米亚的解放而结束”。面对记者关于“是否开始南线反攻”的问题,泽连斯基身边的官员坦然表示“可以这么说”。8月11日,乌军南线司令部发布了打击赫尔松俄军第49空降师和第126近卫海防旅指挥所的战报。这被视作更明确的信号:由于俄军高级指挥官经常“靠前指挥”,乌军在基辅、切尔尼戈夫等地发起反击前,都曾尝试定点打击俄军前线高级指挥所。
“南线反攻”
回顾从7月底到8月“转折点”期间俄乌双方释放的为数不多的关于南线战事的信息,一些分析人士梳理出了乌军要进行大规模反攻的线索。从7月23日攻击达里夫卡大桥开始,乌军频繁进行交通破袭,试图切断第聂伯河两岸俄军的交通连接。仅赫尔松市以东的关键要道安东尼夫斯基公路铁路桥,就在十天内遭到三次攻击。乌军还反复袭击从赫尔松到扎波罗热沿线的关键铁路站点和机场,以期影响俄军南线全线的调动效率
自7月下旬以来,乌克兰情报部门亦公开向南线被占领区居民征集俄军信息,包括俄军部署点的地址坐标、交通路网详情、当地和俄方“合作”的乌克兰人的身份信息等。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俄乌双方的战报都显示,美国及欧洲国家援助乌克兰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刚刚形成战斗力就被优先应用于南线战场,负责定点攻击俄军指挥所及后勤、交通系统。据塔斯社报道,仅9月5日,俄军就在赫尔松地区拦截了34枚美制火箭弹,并击落了4枚美制空对地导弹。作为乌军体系中另一支装备最为先进的队伍,无人机部队也被主要投放在南线战场,自7月31日开始频繁袭击克里米亚本土。
目前乌方宣称在南线利用美制武器取得的最大“战果”,是在7月30日用“海马斯”袭击了赫尔松市东南约47公里处的俄罗斯军用列车,据称造成80人死亡、200人受伤。虽然这次袭击并未得到完全确认,但俄军多次报告赫尔松周围的交通设施遭“海马斯”袭击,并在8月开始加强关键路桥的防空火力和雷达部署,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乌军在南线最初的打击行动超出了俄军的预料。
不过,乌克兰8月“官宣”反攻后的半个多月,赫尔松一线乌军进展缓慢。其间,乌克兰统帅部一度宣布“收复”7个居民点,但没有披露具体地名。俄军不断发布在赫尔松一线炮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乌军后方目标的消息,并宣布进入尼古拉耶夫州境内,显示出乌军仍未将俄军从这两州和赫尔松州交界的最前方战线上赶走。
究其原因,俄军至迟在7月底已意识到,乌军在南线将有“大动作”。西方情报机构称,从8月1日开始,俄军陆续将“顿巴斯决战”主战场顿涅茨克州北部的精锐部队调到南线。作为俄军关键机动力量、曾是基辅围城战主力的俄空降兵部队,有90%已部署到南线。8月10日之后,南线战事升级,而俄军在顿涅茨克的大规模进攻有所减少,双方约有一个月都维持在巴赫穆特僵持的局面。与此同时,乌军在“官宣”反击后再使用无人机对克里米亚后方的黑海舰队总部、刻赤海峡大桥等进行攻击时,都遭遇俄军有效拦截。
为打破僵局,8月29日,乌克兰统帅部宣布开启大规模反击,意图全面突破第一道战线,逼近赫尔松市区。此后一周,乌军多次宣布“收复”居民点,并披露了一些地名和视频素材。9月4日,泽连斯基在演讲中表示“乌克兰国旗正在回归它们应在的地方”。西方分析因而多将8月29日视为南线战事的新阶段。也是从这天开始,“战争研究所”每日简报的首要部分都聚焦“南线反攻”,篇幅超过“顿巴斯决战”。
俄方及亲俄武装发布的信息则显示,8月29日以来的战事有所升级,但仍是小规模试探性进攻。亲俄的“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高级官员对媒体称,乌军调动了多个营级作战群。赫尔松州当局亦发布了要求西部地区居民避难的通知,其负责人斯特雷穆索夫9月4日对塔斯社表示,由于“安全问题”,该州加入俄罗斯的公投计划将暂停。
关于南线之战到底谁占上风,俄乌各执一词。乌克兰政府一再呼吁媒体避免报道或预测反攻行动,以免“误导”。乌克兰高级官员多次表示,乌军没有大规模机械化部队,所以选择持续破坏俄军交通网络及指挥、后勤系统,然后寻找机会。乌军认为,南线战局能在8月转入全面反攻,已经说明了该战术的成功。“我不能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乌克兰前国防部长扎戈罗德纽克近日表示,“但我们正在破坏俄军控制我们领土的能力。”
俄罗斯媒体及一些分析人士则嘲讽乌军的反击是“自杀式行动”,或是出于对南线俄军进一步深入乌克兰腹地或进攻敖德萨感到恐惧才主动发起进攻。俄罗斯国防部多次强调,乌军始终未能在赫尔松州边界沿线建立阵地,亦未突破俄军任何关键防线和据点。9月5日,塔斯社在报道中写道,乌克兰政府早已失去对整个赫尔松州领土的控制,“该地区正在逐步恢复和平,正在融入俄罗斯的法律和经济生活”。
关于马里乌波尔战况最新消息和俄罗斯与乌克兰最新战况如何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