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压青松(青松压不服”的全诗是什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38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雪压青松,以及“大雪压青松,青松压不服”的全诗是什么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大雪压青松(青松压不服”的全诗是什么)

意思是:尽管大雪的沉重将竹子压弯了腰,枝头眼看要沾着地上的污泥了,但是等到天放晴,红日出,雪融化,那竹子依旧会丢掉负担昂首挺胸。

出自明代朱元璋《咏竹》:“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给予竹的刚正之誉,赞美竹子的高洁,它那刚正不阿的性格,不畏风霜严寒的品质,同时暗喻了诗人不屈服的昂扬斗志。

竹的文化意蕴

竹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意蕴。它的“劲节”代表着文人坚强的骨气,它的虚空代表着君子的虚怀若谷,它的萧疏代表着文人的潇洒脱俗。所以,文人的住宅中,大都种植着竹子。

潇洒的魏晋之风,自然少不了竹,嵇康、阮籍等七人,以其洒脱的魏晋风骨留下了竹林七贤的绝响。

郑板桥善画竹,用一支画笔,以竹的气节表白自己。郑板桥做官时,曾为百姓获罪,仕途不顺,却仍坚持着自己的气节。他最有名的题画诗《竹石)便是如此。落拓不羁的郑板桥,在这一诗一画中,使青竹在破岩之中挺拔生长,不畏磨砺的坚韧之态跃然纸上。

“大雪压青松,青松压不服”的全诗是什么

这句诗出自现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陈毅所作的《青松》,全诗原文如下: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白话文意思是厚厚的一层雪压在松枝上,仔细看一看,这青松又高又直。要想知道这青松有多么纯洁多么高大,那就要等到树上那层厚厚的雪化了之后才能看到。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青松》一题,是《冬夜杂咏》中的首篇,《冬夜杂咏》这一组诗最初发表于《诗刊》1962年第一期上。作者借物咏怀,表面写松,其实写人。写人坚忍不拔、宁折不弯的刚直与豪迈,写那个特定时代不畏艰难、雄气勃发、愈挫弥坚的精神。

作者写松是把它放在一个严酷的环境中,一个近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我们看到了雪的暴虐,感受到松的抗争。1960年那是全国人民都在经受考验的时期。特大的自然灾害,党的工作失误,赫鲁晓夫修正主义集团背信弃义,帝修联合反华,正使中国内外交困。

正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时候,作者作为国内领导人,胸怀的是祖国的命运,承受的是民族的困厄,他考虑的是决不能丧失民族气节,不能丧失原则和立场,向各种反华势力妥协。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迎接困难,战胜困难,顶住了世界性的修正主义的逆流。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正是对我们的党和人民,对雄气勃发的时代精神的盛赞。也许正是作者人格和时代精神相互融合,内外互动,共同投射在青松这个特定的象喻上,才使这首诗有一股凛然大气,读来令人感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青松(陈毅诗作)

“大雪压青松”的完整诗句是什么

“大雪压青松”出自陈毅的《青松》。

《青松》

原文: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译文:

大雪纷纷,全部压在青松上,但是青松依旧挺拔直立。要想知道松树的高洁,还要等到雪化了的时候。

扩展资料:

《青松》创作背景:

1960年冬夜大雪,长夜不寐。起坐写小诗若干段,寄兴无端,几乎零乱。迄今事满一年,不复诠次。(诠次,选择、归类及排列的意思。)送登《诗刊》,以博读者一粲。(粲,形容笑的样子。)一九六一年十二月一日仲弘记。

《青松》作者简介:

陈毅(1901-1972),字仲弘,四川省乐至县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主要著作分别收入《陈毅军事文选》、《陈毅诗词选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青松(陈毅诗作)

关于大雪压青松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