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朝代)的( ),故事起于( )(填情节)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的,故事起于三国时期魏、蜀、吴之间的战争故事。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发生在什么时期
《三国演义》发生在东汉末年,三国演义故事主体起于黄巾起义(公元184年至公元188年),终于孙皓归降司马炎(公元280年),至此三家归晋,天下重归一统。
三国: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
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扩展资料三国的结束: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
公元265年,已在2年前灭亡蜀国的曹魏政权,被权臣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取了皇位。魏元帝曹奂被迫禅让,曹魏宣告灭亡,取而代之的是司马家族的西晋王朝。三国时代,正式进入了倒计时。
建国后的西晋并没有因为此前的篡位而内部动荡,晋武帝司马炎更是励精图治。
他一面以怀柔的策略安抚蜀国遗老遗少,减少征服带来的矛盾。一面安排能臣强将羊祜、卫瓘、司马伷到荆州-临淄-徐州等军镇要处,准备南征东吴。
在这些人中,又以羊祜最为积极。他镇守荆州时修缮盔甲、训练士卒、积极备战,还用计谋使吴国解除了距离襄阳700多里的石城守卫。
这使晋军得以解放一半的士卒用于屯田,收获了可以供应10年的储备粮。不但如此,他还制定了由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攻吴的策略,献给晋武帝。
晋武帝满意地采纳了他的意见,让本该回京的益州刺史王濬继续留任备办舟船、训练水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国
三国演义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三国演义》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三国时期不是从魏国成立(220年)开始,而是从黄巾起义(184年)开始。《三国演义》一多半写的是东汉末年(184年——220年)的事,只有一少半是从魏国成立(220年)到西晋灭吴,统一全国(280年)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