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性格决定命运读后感,以及谈谈你对“性格决定命运”的理解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性格决定命运人生感悟
1.自我控制,冷静控制。——培养自制型性格
2.也许你无端的受到了指责和误解;也许你一招不慎,在人生之路上迷失了方向,也许你的心正受着痛苦的煎熬,你的精神正在崩溃的边缘徘徊。但是千万要记住冷静面对,学会控制,要知道,上帝欲毁灭一个人,必先使其疯狂。
3.善于思考,以智取胜。——培养善思型性格
4.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总要不停的面对各种各样的人,应对形形***的事。在人生旅途上,奋力进取的同时,还要懂得保护自己,怎样使自己游刃有余,永操胜券?思索是唯一的选择。
5.充实自我不断进取。——培养学习型性格
6.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压力让人们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是一个动态系统,时间的流逝衰老了生命的同时,也在老化着已有的知识。如何让知识常有常新,其唯一的选择就是学习。——终身学习。
7.关键时刻思路清晰。——培养理智型性格
8.理智表现为一种明辨是非、通晓利害以及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具备这种能力并能自觉保持,或者更深层次的说,当这种能力变成一种理性取向时,它便形成一种性格。
9.改变命运只靠自己。——培养独立型性格
10.独立,既创造了自我,也成就了社会,没有社会成员文化意识上的独立,这个社会将失去存在的质量。独立型性格,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认同,一种提示,一种动力。
11.果断行事敢于冒险。——培养果断型性格
12.果断,是一种性格,也是一种气质,它会让身边的人体验到雷厉风行的***。果断更是一种境界,只有果敢行事、当机立断的人,才会让人钦佩、羡慕、信赖并从中获得安全感。这是一个需要果断地时代。
13.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14.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于,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15.性格即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他的机遇。如果你喜欢保持你的性格,那么,你就无权拒绝你的际遇。
16.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17.命运就是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18.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
19.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20.问你自己,是改变体型容易,还是改变性格容易,或者是努力工作容易?如果三件事情你没有一件肯去做的,那么,就不要抱怨命运不公了。
21.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2.关于习惯的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23.什么样的男人决定你有什么样的命运!你什么样的命决定你碰到什么样的男人,一个人出生决定环境,环境决定性格,性格谱写你的人生轨迹,所以得出一个结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24.我的意思并不是说在婚姻问题上可以不考虑社会关系,我的意思是说自然关系的影响比社会关系的影响要大得多,它甚至可以决定我们一生的命运,而且在爱好,脾气,感情和性格方面是如此严格地要求双方相配这样一对彼此相配的夫妇是经得起一切可能发生的灾难的袭击的,当他们一块儿过着穷苦的日子的时候,他们比一对占有全世界的财产的离心离德的夫妻还幸福得多。
25.思想引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26.良好的性格贵于黄金黄金;前者是自然的天赋,后者是命运的赐予。
27.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谈谈你对“性格决定命运”的理解
生活中的每一个选择,都源自喜好,而喜好都出自性格。命运,就是由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选择构成,走到哪一步,其实命运早已标好了砝码。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就导致选择不同,就会有不一样的人生际遇,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好性格成就你一生,坏性格毁你所有。”
常听人羡慕他人的伴侣:“你命真好,有一位脾气这么好的老公!”、“我老婆也能那么温柔就好了!”
古人说:“人待我一尺,我待人一丈。”不是因为命好才有好伴侣,而是对伴侣温柔相待,才有一位好伴侣,才有好命。
如何理解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
性格决定着一个人的交际关系、婚姻选择、生活状态、职业取向以及创业成败等等,从而基本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因此,成功与失败无一不与性格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格决定着人的一生是悲剧、平庸,还是建功立业、身世显赫。
性格决定了你做出的选择,如果有2个选择在你面前,谦虚的人会选择谨慎的选择,冲动的人会选择感情地选择,聪明的人会选择长远的选择,狡诈的人会选择老谋深算的选择等等。所以,性格决定选择,选择决定环境,环境又影响选择,然后,环境又与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性格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更是一种资产。只要能扬长避短,选择最适合自己性格特长的事情去做,就一定会成功的。一个人的性格决定了他对各种事物的不同态度,最后得出不同的结果,从而产生不同的人生境遇。
扩展资料
影响性格塑造的推手很多。你的基因、朋友、学校和许多其他因素造就了今天的你。对,很可能就是这样。实际上,有研究暗示,我们几个月大时的行为倾向对日后的行为倾向有重大影响。这并不是说性格早早就定型了,不过我们之所以独一无二的根本原因可以一路追溯到婴儿时期。
研究婴儿的心理学家常常使用“性情”这个术语,而非性格。20世纪50年代的纽约纵向调查是首批探索性格的研究之一。调查发起人丝黛拉·切斯(StellaChess)和亚历山大·托马斯(AlexanderThomas)夫妇选了133个新生儿,并连续追踪调查了他们30年,同时还约谈了他们的父母。
基于二人的发现,研究人员提出了婴儿性情的9个不同面,其中包括活动量、精神状态和注意力分散度。他们还发现,针对不同面给婴儿打出的分数整体比较接近,在不太强调政治正确的年代,他们把孩子分成了三种类别:“省心儿童”、“问题儿童”和“慢热儿童”。
这项在纽约发起的调查发现,3岁时被归入“省心儿童”或“问题儿童”类别的孩子,在成年初期,仍多属于同样的类别,不过研究没有调查儿童性情和成人性格间的联系。
事实上,长期以来,研究婴儿性情的心理学家和研究成人性格的心理学家并没有什么密切往来。然而,十多年前,这种情况开始有了改变,尽管不能借助婴儿的性情完全推测出他日后会形成什么性格,但这两类心理学家却建立了联系。
针对婴儿性情制定的打分系统也随着时代变迁发生了改变。原本研究人员要从9个方面给性情评分,但如今,这9个方面缩减成了3大方面(不幸的是,各个心理实验室使用的精确术语有所不同):“自我调节”,主要关注的是婴儿的自控能力和注意力等(如抗拒诱人玩具吸引力的能力);“负面情感”,顾名思义,就是恐惧、沮丧等消极情感;“外倾性”或“外向性”,主要与活动量、兴奋程度和交际能力相关。
今年,俄罗斯研究人员在网上发布了一项有关性格和个体差异的研究,该研究要求45对父母在孩子几个月大时(一般是7个月),评价他们的性情,等孩子8岁多时,再依据外倾性和神经质程度等成人性格的主要特征评价孩子的性格。
比较两个时间点的评价后,研究人员发现了某些方面的一致性,比如外倾性/外向性评分(他们更爱笑)较高的婴儿,到了8岁时,神经质的程度一般会比较低(也就是说他们的情绪更稳定);自我调节评分较高的婴儿长成儿童后,在认真尽责这一成人特质方面得分也较高。如果你的孩子似乎可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好消息——那可能意味着他们再大一点后可以让自己的房间保持整洁。
该研究中也有不相互匹配的评价结果,比如微笑,更外向的婴儿长成儿童后并没有在外倾性方面获得更高的评分,这暗示婴儿时期的性情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不过研究结果确实佐证了研究人员的说法:“1岁时表现出的性情特征奠定了日后性格的基础,同意这一观点的人越来越多。”
令人惊奇的是,有些联系甚至可能会维持40年。在另一项2007年发布的调查中,捷克共和国的研究人员推迟了评价婴儿性情的时间(受试婴儿的年龄处于12个月至30个月间),他们发现个体婴儿期的性情和40年后重测的性格特征存在着关联,虽然这种关联过于具体。
仍需讨论的两个特质是学步儿童去抑制(类似于被广泛运用的外倾性/外向性评价法)和成人外倾性。受试者学步时越活跃独断,成人时外倾性评分就可能越高,自我效能(即信任自身能力)也更好。如果三岁能看老(引自诗人威廉姆·华兹华斯),研究人员称他们愿意再加上一句“……学步期也很可能能看老。”
值得记住的是,尽管这些研究显示出了可以影响一生的相关性,但我们的性格仍会不断变化,不可能停留在性格初现成人特质的那一刻(别的不说,这取决于你想要什么样的、成熟的成人性格)。然而,婴儿长成儿童后,其性格会渐渐明确化。比如直到3岁时,孩子的行为才更能预示他成人后的性格会如何。
在2003年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伦敦精神病学研究所在1975至1976年间测试了1000多名3岁小孩的行为评分(那时他们把孩子分成了5个类型,即“善于自我调节型”、“可受控型”、“自信型”、“拘谨型”或“保守型”,评分基于这种分类),之后又比对了他们3岁时的行为评分和26岁时的性格评分。
这次,这个时间跨度接近30年的调查显示出了许多惊人的一致性——在这里我们只举一个例子,“自信型”儿童成年后外倾性最强,“拘谨型”儿童成年后外倾性最弱。
任何一个有小孩儿或陪着小孩儿的人都特想从孩子的一颦一笑中,找出其不断显露的性格特征。最新的心理学研究暗示,这种做法可能不是白费力气。
该领域的研究也有严肃的一面。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认为,幼儿期首次出现的行为倾向可能是导致成年期心理问题的根源。通过辨别这些迹象,我们或许能在孩子年纪尚小时小心地加以干预,并引导他们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
性格决定命运读后感和谈谈你对“性格决定命运”的理解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