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观后感
历史总在重复,可如何将前人的思考转为为我们的阶梯?带着这个疑问我用心观看了大决战三部曲。整个电影中要求演员神形俱似,情节高度还原,力求让观众能更多更全面的了解这段不朽的历史。这精心拍摄的鸿篇巨制无疑值得我们反复观看用心揣摩,这里不仅充满着战争的智慧,更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电影集中突出地展现了各战役中的谋划布局、节点难点、人物性格等,使整个战役过程引人入胜,使人在各个方面均能有所得。当我从紧张激烈的指挥博弈和血雨腥风的拼死沙场中走出来后,仿佛经受了一遍战争的洗礼,这场精神盛宴使我受益匪浅。主要的收获有策略和管理两个方面的。
战略规划方面,蒋介石从一开始就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了毛主席的意识上而并非战场本身,领导人的意识偏差就构成了最大的被动导向,致使国民党军整体缺乏进攻性和主观能动性。解放军虽然没有那么多机动装备,但是进攻意识、自主的运动战水平明显在对手之上,每次都能占据主动权。
反观解放军,最先开始的辽沈战役本身就是共产党在权衡后做出的最有利于我方,最易掌控主动权的战略选择结果。开了一个好头后,后面环环相扣。在各个战役中先打哪,何时打,敌我双方都有谁会参与等等关于时间和空间的主动权都牢牢的把控在解放军手中。在把控好战役节奏的同时,解放军领导人也始终注重思想意识的把控,这一点在辽沈战役中是否先攻打锦州的问题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毛主席尊重前线将领建议,但强调“不要强调困难,没有那么一回事”,要求强调突出所采取行动在主观意识选择方面的主动性。上行下效,这一举措的影响是积极深远的。
战役的部署和指挥对于战役的胜败至关重要,即主动权的把控主要体现在部署和指挥上。当然主动权的获得关键在于凡事要想在前头,需要熟练的知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作为基础。当林彪熟练的部署任务时,地图了然于胸,纵、军、师从容安排,对于敌情的敏锐判断才使得形势在可控的范围内向好发展。还比如“以乱制乱”、“边汇报边部署”、“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等策略的运用这些都并不是只要有掌控和主动的意识就能做出的决定。
共识管理,是执行力管理的基础。毛主席等领导人从建立革命根据地,到战俘和敌营首领思想动员,再到与各将领的实时电报沟通等一系列的措施统一了思想,构成了共识下的强大合力。
毛主席说过: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电影也通过多处细节描述展现了这一事实。比如我军战士修战壕时,老百姓挑来了嫁妆木箱当挡板,一位大婶还将自己的头巾围在了一名小战士颈上。还有一个情节老百姓推着独轮车运着物资去前线,在荒郊野外遇到敌机轰炸,好多老百姓的亲人都被炸死,活着的人戴孝帽穿孝衣继续行进的坚定步伐和义无反顾的神情和背影深深的感染了我。
淮海战役敌我双方的兵力是80万对60万,但543万支前民工,担负起了各种战争物资的运输和伤员救助转运工作。有了广发人民的支援,我方的作战能力成倍提高。主要得益于我党我军的政策对人民有利,并得到了认真的贯彻执行。取得了人民的理解、支持和帮助是战役取胜的基本保障。国民党则显得失去了民心,将自己摆在一个过高的位置上,又怎能和人民达成一致呢。
对于敌方所做的共识管理在大决战的过程中也起到了千军万马的作用,比如敌军一个师长叛变就可导致整个兵团陷入重围,可导致整个城市快速解放,可导致整个战役形势拨云见日。较为突出的事例为平津战役中傅作义的女儿就是共产党,围着父亲做了大量工作,傅作义的朋友马占山也在跟共产党接触,最后说服傅作义。
通过此次学习吴克华将军率领的四纵守塔山的过程我可能会忘记,但这种使命拼搏精神已永远的刻在了我的心里;塔山守卫战在整个战役中的重要性原因我可能会忘记,但“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的目标大局管控意识将永远指导着我;整个三大战役的过程我可能会忘记,这其中所承载的精神和智慧价值将永远的指引着我。
军事运输的特点
中国人民军队的军事运输总的来说大规模系统发展开始于抗日战争时期,1939年和1940年,曾两次从晋察冀军区的冀中军区向冀西运粮1900多万斤,共动员民工62万人次,马车4000多辆,开辟了四条过封锁线的运输线,每条线都是一夜行程通过平汉铁路,塔山阻击战中国人民军队坚决打援,阻止了敌人东援锦州,为攻城中国人民军队打下锦州创造了条件,同时塔山参战部队保障了攻占锦州后集中兵力围歼西进的廖耀湘兵团,在塔山阻击战激烈的时候,林说,“给程子华发报,我不要他的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同时补充一句:“我已给你准备了10个补充团和3个干部队。”程子华说:“我不要补充团,我要弹药。”管铁路运输的是吕正操。朝鲜战争时,彭在1951年9月给聂荣臻的电报中“早晚秋风袭人,战士单着,近旬病员大增,洪水冲,敌机炸,桥断路崩,存物已空,粮食感困难,冬衣如何适时运到,实在逼人,马克思在天不灵,望兄良策救我。”聂荣臻回电彭:除吕正操已去东北参加运输会议,负责具体解决朝鲜的抢修、抢运等问题,有一两日即可将结果电告外,军委决定:一、充实铁道兵团,已补拨新兵九千,并临时配属五个新兵团;二、保证桥梁材料,现已将修建黄河铁桥30孔北运入朝,从苏联进口桥梁材料9月20日可到两千吨,10月初还可到一批,用于朝鲜铁路桥梁抢修;三、加强倒运力量;四、加强铁路及江桥防空力量,已令空军出动作战,并苏联有一高炮师到清川江桥附近。吕正操有敌人轰炸下铁路运输经验,能力适合,担任军事运输司令部司令员。由此可知在战争中军事运输包括弹药运输的重要性,军事运输人员是后方默默无名的英雄。军事运输要快速、准确、安全,这要进行统筹计划,保障战争的进行和胜利。
《大决战》中令人拍案叫绝的台词
【卫立煌】兵法上说,勿以军重而轻敌,勿以独见而违众,勿以辩说为必然,这三个勿字,总统全占啦。
【顾祝同】俊如,不要信口开河嘛!
【林彪】我准备了一桌菜,结果来了两桌客人,这饭怎么吃?
【林彪】告诉程子华,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黄百韬】:就是人死绝了,也要守住曹八集!
【粟裕】不惜一切代价,占领曹八集!不惜一切代价!占领曹八集!哪个失事,军法从事!
【黄维】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合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合于战,不可以决胜。
【司徒雷登】傅将军,我再一次提醒你考虑,把华北国军撤退到山东沿海,留驻青岛的美国西太平洋舰队会和将军直接联系的。
【傅作义】大使先生,我已经说明了,我只是一个地方长官,我不能不听命于南京啊!
【司徒雷登】哈哈哈哈,我的老朋友,我原以为你不善于外交辞令,看来我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