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变化(北京的变化有哪些)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510

你知道北京有哪些新变化吗和同学交流

北京有许多柏油马路,道路两旁有绿树和花草,北京建立了立交桥,周围有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立交桥上车辆来来往往。北京还有名胜古迹的公园和高楼大厦,还新建了鸟巢、游泳中心的水立方、机场新航站楼、奥运村等,这些都是为成功举办奥运会而建的,成为北京一道美丽的风景。北京全城到处是绿树和高楼。北京真美啊!

北京的变化(北京的变化有哪些)

北京(Beijing),简称“京”,古称燕京、北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6个区,总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893095人。

北京地处中国北部、华北平原北部,东与天津毗连,其余均与河北相邻,中心位于东经116°20′、北纬39°56′,是世界著名古都和现代化国际城市,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所在地。

北京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和东北部三面环山,东南部是一片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境内流经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拒马河等,多由西北部山地发源,穿过崇山峻岭,向东南蜿蜒流经平原地区,最后分别汇入渤海。北京的气候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短促。

作文北京的变化

北京变了

2008年的北京,在不停地变化着。

北京变了,变得更美丽了。当人们走在大街上,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世界。园子里的小草,正在享受清凉的喷泉;一棵棵挺拔高大的树木为人们遮挡了烈日,给了小鸟一个幸福的家;而那些鲜艳的花儿则为这座可爱的城市增添了一派生机。

每当夜幕降临,整个北京城更灯火通明。街旁一盏盏精致的路灯为行人们照明,草坪上的霓虹灯也在点缀着北京,川流不息的车在宽阔的马路上飞驰。此时的北京,亮过天空中的星星,连路边叼着骨头的小狗都沉醉在这样的夜色中。

北京变了,变得更文明了,路上再也见不到果皮纸屑,空气中难闻的汽油味也不见了,处处弥漫着花香。人们穿着整洁,互相尊重,走路时都不由地放轻了脚步,共建一个文明的城市。

北京变了,变得辉煌了。2008年的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全世界的人们都来观看奥运会,游览北京,了解中国的文化习俗。北京瞬间迎来了各个国家的来宾,成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看到北京这么多的变化,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怎么能不感到骄傲与自豪呢?就让我们和全世界人们一起,祝愿北京的明天能更美好,祝愿中国的未来会更加繁荣富强!

北京的变化有哪些

北京在神速地变化着。变化最醒目的,首先是色彩。原先到处是灰蒙蒙、黄苍苍、斑驳陆离的颜色,在这些年里,它在一点点、一处处、一块块地起了变化。20世纪50年代,我喜欢过公刘的一首关于北京的诗,至今还能背诵:“登上景山最高处,/京华历历在目,/炊烟相招,鸽哨相邀,/半城宫墙半城树。/我住北京城里,/北京住我心里。/纵然今日分袂,/毕竟终生相忆。”如今的北京,景山已经算不得是它的最高处了。北京比起那时,不知扩大了多少倍。登上京广大厦的楼顶纵目四望:嗬,远远近近、四面八方到处是楼房的海洋,树的海洋,绿色的海洋!宫墙还在,但已不是半城,只是城市的一角。树也不是半城,而是无边无际,无涯无垠,凡是有楼房、有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绿色的树木,映照得整个城市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一个绿色的北京,已经呈现在世界面前。人们都知道: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一棵树像是一个微型水库,一台空气净化器,而一块草地,简直就是一个制氧工厂。和世界上那些著名的绿色首都相比,北京仍然不能尽如人意。北京的天空还不够蓝,空气质量还不够稳定,时不时的还有着沙尘暴的威胁。更重要的,北京还是个缺水的城市。这一切,都和中央领导同志早就提出的“尽快地把我们的首都建设成为绿树成荫、百花盛开、绿草遍地的优美、清洁、具有第一流水平的现代化文明城市”,存在着差距。但是,北京的绿化毕竟已经大踏步的跨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北京的神速变化,凝聚着首都一千多万人民和历届领导者的心血和汗水。我在80年代之初,曾经因为需要为《新观察》杂志撰写一篇关于北京的特写,采访过主持市政建设的领导人以及规划局、城建局、园林局等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当时就听说:北京正规划着要向外扩展,修建二环、三环、四环、五环好几条环形公路,每条环形公路周围都要广植树木,叫做五个绿色花环;还听说,在通往外地的京张、京密、京津、京周、京石的五条公路上,也将营造绿化带,叫做五条绿色走廊;此外还有,要在西部和西北部山区,扩建八个风景旅游区,以及要制服五条沙龙,等等。那时觉得像听天书一样,总以为只是些未必能够实现的美好愿望。没有想到,仅仅过了20多年,这些愿望几乎全部变成了现实,有些地方,还超过了原来的设想。比如:今天的北京,已经不是四环和五环,六环也在建设之中;而京津、京张、京石那几条通往外地的公路,则已成为全封闭的高速公路,并且已经顺利通车了好些年。

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这是北京所以能够取得神速变化的奥秘所在。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北京的每一点进展,都是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1990年胜利举办的亚运会,以及将在2008年召开的奥运会,则是北京取得神速变化的重要契机。还记得在亚运会期间,一千万多盆鲜花和二百多处大型工艺造型花坛,仿佛只是在一夜之间,就从地平线上冒了出来。而原先还较为偏远的只能算是北京近郊的亚运村周围,如今已经成为北京最繁华的地段之一,也不能不说是北京建设史上的奇迹。随着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北京更像是插上了巨大的翅膀,在地球的上空翱翔。创一个绿色北京,迎一届绿色奥运!这震天撼地的口号,在全国13亿人的心中奏响。新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都已下定决心:一定要为全人类奉献出一届前所未有的、可以载入史册的、成功的奥运会。

从绿色北京,到绿色奥运,还有一段宝贵的时间。我们要抓紧这段时间,全力以赴地做好一切工作。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要把浩浩荡荡的长江,从祖国的南方引到北京来,使北京从一个缺水的城市,变成一个水源充足的城市。单是这一项工程,就足以惊天地而动鬼神!这也是中国人民世世代代连想也不敢想的大事。待这项任务完成之后,北京将要在已经有了神速变化的基础上,实现更大、更快、更加神速的变化!

历史告诉我们:生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是一种巨大的幸福。生为这个时代的中国北京人,则是一种更大的幸福。我们在变化着的北京,幸福地生活着、劳动着、成长着。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不辜负北京人这个光荣的称号,做一个无愧于英雄先辈和子孙后代的北京居民。努力跟上北京变化的速度,为把我们心爱的北京,打扮成全中国以至全人类的花园城市,奉献出全部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