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霜叶红于二月花是什么树叶,以及霜叶红于二月花指的是哪种树叶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霜叶红于二月花指的是哪种树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指的是枫香树的树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杜牧的《山行》,诗中的枫林指的是枫香树林,所以叶子指的是枫香树的树叶。枫香树是我国非常著名的秋季红叶树种,叶片入秋经霜,变幻为红色,层林尽染,艳丽夺目,所以又常被称为“丹枫”。
山行全文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里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节的山。
3、石径:石头小路。
4、白云生处:指山林的深处,白云生出的地方。
5、坐:因为、由于。
6、红于:比……红。
译文
深秋的傍晚,上得山来,眼前一条石头小路,盘旋屈曲地向山林深处蜿蜒伸展,在山林中升起白云的地方,隐约可见有居住的人家。山路旁大片的枫林,景色撩人,不仅停车观赏,那经历了秋霜的枫叶,比春天里的鲜花还要鲜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这首小诗不仅仅即兴咏景,也是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就如这深秋里的枫树,越是经过风霜的洗礼,就越显得红艳,因而能给人以鼓舞与启迪。
“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霜叶指什么
“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霜叶指的是霜染的枫叶。这句话出自唐朝杜牧的《山行》。
《山行》
【作者】杜牧【朝代】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白话翻译:
山石小路远上山巅弯弯又斜斜,白云生发之处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只因爱那枫林晚景我把马车停下,霜染的枫叶胜过鲜艳二月的花。
扩展资料
一二句里描绘的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平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作者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大和(827—835)年间登进士第,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杜牧
霜叶红于二月花(打一树叶名)答案是什么
枫叶。霜叶红于二月花即指枫叶比二月红花更红。
杜牧诗: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远”写出了山路的绵长和山之深,“斜”与“上”呼应,写出了高而陡的山势。顺着这条山路极目而望,在白云飘浮缭绕之处,几椽芭屋若隐若现,不禁让人顿生亲切之感。但这前两句其实只是陪衬,后二句之枫林红叶方为此诗描写之重点。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真是满山云绵,如烁彩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
扩展资料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
诗人乘车从一条蜿蜒曲折地石头小路开始游览充满秋意的山峦,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同时看到山中的人家。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诗人特地停车观赏,并且发出了霜叶不仅仅是色彩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的感叹。
诗歌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