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安徽区划调整,以及安徽区划是怎么调整的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安徽行政区划调整的好处分析
安徽行政区划调整的好处分析
安徽部分行政区划调整为经济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对安庆市、铜陵市、六安市、淮南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安庆市枞阳县划归铜陵市管辖;撤销铜陵市铜官山区、狮子山区,设立铜陵市铜官区;撤销铜陵县,设立铜陵市义安区;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设立六安市叶集区,将霍邱县的叶集镇、三元镇、孙岗乡划归叶集区管辖。2015年12月27日,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部署实施工作。
此次行政区划调整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愿望的重大决策部署,充分考虑了相关市县的地域环境、资源条件、空间结构、交通状况、产业发展和群众意愿,有利于城市规模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完善部分市市辖区结构、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激发内生动力,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插上翅膀。
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要自觉维护和服务区划调整大局,认真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肃政治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人事纪律,加强国有资产、公款公物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在法律的轨道上开展,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要扎实做好解疑释惑、政策咨询等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实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各相关市要认真落实好区划调整的主体责任,依法依规稳妥推进,精心组织实施,及时协调解决区划调整工作中的有关重大事项和重大问题,统筹做好机构撤并、人员安置、财产移交划转等各项工作,加强沟通协作,相互支持配合,确保无缝衔接,确保工作不脱线、不受影响。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扎实做好相关指导、协调、服务工作,合力保障区划调整工作顺利实施。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这次行政区划调整相关市县要抢抓区划调整带来的新机遇,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拉高标杆,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为加快创新型“三个强省”和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安徽区划是怎么调整的
一、安徽省基本情况
安徽省位于中国大陆中东部,公元1667年建省时取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称而得名“安徽”,地跨淮河、长江两大水系,全省总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
按照四大地理分区,安徽省北部属北方地区、南部属南方地区;按照六大地理分区,安徽省属于华东地区;按照四大经济分区,安徽省属于中部地区。
总的来看,在地理上,安徽省属于北方省份眼中的南方省份、南方省份眼中的北方省份,处于南北过渡地带;从东西方向来看的话,安徽省在中国大陆的位置,在东部沿海省份眼中属于中部,在中西部内陆省份眼中属于东部。
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全国又被分成了四大经济区域,安徽省被分在了中部地区,为中部六省之一,属于中部崛起阵营。事实上这也非常符合安徽省的实际情况,目前的安徽省的确是正在快速崛起阶段,与沿海的山东、江苏、浙江等省相比的确差距较大。
安徽省发展相对较慢的原因很多,除了政策支持及资源倾斜因素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缺少中心城市的带动,安徽省内没有经济非常强的大城市,经济活力不足,近些年来合肥崛起之后情况有所好转,合肥成为了一个突破口,安徽目前正处于快速上升期。
二、缺少区域中心城市
区域中心大城市对于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安徽省行政区划不是很合理,面积并不算大,却分了多达16个地级市。过多的地级市数量,不仅造成了行政资源的浪费,还导致省内行政壁垒重重,经济发展处处掣肘,资源浪费严重,一些很有潜力的城市也因多处受制而难以发展起来。
目前,在强省会战略下,省会合肥成功突围,成为了长三角甚至全国范围内一座迅速上升且潜力无限的大城市。但是对于安徽来说,这远远不够,安徽要追赶上江浙,还需要第二个、第三个合肥,甚至第四、第五个。
合肥作为省会,能够调剂的资源很多,但是其他普通地级市却没有如此待遇,所能做的只能是优化区域内现有资源,提升经济质量。
为安徽发展计,行政区划调整或许是能够促进安徽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做大、做强是目前的大势所趋,精兵简政,减少资源浪费,集中力量建设区域中心城市。
三、行政区划调整设想
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设想方案:全省分为12个地级市
【1】合肥:划入寿县
【2】六安:维持现状
【3】阜阳:维持现状
【4】亳州:维持现状
【5】淮北:划入宿州市(县级市,行政范围为原地级宿州市市辖区)、淮山县、萧县、灵璧县
【6】蚌埠:划入淮南市(县级市,行政范围为原地级淮南市市辖区)、凤台县、泗县、凤阳县
【7】滁州:划出凤阳县
【8】芜湖:划入马鞍山市(县级市,行政范围为原地级马鞍山市市辖区)、铜陵市(县级市,行政范围为原地级铜陵市市辖区)、含山县、和县、当涂县
【9】安庆:划入东至县
【10】宣城:维持现状
【11】池州:划入鄱阳县,划出东至县
【12】黄山:维持现状
届时,皖北的蚌埠、皖南的芜湖,城市发展空间都大为扩展,不出意外将会成为成长为仅次于合肥的区域中心城市,特别是芜湖,其经济体量将快速逼近合肥,成为合肥的另一个实力派城市。而从安徽整体来看,蚌埠、合肥、芜湖从北至南连成一线,将会形成带动安徽整体发展的中轴线。
安徽行政区划还会调整吗
法律分析: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设想方案:全省分为12个地级市。
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行政区划管理的规定》第五条县、市、市辖区的部分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批准变更时,同时报送民政部备案。乡、民族乡、镇的设立、撤销、更名和行政区域界线的变更,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
文章分享结束,安徽区划调整和安徽区划是怎么调整的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