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车走啦》人生感悟
平日,电视看的很多,喜欢的是访谈、记实类,对电视剧没有兴趣,电影也极少看,总以为是编造的,不真实,没什么意思,毕竟已经不惑了嘛,不会再为一些假男假女假故事伤神了。可是今天,完整地看了一部电影,叫《上车,走啦》。
电影结束了,却生出许多感慨。
讲的是两个山东老乡进北京开小巴的故事,平淡而真实,几个主人公好象就是生活自己身边的人。小强,小明,他们来自山东,听口音,是青岛或烟台的山民,淳朴而善良,在北京开小巴,他们遇上了来自四川的女孩小辫子。
当小辫子被北京的地痞子们欺负的时候,小明挺身而出,于是,两个“天涯沦落人”走到了一起。后来,小辫子受不了打工的辛苦,去夜总会,“下海”了,自然,与小明的恋情也就走到了头,当淳朴的小明回到狭小的出租房时,他痛苦流涕,而此时,小强劝他:“咱家乡,小妹儿有的是,只要有钱,想要多少就多少……”可小明依然伤心难过,多么真挚的情感啊!看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
最打动我的,不是他们小哥俩的义气和乐观,也不是他们和另外一个小巴司机大头的争斗,而是小强和丽娟朦胧的恋情。
丽娟是一个“给老板们上课”的英语老师。当然就是人们说的那种白领了,她飘逸清秀,气质高雅,不用说小强,我看着她的一颦一笑都觉得特别美好,于是,第一眼,小强就被击中了。当然,小强不可能像有身份,上层次的人那样,去找机会接触自己心仪的人儿,更不会像社会上的油头们去死乞白劣地“追求”,他只是默默地喜欢,看到丽娟就高兴,开心,是那种单纯的喜欢,真挚的爱。丽娟也恍恍忽忽地喜欢他,喜欢他的纯直。
当小强拉着丽娟到郊区游玩时,恋情达到了高潮。小强牵着丽娟的手,把她拽向浅浅的河水里,两个人快乐地往对方身上撩水,然后,丽娟坐在岸边,小强为她表演他的“绝活”,把丽娟逗得咯咯笑,多么开心的一对啊!然而,我还是能从丽娟一瞬即逝的表情里看到她的冷静下来后所应有的东西,这也是我一直担心的:一个普通的打工者,一个仙女一样的白领,身份地位,文化背景,差异太悬殊了,难道导演要编排一个现代版的董永和七仙女?
在回去的路上,两个人依然开心,丽娟不时地捋一下被风吹乱的长发,微笑着,美美的。而小强也很兴奋,说:“每天都能看到你,真好!”丽娟咯噔一下,知道,应该是清醒摊牌的时候了,她说:“你就像我弟弟,他六岁时就死了,我很难过……”说着,就哭了。我不知道丽鹃是否真的有过一个弟弟,这么美丽的女子不会撒谎的,可是,关键是“弟弟”两个字,她把小强当作弟弟了。全世界人都知道,当女孩子对你说:“我把你当弟弟”时,那就是在拒绝你啊!小强淳朴,可他不傻呀,他立即明白了。我看到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小强自然是难过的,可我的心竟然也沉沉地,莫名地忧伤。
夙命啊,这就是下层人民永远摆脱不了的命运。
小强们可以在北京这样的都市里,靠自己的汗水艰难地生活下去,可他们能真正进入到那个层次,那个圈子吗?
车,可以上,但有些东西,上得去吗?
写完此文后,第二天一早,又觉言不尽意,遂有下面一段话:
这些年,对于张艺谋、陈凯歌们的所谓“大片”也掠过几眼,他们用烧钱的方式制作出来的一部部“大片”,无非是用眼花缭乱的动作,艳丽眩目的色彩,去挑逗人的感官,内容往往空洞干瘪,故事情节牵强附会,走出影院,观众却不知所以。而《上车,走啦》,看似平淡,却拨动了人的心弦,那些社会上的“小人物”,他们的苦难让人唏嘘,他们的哀乐牵人心肺,电影娓娓道来,不铺张,不做作,使人身临其境,恍若其中的一分子。
这使我想起沈从文的《边城》,汪曾祺的《大淖记事》,平中显奇,淡中有味,他们的作品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是自然与人性、风情与风俗完美结合的意境,如同一颗晶莹剔透的珠玉,充满令人神往的诗意,带给我们恒定而久远的感动。这样的电影、文学作品,使人们相信了纯情的力量,感受到超于物外的纯粹的美丽,和清洁的魂灵。
武打小说里,先出场的往往是武师,镖师,他们的武功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可遇到后来的真正“高人”,他们的“武功”便成了“杂耍”。“高人”的一叶、一木都可当作快刀、利剑。这如同《笑傲江湖》和《神雕侠侣》中若隐若现的独孤求败,执木剑,其武功绝无繁复复杂的花巧动作,达到了,“无我无形,无我无心,无我无招,无我无敌。”的武学最高境界,
电影,文学,武功,其理相通。“大片”是辞藻堆砌的文章,是华而不实的武功。而《上车,走啦》,恰恰符合这句话:“越是能在漫长的年代,广袤的地域,给予众多读者以最大感动的,其成就也就越高。”
希望可以帮到你~
小明和小强的故事 小明和小强的故事分享
1、小明每日苦读诗书,村长说要是考上大学村里就给他放鞭炮,小强天天再村里晃荡,爹妈看着说:读那么多书有啥用,怎么着不是一辈子。
2、那年,小明与小强都是十九岁,小明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读的是道路与桥梁专业,村里奖了钱,把学费交了,小强跟着村里的外出打工,来到了高速路的工地,包工头说一个月准能给三千块。
3、那年,小明与小强都是二十三岁,小明谈了个女朋友,是邻校的,学习很好,听说已经有公司愿意让她毕业后去工作,小强的爹妈给他在村里说了个媳妇,是邻村的,格外的贤惠。
4、那年,小明与小强都是二十四岁,小明大学毕业,找了施工单位工作,有固定工资和五险一金,小强在老家结了婚,两人都没有工作,双双去了工地打工。
5、小明天天很充实,白天跑工地,晚上要绘图,月底公司给了奖金,还在公司的小区里按揭了优惠房,小强每天干活很辛苦,风吹日晒,修补楼房的时候能看见白领在屋里吹空调,自己晒得快冒烟了却喝不上一口水。
6、那年,小明与小强都是二十八岁,小明过了中级职称,单位的大姐给他介绍了对象,在附近公司上班,工资和小明相差无几,小强心想年底发了工钱回老家盖楼,结果年底的时间,包工头卷了钱跑了。
7、城里要修高架桥,小明工资涨了一倍,每月还完房贷还能剩三千多,女朋友涨了工资,俩人准备结婚了,小强从工地回了家,没活干只好回去种地养猪。
8、那年,小明与小强都是三十一岁,小明媳妇打来电话说,孩子上了附近的小学,成绩很好。小强媳妇打电话说,准备把猪卖了交孩子的学费,可是听说村里的小学办的很差。
9、小明听了妻子的话,心里很高兴,公司派他去国外进修,他给孩子发来很多图片,想让孩子开阔一下眼界。小强刚联系了买主,突然就来了猪流感,搭上的钱全赔了。
10、那年,小明与小强都是三十五岁,市政决定修立交桥,全面建设城市交通设施,小明成了技术总顾问,说好年底有分红,还奖了一辆车。小强的猪赔了钱,地里的粮食有限,只好抛下孩子再去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儿童,不上学了。
11、那年,小明与小强都是五十岁了,小明成了高级工程师,趁休假经常和妻子出去旅游,孩子出国留学了,小强还在工地做泥瓦工,孩子因为没人管,成了村里的混混,不务正业。
12、那年,小明与小强都是六十岁,小明退休摆酒席,单位来了好多人,每月退休金八千多,还有医疗保险,定期老干部出去疗养,小强从工地干不动了,回了老家,孩子又跟着包工头出去打工了。
13、小明病了一场,去了医院花了不少钱,还好公司都给报了,从此每天早上和老伴锻炼身体,还去老年大学参加活动,身体越来越好了,小强也病了一场,还没治好因为高额的医药费,就出院回家了,落了个病根。
14、因为每天都锻炼身体,小明没事还去公司做一下技术指导,很受人尊敬,孩子回国后找了个很好的工作,小强因为病没治好,又复发了,没钱再去医院,拖延不治弃世了。
《小明和小强》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星期天,小明和小强一起在楼下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小明说:“我要当警察。”“不行,我要当警察。”小强反驳道。“凭什么?”小明不服气地说。“就凭我比你小,你必须让着我。”小强说。他俩就因为这件事发生了争执,互不相让,最后竟然打起来了。
小明因为打不过小强,拖着伤,哭哭啼啼地跑回家向爸爸告状。爸爸顿时火冒三丈地说:“走,我带你去评评理。”
小明和爸爸来到了楼下,这时,小强也带着爸爸来到了这里。
一碰面,小明的爸爸就生气地问:“你儿子为什么打我儿子?”“明明是你儿子打我儿子的。”小强的爸爸红着脸反驳道。小明的爸爸说:“我儿子只是想和你儿子玩游戏。他想当一次警察,你就没有教过你儿子要谦让一点吗?”小强的爸爸说:“我……”
最后,他们两个大人居然大打出手。小明和小强站在一旁,看着自己的爸爸打架,面面相觑,也不知道怎样去劝阻,就站在旁边观战……爸爸们却没有停歇的迹象。小明和小强因为无聊至极,居然玩起了象棋。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你和别人发生了矛盾,没必要争执,而是要互相谦让,要学会宽容,否则受伤害的人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