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齿相依下一句是什么 唇齿相依出处
1、唇齿相依下一句是不离不弃。
2、唇齿相依,汉语成语,意思是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出自《三国志魏书鲍勋传》。
3、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
4、译文:三国时期,魏文帝想攻打吴国,御史中丞鲍勋面谏魏文帝说“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文帝不但不考虑有益的意见,反而十分愤怒地贬他为治书执法官。
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
唇亡齿寒(chúnwángchǐhán)
【解释】亡:失去。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假:借复:再次表:外围
【出处】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示例】清·梁启超《论支那独立之实力与日本东方政策》:“诚所谓自撤藩篱,招~之戚而已。
【近义词】唇齿相依、息息相关休戚相关
【反义词】隔岸观火、素昧平生
【灯谜】口无遮挡
【故事】春秋时期,晋国为攻打虢国,晋王采纳大将荀息的建议,送晋王的玉石与宝马给虞王,向虞国借道攻虢。虞王不接受宫之奇邻国之间就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的观点,允许晋国借道攻虢,结果晋灭虢后三年就消灭虞国,夺回宝物。[编辑本段]故事齐国的西北边界是晋国,晋国的南面有两个小国家,一个叫虞(今山西省平陆县东北),一个叫虢(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南)。这两个国家山水唇亡齿寒相连,他们的祖先又都姓姬,所以相处得十分和睦。可是虢国的国君不自量力,经常到晋国边界闹事,侵犯晋国。晋献公老想发兵讨伐虢国,总没找到机会。有一天,他问大夫荀息:“现在可以讨伐虢国吗?”荀息说:“不行,现在虞虢两国关系很好,要是攻打虢国,虞国一定来援助。咱们一个对付他们两个,我看恐怕不能取胜。”献公说:“照你这么说,只好眼看着虢国欺负咱们了?”荀息说:“虢公喜欢玩乐,我们送些美女去,让他尽情享受,不理政事,我们就可以乘机去攻打了。”献公依计而行。虢公见了晋国送的美女,果然什么什么都不干了,整日花天酒地,吃喝玩乐。晋献公又问荀息:“现在可以攻打虢国了吧?”荀息说:“可以。不过咱们要是去攻打虢国,最好不要虞国来援救它。您可以给虞公送一份厚礼,向他借条路去讨伐虢国。这样一来,虢国就会猜疑虞国,虞国也就不会帮助虢国了。”献公说:“我们刚刚给虢公送去美女,现在又说去讨伐他,虞公怎么肯信呢?”荀息说:“这容易,您派一些人去虢国北部边界闹事,虢国一定要来责备咱们,咱们来个不认账,不就找到讨伐虢国的理由了吗?”晋献公就照荀息出的主意办。虢国守边的官吏果然派人来质问。晋献公看到第一步成功了,就派大夫荀息出事虞国。
荀息见了虞公,先送上一双名贵的玉璧和一匹千里马。虞公是个贪心很重的人,见了礼物,眉开眼笑。手里玩着玉璧,眼睛盯着千里马,唯恐荀息再要回去。他问荀息:“这些东西是贵国的国宝,天下无双,怎么会舍得送给我呀?贵国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吧?”荀息说:“敝国国晋国君一向仰慕您的大名,很想和您结交,这点薄礼只是表示一点心意。顺便有点小事求您帮个忙。虢人多次侵犯我么的边界,我们打算惩罚他们,贵国可不可以借一条道,让我们过去?如果侥幸打赢了,所有缴获,都送给您。”宫之奇说:“虢虞两国好比嘴唇和牙齿,俗话说‘唇亡齿寒’。如果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受冻。虢国灭了咱们虞国还能够生存吗?”虞公说:“晋国连这么贵重的宝贝都送给我了,咱们连条道路都舍不得借给他,未免太说不过去了。而且晋国比虢国强大十倍,就算失去了虢国,交上了一个强大的晋国做朋友,这还不上算吗?”宫之奇还想劝他几句,被大夫百里奚止住了。退朝以后,宫之奇问百里奚:“您不帮我说几句,怎么反而劝阻我呢?”百里奚说:“咳!给糊涂人出主意,好比把珍珠扔在道路上。反正国君是不会听的,再劝下去,说不定您还会有生命危险哪”宫之奇料到虞国一定要灭亡,就带着全家老小悄悄地跑了。
周惠王十九年(公元前658年)晋献公大将里克和荀息去讨伐虢国,当晋国的兵车晋国虞国的时候,虞公对荀息说:“为了报答贵国,我情愿率兵助战。”荀息说;“您与其派兵助战,不如将下阳关下阳关献给我们.”虞公莫名其妙地说:“下阳是虢国的土地,我哪有权献给你呢?”荀息说:“我听说虢公正和犬戎交战,胜负未定,您假装去助战,他们一定会放您进去。您把兵车都装上我们的晋兵,只要他们一开城门,下阳关不就是我们的了吗?”虞公言听计从,果然帮助晋军拿下了下阳关。晋军又乘胜前进,在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灭了虢国。里克将俘获的歌女和抢来的财宝分了一些给虞公,虞公更高兴了。里克把大军驻扎在虞国都城外,说休息几天再回去。
一天,忽然守门的人跑来报告:“晋侯来了,正在城外。”虞公急忙备车,到城外欢迎。晋侯约虞公到箕山打猎,虞公为了显示自己的排场,将城中的兵马全部调出,跟自己去打猎。正玩得高兴,百里奚气喘吁吁地跑来说:“听说城里出事了。您赶快回去吧。”虞公刚到城边,只见城楼上一员大将,威风凛凛,朝虞公喊道:“您好啊!前次蒙您借给我们一条路,这次又蒙您借给我们一个国家,谢谢您了!”虞公大怒,便想攻城。不料城头上箭如雨下。又听人喊:“晋侯大军到了。”这时候,虞公如梦初醒,悔恨交加,回头看到百里奚还跟着自己,便说:“当初您怎么也不劝劝我呢?”百里奚说:“您连宫之奇的话都听不进去,还能听我的吗?”
正说着,晋献公到了,他笑嘻嘻地对虞公说:“我这次来,就是为了取回我的玉璧和千里马!不过我也不能忘记您借道给我的好意,另外送给您一匹马和玉璧吧。”愚昧而贪婪的虞公就这样吧国家断送了,自己也当了晋国的俘虏。唇亡齿寒,含有多么深刻的教训啊。
唇齿相依,不离不弃。携手一生, 下句是什么
下一句:永不分离。
原句:唇齿相依,不离不弃。携手一生,永不分离。
释义:要像嘴唇和牙齿一样永远陪伴在一起,不离开对方,不遗弃对方,一辈子手拉着手,永远不分开,风雨同舟。
出自:传统结婚誓词
扩展资料:
国外婚姻誓词:
在教堂的赞美诗中能找到普通的婚礼仪式,因此,若自己进行婚礼仪式的话,其程序是有参照源的,教堂的主祭、主教或牧师都能回答你提出的如何问题。源自于16世纪英国教堂的祈祷圣经大典,也是唯一的新教结婚仪式版本。
开始词
司仪神父面对新婚人和祝贺者,新娘在他的右侧,新郎在左侧,
宣读:
主啊,我们来到你的面前,目睹祝福这对进入神圣婚姻殿堂的男女。照主旨意,二人合为一体,恭行婚礼终身偕老,地久天长,从此共喜走天路,互爱,互助,互教,互信;天父赐福盈门,使夫妇均沾洪恩,圣灵感化,敬爱救主,一生一世主前颂扬。
在婚约即将缔成时,若有任何阻碍他们结合的事实,请马上提出,或永远保持缄默。
司仪神父接着说:我命令你们在主的面前,坦白任何阻碍你们结合的理由。
神父对新娘说:(新娘名),你是否愿意这个男子成为你的丈夫与他缔结婚约?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爱他,照顾他,尊重他,接纳他,永远对他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
新娘回答:我愿意。
神父又问新郎:(新郎名),你是否愿意这个女人成为你的妻子与她缔结婚约?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或任何其他理由,都爱她,照顾她,尊重她,接纳她,永远对她忠贞不渝直至生命尽头?
新郎回答:我愿意。
神父对众人说:你们是否都愿意为他们的结婚誓言做证?
众人答:愿意。
新郎面对新娘拉起她的右手,说:我以上帝的名义,郑重发誓:接受你成为我的妻子,从今日起,不论祸福,贵贱,疾病还是健康,都爱你,珍视你,直至死亡。
他们放下手。然后新娘举起新郎的手:我以上帝的名义,郑重发誓:接受你成为我的丈夫,从今日起,不论祸福,贵贱,疾病还是健康,都爱你,珍视你,直至死亡。
他们放下手。祝福与交换婚戒
神甫对戒指企求主赐福:
主啊,戒指将代表他们发出的誓言的约束。
众人:阿门。
新郎将戒指带在新娘的左手无名指上,并说:
我给你这枚代表爱的象征的戒指,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给你我的一切。
然后神甫拉起新娘和新郎的右手,说:
新娘新郎互相发誓毕接受了戒指。我以圣父圣子圣灵的名义宣布你们结为夫妇。上帝将你们结合在一起,任何人不得拆散。
众人:阿门。
结束祈祷
神父示意众人站起:让我们站起身来一同引用救世主的话来祈祷。
神父示意众人坐下,新人跪下,仪式继续,众人长赞歌。
神父祝福新人道:
圣父圣子圣灵在上,保佑你们,祝福你们,赐予你们洪恩;你们将生死与共,阿门。我主洪恩与你们同在。新娘与新郎站起身来面对面。
神父说:
(新娘名),(新郎名),我已见证你们互相发誓爱对方,我感到万分喜悦向在坐各位宣布你们为夫妇,现在新郎可以吻新娘了。
夫妇亲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