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手抄报上可以写什么字
清明节气点,斗指丁;太阳黄经为15°;于公历4月04-06日交节。《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文中的“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清明”的含义,通常认为是指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我国古人根据对大自然的观察,将清明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
“桐始华”,指此时桐树开始开花。“田鼠化为鴽”,指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喜爱阳气的鴽鸟开始出来活动。田鼠为至阴之物,鴽鸟为至阳之物。田鼠化为鴽,意指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虹始见”,指虹为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见。
清明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三花一开,春满枝头,春意盎然,绿意萌动。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这里记述的“清明节”,就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清明时节是一年养生的重要时期,机体生长在于春季,吐纳调息法有益于人体阳气。建议穿比较宽松的衣服到空气清新的地方进行锻炼。
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
清明节手抄报写什么字
【通俗文案类】
1、我们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用鲜血换来的,勿忘国耻,勿忘故人。
2、人死不能复生,丧葬亦可适度,生活节约光荣,浪费最是可耻。还有多少同胞,生活还不富裕,同志仍须努力。
3、天人永隔,却不是最遥远的距离,逝去的故人在心里住着。
4、花木芳香,草长莺飞,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的感觉。
5、清明时节雨纷纷,怀念先人正时分,文明风俗吹遍遍,海葬树葬为千秋。
6、清明里总有一些花开,这些意象世界里清醇而多愁的花儿,一睁开眼睛和关闭视野都要流泪,也许这雨正是我无尽的伤悲的一场宣泄,宣泄后,一切都好。
7、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却冲不淡我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当年他们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如今已鲜花朵朵,绿树成荫,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更要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8、清明节是一个悼念的日子,清明雨纷纭,淅沥不停,那是天在哭,那是每一个人怀念眼泪,走近烈士纪念碑,我们仰望看到的不是一个普一般通的一片气象,月夜下,好像看到峥嵘岁月中的一个豪杰身影。
9、又是一年清明时,霏霏细雨,点点愁思,几多离人泪!远在天堂的亲人朋友,可好?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一份对已故亲友的思念,虽然已是天各一方,但这份念想却始终将我们牢牢的连在一起。让我们写下这份牵挂,微递到天堂。
10、清明时节雨纷纷,扫墓祭祖思故人。英容笑貌永铭记,叮嘱教诲难忘怀。先人栽树后人荫,忆古思今励后人,如今美好新生活,共享欢乐共珍惜。
清明节手抄报字体内容
清明节手抄报的内容如下:
一、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
二、清明节来历
(1)古时,清明节前一两天有个“寒食节”。唐代诗人王维《寒食城东即事》中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上巳是清明节后传统的“三月三”,又称上巳节、踏青节。寒食节、清明节、上巳节三个节时间上非常接近,所以王维诗题中作“寒食”,诗句中又写到“清明兼上日”,三个节日并在一起,互作参合。
(2)传统意义上集寒食节与“三月三”等节日于一身的清明,于是就有了双重主题:“祭扫”与“踏青”,关注人生的两端“风景”,那就是“追思先人,勿忘生者”。踏青,又叫探春、寻春。从古到今,清明踏青的习俗由来已久。
三、清明节诗词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溪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