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杨虎城简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杨虎城的简介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杨虎城将军陵墓的杨虎城简介
杨虎城,1893年生于陕西蒲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开始了反清抗暴斗争活动,以后投身辛亥革命,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战争,曾坚守西安八个月,抗击十倍于自己的直系军阀的进攻,有力地策应了北阀战争。
“九一八”事变后,杨虎城积极主张抗日,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抵制其法西斯独裁统治,1936年12月,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和张学良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达成共识,共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并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张,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国家、民族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蒋介石背信弃义,于1937年4月迫使杨虎城辞职,6月又迫使其出洋考察。“七七事变”爆发后,杨虎城毅然回国准备参加抗战,回国后即遭到蒋介石的拘捕,长期被囚禁,1949年9月6日,被秘密杀害于重庆松林坡戴笠的会客室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终年56岁。同时被害的还有杨虎城的儿子——杨拯中及不满十岁的女儿——杨拯贵、杨虎城秘书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孩子宋振中、副官阎继明、警卫员张醒民。
《红星照耀中国》杨虎城人物简介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民国陕军将领。刀客出身。24岁自赋诗:“西北山高水又长,男儿岂能老故乡,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自护国起义以来,百战不屈,历经二虎守长安,雪夜奇袭唐生智,在潼关截断西北军后路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终至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陕西省主席,势力遍布于陕甘两省绝大部分地区。后因与中央的矛盾,暗中联络红军,联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抓捕蒋介石而被囚十二年。1949年9月6日,因武装兵变主谋而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被杀,终年五十六岁。
杨虎城的简介
杨虎城
杨虎城,幼名长久,被称为“久娃”,参加革命活动后,自己起名为忠祥,字虎城,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陕西蒲城县孙镇甘北村一户农民家里。父亲杨怀福,母亲孙一莲,以农业为主,家境贫寒。他仅读过两爱国将领杨虎城年私塾,便为人佣工。1908年,父杨怀福被清政府绞杀于西安,使杨更加仇视清廷,他便联络贫苦农民,抗御暴政。1911年,他投身于辛亥革命运动,1917年,参加陕西民主革命早期仅有的一支武装力量——靖国军,后又参加国民军。1924年参加国民党,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先后担任师长、军长、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职。综观其一生,由蒲城起事,反清抗暴,讨袁护法,转战关中,坚守西安,出师北伐,回陕主政,被迫内战,直到呼吁抗战,张杨合作,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同其他许多人一样,经历了曲折、复杂的道路;但他也有不少超过前辈和同时代许多人的地方。他特别伟大处,是1936年12月12日,同张学良将军联合一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抗日,反对内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后,他被迫辞职出国。回国后,过囚禁生活达十二年之久。1949年9月6日,被蒋介石下令杀害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终年五十六岁。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