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参加音乐会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参加音乐会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我参加的音乐会(做作文600字 )
在家居中,经常在收音机,录音机,CD,VCD,电脑,电视里欣赏音乐,那些小乐谱组成的乐曲总象一个个小幽灵,久久的潜入我心底,回旋荡漾,使心灵得到极大的舒展和满足。音乐中那优美的旋律,常缠绕着我的神经,使疲惫紧张的神经,得到极大的放松愉悦。不管到那里,不管何时,苦闷迷茫听一曲音乐,就象听到亲切的乡音,象遇到一位倾诉的知音,立即忘记孤独和烦闷。
我空闲时也到大自然中领略一番景致,但我还是愿到大型音乐会上,体会那宏大壮观的场面。
灯渐渐暗了,只剩几束银光射到台上七位提琴演奏者的身上,他们在灯光的照耀下,如上帝派来为人类传诵福音的天使一般,纯洁神圣……
“西拉西……”一阵快速而急促的旋律一下子吸引住了台下所有人的注意力。侧过头,我看到观众们都在凝神地听着,全场鸦雀无声。
一曲结束,台下响起了一阵清脆的、雷鸣般的掌声。演奏者起身致意后,开始了今晚真正的演奏。慢慢地,我仿佛觉得自己置身于九霄的天空,享受着风雨的滋润,那从天外传来的乐声时而高昂,时而低调;时而热情,时而含蓄;时而激进,时而静止,那声音犹如甘甜怡人的清泉汩汩地流入我的心田。忽然,演奏者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声音如雷鸣般响起,震撼着你的心田,趁琴声又变回零星小雨时,我侧目望了望观众们,他们仍沉醉于刚才的电闪雷鸣中;有的还意犹未尽地听着,有的甚至不由自主地小声哼唱……
又是一曲结束,观众们再也按耐不住内心的敬佩与欢乐,站起来鼓起热烈而富有****,经久不息的掌声……
《小步舞曲》《梦幻曲》《小夜曲》一部部堪称完美的音乐巨作如上帝的声音一般充斥在我们的耳畔,留在我们的心坎里!
音乐会的最后时刻,我们静静地等待最后的结尾曲。聚光灯由红色依次变到紫色,突然,一阵急促的奔跑声,不,那是骏马在无垠的草野上忘情地驰聘;那是呼呼狂刮,充满力量的风;——莫扎特沥尽心血写下的气势磅礴的协奏曲在大厅里奏响,是那样的完美,不可容有任何挑剔,我不得不再次借用上帝的声音来形容……
尾曲结束,伴着如潮水汹涌的掌声,七位主角起身谢幕,献上真挚一礼,灯渐渐暗了,但他们的头顶上却闪耀着动人的光芒。
时至今日,我仍忘不了那场令人难忘的音乐会,忘不了那动人的“上帝之声”。
参加朋友的独奏音乐会的礼仪
衣着整洁,可以配合气氛选一些古典点儿的服装
鲜花最好送符合演奏会内容的
演奏会进行时,将手机关机或静音,尽量不接打电话,发短信之类的;减少来回走动;尽力聆听,专注认真倾听,感受音乐
结束后,送花,拥抱,说一些祝福的语言,表达对其邀请的感谢,如果能说说对演奏的看法就更好了
参加音乐会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事先了解主要曲目
音乐是抽象的听觉艺术,很多人因为听不懂而对它敬而远之。其实,在欣赏之前做些准备工作,高雅艺术未必是高不可攀的。譬如可以事先在网上查找一下曲目的简介,包括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内容概要;喜欢收藏音响的同学可以事先购买相关CD先听为快;当然也可以在现场借阅、浏览节目单的内容介绍等等,这些都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
二、衣着要端庄得体
穿着得体不仅显示个人的素养,也是对演出者的尊重。一般而言,成年男性宜着西装,成年女性宜穿晚礼服。作为学生,听音乐会与参加其它集体活动一样——穿校服比较适合其年龄特征与性格特征。总之,听音乐会的服装要整洁大方、端庄得体,要避免牛仔裤、拖鞋或奇装异服的打扮。
三、提前或准时入场
欣赏音乐会最好能于开演前10到15分钟到场,一来可以放松赶路后的心情,二来可以有充裕的时间阅读乐曲解说。当然,现在不少音乐会会因为少数观众的迟到而专门将第一首曲目安排为小巧玲珑的乐曲,让迟到的听众还能插空档进场,但大多数的音乐厅严格限制迟到者,演出一开始就将大门关上,迟到者只能在外场看闭路电视的直播,直到中场休息方可入内。
四、不随意走动
观众入场后要按票子上的座位号对号入座,不要因为满足好友的连坐或抢占空位子而随处走动,摄像师因为工作需要的话也不可以上舞台或随处走动,机位需固定。观众需要上WC的,尽量要在曲目间隙的时候安静离开,为此,建议观看演出前尽量少喝水。
五、不制造噪音
这里的噪音包括:手机铃声、吃零食的咀嚼声、碰触塑料袋的声音、询问或议论演出内容的讲话声、拍照时按快门的咔嚓声、小孩的哭闹声等。音乐厅为了保证欣赏质量,一般都将信号置于屏蔽状态,观众干脆可以把手机关掉。而私下拍照牵涉到版权问题,因此也是要避免发生的。
六、根据音乐结构与表演情况适时鼓掌
听音乐鼓掌是观众对创演人员的尊敬与喜爱的表现,是作为观众必须有的一个礼节。一般独立的乐曲于演出结束后拍手并无不妥,但要是奏鸣曲,交响乐,组曲等套曲体裁,中间有乐章之间的停顿,观众也热情鼓掌就有失礼貌了,因为这停顿的乐章之间仍具有关联性,拍手声会破坏乐曲的气氛与演奏者的心情,更会影响到乐曲结构的整体性。所以现在全世界的音乐会都有相同的默契,即于整首交响乐或整组乐曲全部演奏完毕时,才一起鼓掌。甚至有些乐团指挥,为了不希望观众拍手,会在乐章之间的停顿之时,故意保持手势高举的动作。在这里,提供大家一个小诀窍,若对何时拍手没有把握,建议你不妨察言观色,等别人先拍手再跟着拍,就不会出错了!
七、散场时有序退场
一场音乐会除了上半场的第2首曲目通常是颇具份量的外,主要曲目通常安排在中场休息之后的第一首或整场音乐会的压轴曲,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听众于上半场结束后便离去。所以关于退场的问题,第一是要等音乐会全部结束时才退场,一来可以听到音乐会的精华,二来表示对演员的尊重;第二是结束时要有序退场,避免哄抢过道、踩踏人群,使结束时的气氛与欣赏音乐会的气氛互相合拍。
关于参加音乐会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