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妇女节的来历是什么
今天,我们都知道三八是妇女节。然而,事实证明,经过100多年的斗争,妇女节在1975年被联合国指定为国际妇女节。
简单回顾一下妇女节的由来。1857年3月8日,美国纽约服装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工资;1909年3月8日,芝加哥女工团体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男女权利平等,每年3月8日,世界各地都有争取妇女权益的示威游行。1910年,德国妇女运动领袖克拉拉·泽特金(ClaraZetkin)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国际妇女大会,提出将3月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直到1975年,联合国才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了普通女性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从此,3月8日成了全世界劳动妇女争取和平、争取妇女儿童权利、争取妇女解放的节日。
早在1924年,中国就开始庆祝三八妇女节。当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妇女部部长何香凝在广州举行的国民党会议上提出“妇女在法律、经济、教育上一律平等”的建议,成为三八妇女节在中国扎根的契机。共产党上台后,官方媒体《人民日报》确认了“3·8”国际妇女节和“新中国女性”的形象。可惜共产党只是把妇女节作为宣传政治思想的手段,并没有真正重视妇女权益。正如《人民日报》在1960年妇女节发表的那样,“全国妇女必须树立远大志向,努力成为红色、勤劳、熟练、节俭的社会主义劳动妇女,为完成和超额完成1960年国家建设计划和社会主义高速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关于妇女节起源的轶事
建立国际妇女节的想法最早诞生于20世纪初,当时西方国家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经济扩张阶段。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工资导致了各种抗议和罢工。1857年3月8日,纽约的服装和纺织女工走上街头,抗议恶劣的工作条件和低工资。游行者被警察包围并驱散。两年后的3月,这些妇女组织了第一个工会。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几乎每年的3月8日都有类似的抗议活动。最引人注目的是,1908年3月8日,15000名妇女在纽约游行,要求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劳动报酬和投票权,并禁止使用童工。他们的口号是“面包和玫瑰”,面包象征着经济安全,玫瑰象征着更好的生活质量。
1909年3月8日,芝加哥女工团体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男女权利平等。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上,决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将每年的3月8日定为妇女节。也称为国际妇女节。
1910年8月,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来自17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上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反对帝国主义扩张,备战,维护世界和平;同时,还讨论了保护妇女儿童权利、争取八小时工作制和妇女选举权等问题。领导会议的德国著名社会主义革命和杰出共产主义战士克拉拉·蔡特金,提出把每年的3月8日作为全世界妇女的斗争日,得到与会者的一致支持。从此,“三八”妇女节成为世界妇女争取权利和解放的节日。
“三八妇女节”的来历是什么
中国三八妇女节的来历如下:
在1924年,中国就开始庆祝三八妇女节。当时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妇女部部长何香凝在广州举行的国民党会议上提出“妇女在法律、经济、教育上一律平等”的建议,成为三八妇女节在中国扎根的契机。
1909年3月8日,芝加哥女工团体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男女权利平等。次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上,决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将每年的3月8日定为妇女节。也称为国际妇女节。
三八妇女节的来历是什么
三八妇女节起源于20世纪初发生过的一系列妇女运动,主要包括: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人为了得到应有的权益和平等对待,联合众多青年男女在大街上游行示威,最后取得了胜利,这是第1场由劳动妇女举行的群众斗争。之后在1911年3月19日,丹麦,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也发生了妇女游行活动。1917年3月8日,俄国妇女为了得到面包与和平,聚集了9万多人参加罢工活动,每一次妇女维权活动,共同促成了38妇女节诞生。
一、三八妇女节产生了哪些影响?
文化上让妇女得到了思想解放,妇女不再像往常一样任劳任怨,拿着最少的工资,做着最多的事情,懂得要求同工同酬,从一定意义上实现了男女平等。在政治上,不论哪个国家的女性,就算存在着语言文化差异,作为妇女也有权利参与政治和经济活动。三八妇女节的诞生,让每个国家的女性重见光明,这是人类进步的又一大里程碑。
二、我国女性对待三八妇女节是怎样的态度?
可能很多女性并不知道三八妇女节的由来,所以在过这个节日时无痛无痒,有时候甚至讨厌别人叫自己三八,非要把三八节叫成女神节,总认为别人叫自己三八是在讽刺自己。
国家为了让女性记住这个节日,在三八妇女节时,大部分公司会让女性休息半天,这是对女性的一种尊重,也是一种福利,希望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不要对三八这个词语有所抵触。这个节日是几千万女性经过几年的努力才争取而来,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还有5天节日就要来临,在这里提前预祝所有女性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