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事变是什么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
卢沟桥位于北京城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京通往各地的咽喉要道。从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几乎每天都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桥头的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当晚8点钟,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
七七事变的整个过程清楚地表明,它是日本政府、财阀、政党的共同意志,绝不是什么日本少数军人牵着军部、政府的鼻子走。它是日本大陆政策的必然发展和有计划有准备的行动,是日本长期以来侵华野心的最终全面实施,也绝不是什么偶然事件。
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也标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即全国抗战的开始。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
扩展资料:
事变发生后,在全中国激起强烈反响,第二天和23日,中国共产党两次发表宣言,指出“华北危急!平津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放弃任何妥协立即实行抗战,并致电宋哲元和蒋介石要求共同抗日。
南京国民政府则在幻想“和平”解决的同时,作好了抗战准备,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表示抗战的“最后关头”已经到来,全面战争一旦爆发,则“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进行全国抗战。
日本政府则借机扩大战争。由于在华北兵力不足,遂施展和平谈判的烟幕弹,一面加紧侵华准备。7月11日,日本政府发表《派兵华北的声明》,反诬中国第29军挑起七七事变,在国内进行战争动员,增兵华北。
7月12日,新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抵天津后,立即决定“一举歼灭中国第29军”。7月25日,日军占领廊坊,切断平津间铁路交通。26日下午,日军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谍,要求其于28日前全部撤出平津地区。同日,日军一部强行闯入广安门,中国守军与之发生战斗。
日军发出最后通牒后,29军意识到日本侵略已势不可免,遂抛弃和平幻想,准备抗战,于27日发出“自卫守土”通电。28日,日军对29军发动总攻。在劣势情况下,29军将士仍然进行了激烈的抗击。
在南苑,29军与进攻之敌展开惨烈战斗,副军长佟麟阁、第132师师长赵登禹壮烈殉国。在北苑、丰台、卢沟桥和廊坊等地,均与敌展开激战然终不守。29军撤离北平。30日,北平陷落。在天津,29军主动出击,给敌以重大打击,北平日军回师增援,29军经激战,于30日撤离天津。天津陷落。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七七事变
77事变是指什么
77事变是指中国与日本于1937年7月7日发生在河北省宛平县卢沟桥的一起军事冲突,为第二次中日战争(八年抗战)全面爆发的起点。当天,日军以“寻找失踪士兵”为借口,要求进入卢沟桥东的宛平城,在遭拒绝后发起进攻的事变。
1937年7月9日,冀察政务委员会与日军议定停战办法:一、双方立即停止军事行动;二、双方部队撤回原防;三、芦沟桥由河北保安队石友三部驻守。
7月9日凌晨2时,日本驻华大使馆北平陆军助理副官今井武夫与秦德纯达成口头停战协议,各自立即停止射击,双方军队撤回原防。但日军并未撤兵,并于傍晚炮轰宛平城。驻守在宛平卢沟桥附近的宋哲元29路军冯治安部的士兵严阵以待。
七七事变是什么意思
七七事变是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为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夜间日本军队以有己方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县城调查。
遭到中华民国拒绝后,日本军队于7月8日凌晨向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华民国国军抵抗。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仅余4人生还,余者全部壮烈牺牲。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开始的标志,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7月,天津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