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妙玉(《红楼梦》妙玉是谁)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040

大家好,关于红楼梦妙玉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红楼梦》妙玉是谁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红楼梦》妙玉是谁

红楼梦妙玉(《红楼梦》妙玉是谁)

小尼姑。

妙玉的身份,在《红楼梦》中一直都显得扑朔迷离。明明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尼姑,却被王夫人下了帖子,派了车轿,以极其隆重的方式,接到了贾府;明明在贾府寄人篱下,却高傲的连贾母、贾宝玉都不放在眼里,张口就说贾府所有的珍贵之物,比不上自己的一个绿玉斗。

贾府之中,也几乎无人敢惹妙玉,就连少奶奶李纨看中了栊翠庵的梅花,也不敢上门去讨要,贾宝玉也费了好大功夫,才要回来一枝。

人物赏析:

妙玉天赋聪慧,资质不凡。她茶艺精湛,与贾府四春的琴棋书画并称绝艺;她续写的中秋诗,湘云、黛玉赞曰:“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求远,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

她对栊翠庵花木的打理得到了贾母的肯定。这些描写展现了一个美丽聪明、多才多艺的才女形象,因此得到了“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赞誉。

红楼梦中的妙玉是何来历

关于妙玉身世,书中所述,玄而又玄。读者所能看到的,只有两处,寥寥数语,且又都是微芥人物随口带出。一是在第十八回,贾府为迎接元妃省亲建造省亲别院的诸事即毕,林之孝家的来回说,“外有一个带发修行的,本是苏州人氏,祖上也是读书仕宦之家,因生了这位姑娘多病,只好入了空门,带发修行云云。”从林之孝家的口中,我们只获取了两个极平常的信息,一是妙玉家世,苏州人氏,仕宦之家;二是妙玉现况,带发修行,去岁随师父入都,在此静居。第二处是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由邢岫烟口中说出,岫烟的一席话,除斥嘲妙玉不合时宜,秉性孤怪外,又补出妙玉在蟠香寺修炼一段。除此再无关于妙玉身世的交待,真是简之又简,平之又平。

但大凡读过《红楼梦》的人,仅凭感觉也会想到,妙玉身世,远不止此。那么妙玉的身份到底若何?

从全书看,妙玉用度在贾家之上;妙玉行事,在贾府是居高临下,连贾母也在她之下。凡此种种,可以推测,妙玉绝非一官宦之家可解释,试问贾府以皇家外戚之位,还有哪一个官宦家族可盖?只有一种情况可以解释,就是妙玉乃金枝玉叶,有皇家身份。既如此,为何又以修行之身隐居蟠香寺十年余,后又迁居贾府继续隐居?难道也和秦可卿一样,与废太子有着密切关系?确实如此。而且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测,妙玉的原型才是废太子的女儿,是真公主,秦可卿是假公主,是妙玉的贴身丫鬟,作了妙玉的替身,隐居贾府,关键时刻代妙玉赴死。

这确实是一个大胆的推测,但这种推测一形成,关于妙玉的种种疑惑就豁然洞开,一下子明朗起来。原来只可以断定妙玉与皇家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但到底是什么关系?曹公已经设计了一个秦可卿,不可能再以同样的笔法让另一位公主也去贾府避难,且若果妙玉与秦可卿是两个完全独立、毫不相干的人的话,那就与贾家失去了关系,这个人物就是孤立的,这在《红楼梦》千丝万缕的人物关系网中,是不可能的。我们也可以设想妙玉与秦可卿都是废太子的女儿,两人是姐妹关系。既如此,为什么妙玉早不进贾府晚不进贾府,在蟠香寺一待就是十年多,直等到可卿死后才进贾府?细思细量,这显然是贾家与“坏了事的义忠五老千岁”等一党用的障眼法,等他们一直盯着的“公主”死了,才使个法子使真公主进府。

书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就是林之孝家的在汇报妙玉身世征求王夫人意见时,有一句“因生了这位姑娘自小多病,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这句话的前一句“自小多病”实际是虚话,但由这句话却引出了一句非常重要的话,“买了许多替身儿”。曹公为什么要让林之孝家的说这一句话?他是在告诉我们,妙玉是有替身的,且光有替身还不行,既有替身,真身兴能隐匿,所有才亲自入了空门。这就是林之孝家的说的,“到底这位姑娘亲自入了空门,方才好了。”这一句“方才好了”,实际上是说,这才瞒得住。

当然,秦可卿这个替身也不是随随便便找的,她必须熟知妙玉的言行举止,了解皇家仪止规范,方能替的像。林之孝家的说,“买了许多替身儿皆不中用”,说明在秦可卿之前还有其他替身,但都不像妙玉,均被识破,最后不得已才选了秦可卿。之所以最后选中秦可卿,一是秦可卿与妙玉关系相当密切,彼此比较熟悉,基本条件符合;二是妙玉非常喜欢秦可卿,不到万不得已,还是舍不得让秦可卿去做这个替身,毕竟这是九死一生的事,秦可卿的死也证实了这一点。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秦可卿与妙玉长得很像。第五回中宝玉被警幻仙子引至一香闺绣阁中,见有一位女子在内,“其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黛玉。”这女子自然是秦可卿无疑,但为什么说她既像宝钗,又像黛玉?我们知道,宝钗和黛玉的容貌差别还是很大的,一个玉肌丰润,一个娇弱瘦削,若像宝钗,就不可能像黛玉,若像黛玉,则必异于宝钗。曹公却非让秦可卿既像黛玉又像宝钗,其用意不在像谁,而只在一个“像”字,是说秦可卿很像。像谁呢?像自己替的那个人,也就是妙玉。综上所述,秦可卿是极得妙玉喜爱的一个贴身丫头无疑,且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若此,我们是否可以将“可卿”解为“可擎”,也就是可托呢?

《红楼梦》妙玉的主要情节是什么

一天,妙玉访惜春,二人下棋。宝玉观棋,妙玉心动面红。棋罢,邀宝玉同行。闻黛玉抚琴作变徵之声,君弦崩断,妙玉讶然失色。回去后梦魇,请医吃药,养了几日,才渐渐好转。

宝玉失玉,岫烟请妙玉扶乩,有“青埂峰下倚古松”之语。抄家后,贾母病危,妙玉前来探望,与岫烟、惜春叙旧。贾母出殡当晚,妙玉出园,到惜春房里坐谈、下棋,被入室打劫的贼寇盯上。次日夜间,妙玉遭劫,照应“无瑕白玉遭泥陷”。

宝玉听说,甚不放心,每日长吁短叹,照应“王孙公子叹无缘”。过了些时日,贾府传闻贼寇抢了妙玉下海,妙玉不依,被贼寇杀害了。妙玉遭劫直至遇害的结局,预先显现在她的梦魇里。

人物介绍:

妙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苏州人氏,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居士。她原是仕宦人家的小姐,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贾府建造大观园,妙玉入住栊翠庵。她在贾母、王夫人面前从容自若,不卑不亢。

在大观园的日子里,她与贾宝玉、黛玉、宝钗、湘云、贾惜春、邢岫烟结下友谊;她美丽聪颖,心性高洁,却遭人嫉恨,举世难容;她是佛家弟子,文学上却大爱庄子,感情上又尘缘未了,不洁不空;她才华馥郁,品位高雅,栊翠庵品茶,刻画她茶艺精湛,中秋夜联诗,塑造她为“红楼诗仙”。

宝玉丢失通灵宝玉,岫烟请妙玉扶乩。贾母病危,妙玉不请自来,探望病情。贾母出殡次日,妙玉被贼人掳走,宝玉悲伤叹惋。再后来,贾府传闻她在海边遇害。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