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笑话 经典版,民间笑话经典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3020

民间故事笑话

民间故事通常是口耳相传、代代传承、逐步增添而成的,代表一个民族真正的文化背景、民风特色和价值观。那你知道民间故事笑话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民间故事笑话,欢迎大家阅读。

民间笑话 经典版,民间笑话经典版

民间故事笑话:父教子

有个老头带着儿子去赶集。儿子在人堆里拾了一块银子,便大声喊:“哎,这是谁的银子啊?”旁边一个人说:“是我丢的,谢谢你呀。”把银子拿走了。

老头责怪儿子道:“傻呀。以后你再拾到东西,不能乱喊!要悄悄地,谁也不要告诉,连我也不要说。回到家里了,再交给我。”儿子答应说:“记住了。”

又一天,父子俩去耕田,老头在前面拉着牛走,儿子跟在后面。忽然,儿子看见牛绳掉在了地上,他便拾了起来,缠在了腰里,还用上衣盖住。到了田里,老头发现牛绳不见了,便问儿子:“你在后面,看见牛绳了吗?”儿子说:“没看见。”老头没办法套牛耕田,只好回家。一到家里,儿子就把绳子拿了出来,说:“看,我捡到一根牛绳。”

老头十分生气,责怪儿子:“你在田里为啥不说?”儿子回答:“你不是让我在外面拾到东西不要说吗?还说,回到家再交给你。”

民间故事笑话:傻女婿拜寿

那一年,傻女婿的丈母娘要过六十大寿了,准备好好地操办操办。傻女婿的媳妇正收拾东西,打算去多住几天,傻女婿跟媳妇说:“我也想去凑个热闹呢。”

媳妇生气了,说:“你还嫌给我丢的人少啊?别想再去给我现眼败兴了!”傻女婿听了,就讨好地说:

“还是让我去吧,不论啥事都按你的话去办还不行吗?”

“那好,”媳妇说,“我说的能办到,你就去,办不到,你就不能去。”“能办到,能办到!你说。”

“要去,衣裳要穿得挺挺的,礼物要背得重重的,你那驴头要刮得净净的。”说完,媳妇就气呼呼地前头走了。

第二天,一大早傻女婿就起来了,赶忙按媳妇说的话准备。先穿衣裳,看看这件不挺,看看那件也不挺,忽然,看见炕上的席子,他觉得这东西又硬又挺,就把席子扯了下来,拿铁锹在中间剁了个洞,套到身上一试,真的挺起来了。再准备礼物,啥重呢?

试试这个不重,掂掂那嫌轻,后来看到院子里有块石头,抱起来一掂,还真是重重的,就用口袋装起来放到了一边。最后一样他觉得很便当,拿了把刀,到圈里把驴宰倒了,割下驴头,用火燎得光光的。于是,傻女婿穿上席子,背上石头,提着驴头高高兴兴拜寿去了。

民间故事笑话:念叨

张三和李四合伙跑生意、做买卖。一天走到半路上,张三忽然接连打了几个喷嚏。李四问:

“你咋回事?咋老打喷嚏?”

张三开玩笑地说:“这是我老婆念叨我哩!”

李四听了心里很不高兴,心想:人家出来,老婆老牵挂着,我那老婆根本不心疼我,念都不念叨一下,所以,我连个喷嚏也不打。李四回到家里对老婆就骂骂咧咧的,老婆有些莫明其妙,问他:

“咋了吗?这次回来怎么这么不高兴?”

李四说:“我能高兴吗?人家离开家出门儿,总常打个喷嚏,那是人家老婆念叨着呢。我就从来没打喷嚏!你说让我怎么想?”

他老婆一听就笑了,说:

“好了,好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呀!明儿你走,我一定整天想着你,念叨着你,还不行吗?”

晚上,等李四睡着了,他老婆把他的手绢偷了出来,在那上面沾了好多辣椒水,放到一旁晾干。第二天,又找机会把手绢放到了丈夫衣服口袋里。

李四又出门跑买卖去了,这回是和张三一起拉着车子贩盐。这一天中午,他俩走到一个山的陡坡上,李四热得满头大汗,就拿出手绢来擦,边擦边走。他接连打了几个喷嚏,心里挺高兴:这是老婆念叨我了。

他心里越高兴,走得就越快;走得越快,就越要用手绢擦汗;越擦汗就越打喷嚏,结果打着打着,脚步乱了,冷不防被脚下的石头一绊,绊倒了,连车子带盐翻到了沟里。

李四气得很,爬起来,边打喷嚏边骂老婆:

叫你念叨你不念,

走到陡坡你偏念,

念念叨叨没个完,

翻了车子撒了盐。

猜你感兴趣:

1.经典民间笑话故事

2.古代笑话故事大全精选

3.最经典的笑话故事

4.笑话故事大全段子

古代民间笑话有哪些

古代民间笑话很多,现举几例:

1.狗吃书画。

明末清初,浙江兰溪壁峰有个聪明人,叫毕矮,常与财主作对。一天大富翁周道胜正在茶店说毕矮的坏话,恰巧毕矮路过,就走进去,说:“今天我遇到一件怪事。”周道胜忙问:“毕老兄,什么怪事呀?”毕矮说:“我邻居的一只狗,近来专门偷吃书画。今天,邻居把家里收藏的书画都拿出来翻晒,不料全被这狗吃了,主人杀死这狗,剖开它肚子一看,你猜里面是些什么?哈,一肚子的坏画(话)。”茶客明白毕矮在嘲笑周道胜,哈哈大笑起来。

2.“瘟狗有福”

有一天,孙财主准备设宴请客。长工毕矮跟他上街买菜,买了整整一筐鱼肉。回来路上,毕矮见不远处有只黄狗,就故意把筐放低拎着。那黄狗窜过来猛一口叼走了肉。孙财主命毕矮去追。毕矮追了一会空手回来说:“唉,真是瘟狗有福!”孙财主莫名其妙地问:“你说什么?”毕矮说:“喏,我们当长工的,一年到头拼死干活,从没吃过一顿肉,这下正如你东家所说,‘命里注定’,没福气呀。”财主点头道:“对!吃肉有吃肉的福气。我为啥酒肉不断?这是‘命中注定’的!”毕矮笑道:“东家,那死瘟狗把肉叼去,像你一样,嗨嗨,也有吃肉的福气哩。”财主愣了。

3、郑板桥送贼诗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便高声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小偷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送行: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

4、郑板桥吟蟹诗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有一天差役传报,说是知府大人路过潍县,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

接。原来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买官的钱,就足够抬一轿子,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

知府大人来到县衙门后堂,对郑板桥不出城迎接,心中十分不快。在酒宴上,知府越想

越气。恰巧这时差役端上一盘河蟹,知府想:“我何不让他以蟹为题,即席赋诗,如若作不出来,我再当众羞他一羞,也好出出我心中的闷气!于是用筷子一指河蟹说:“此物横行江河,目中无人,久闻郑大人才气过人,何不以此物为题,吟诗一首,以助酒兴?”郑板桥已知其意,略一思忖,吟道: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知府十分尴尬。

搞笑民间笑话

搞笑民间笑话

搞笑民间笑话:一次去朋友家做客,她老公拿了个苹果,啃啊啃,快啃完了以后递给她吃,我看见就忍不住说了一句,你怎么不拿个完整的给你老婆啊?她老公说:我这是把皮啃掉,我老婆不爱吃皮。朋友说了句:下次啃薄点。

“我”在哪里呢

从前,一个衙差押着一个和尚,到夜,宿在一旅馆。

当进晚餐时,和尚用酒灌醉衙差,之后,将衙差头发剃光。和尚自己则逃之夭夭。

次日天亮,衙差从酣醉里醒来,一看,不见了和尚。就急得大叫起来:“可了不得,和尚不见了!”

店主和众旅客都被衙差的叫声引来,围在光着头的衙差周围,指着他,齐声说道:“你不是和尚是谁?”

衙差听后,模了模自己的头,又大声叫喊起来:“和尚还在,‘我’在哪里呢?!”

米田共

一天,三个农家兄弟去大城市打工,当他们站在一座城市的马路上时,发现了一件不寻常的事儿。路上有一堆“米田共”,这时老大说话了:“不对啊,这么繁华的大都市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东东?”于是他就叫老三去看看,老三跑了过去看了看,回来说:“看起来很像耶。”

老大还是不太相信,他又要老二去看看。老二过去看了看又用鼻子闻了闻回来说:“闻起来也像。”老大还是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他自己亲自过去看了看,他走到跟前,看了看,闻了闻,还用舌头舔了舔,回来说:“哇哉,连口感也像啊。”后来他们仨兄弟异口同声的说了一句话:“庆幸啊,庆幸!庆幸我们的`脚没有踩上去啊!”

内涵的和尚讨水喝

一老和尚带小和尚出游,途中觉得口渴,就叫小和尚到一农家讨水喝,农家有个妇人正在洗衣服,就想考考小和尚,妇人说:你要猜对了我这个动作是什么字我就给你打水喝,如何?小和尚同意了,只见妇人拿着搓衣板放在头上,然后双手伸直,双腿分开。小和尚猜是个大字,妇人说是个天字,小和尚没有讨到水,只好回去告诉老和尚。老和尚说他自己去讨水,他走到妇女面前,双手伸直,双腿分开,问妇人是个什么字,妇人猜是大,老和尚笑笑说:是个木字。老和尚成功讨到水。

三老庚吹牛

从前,有姓张、王、李三老庚(老庚:指同年出生的朋友),都爱吹牛。一天,他们三人在一起一边喝茶,一边谈天侃地,到起劲处,不禁又吹起牛来。

张老庚说:“我家里有一面大鼓,初一敲一槌,要一直响到十五!”

王老庚说;“你那不算什么,我家里有一头牛,它站在河的东面,把头伸到河的西面去吃草呢。”

李老庚说:“你们说的都不算什么,我家里有一杆竹,一头长在土里面,另一头直插半天云里,望不到竹梢哩。”

说完后,张问王:“哪有那么大的牛呢?”

王答道:“没有那么大的牛,怎会有如此大的牛皮去蒙你那样大的鼓呢?”

接后,二人齐声问李:“那么高大的竹子我们才不信呢?”

李说:“没有那么高大的竹子,怎么会把如此之大的鼓箍得成功呢?”

会吹牛的三老庚都会心地笑了。

愚蠢一家子

听老辈人讲,好久以前,我们邻村有一段姓人家,夫妇二人,还有一老母,都生性愚笨。

一天,男人挑萝卜到集市上去卖。心想,如有一个伙伴帮忙,那肯定会轻松多了。

卖完萝卜往回走,看到一个人在卖镜子,他拿起镜子对着自己一照,见镜子里有一个与自己完全相同的人,顿时乐坏了,二话没说,立即买了一面,笑呵呵地回家了。

一进门,就对着老婆喊道:“老婆!老婆!你快来看,我今天找来了一个伙伴,以后,干活就会多了一个人帮忙了!”说完,就将镜子递给老婆。

老婆朝镜子里一瞧,一刹那,脸就跌了下来,怒气冲冲地边哭边骂道:“好你个挨千刀杀的,一个老婆都养不活,还要讨两个!”还在地上打起滚来。

老娘在里屋听到外面哭骂声,出来,接过镜子,往里一看,立即指着儿子埋怨起来,说道;“你这个蠢东西,要讨也要找个年轻象样的,怎么弄一个与我一样的老妇人回来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