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全诗翻译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出自唐朝诗人李适之的古诗作品《罢相作》第一二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
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
【注释】
⑴避贤:避位让贤,辞去相位给贤者担任。李适之天宝元年任左相,后遭李林甫算计,失去相位。
⑵乐圣:古人有以清酒为圣人,以浊酒为贤人的说法。此处指爱好喝酒。
⑶且:尚且,还。
⑷衔杯:喝酒。
⑸为问:请问,试问。为,此处表假设。
⑹今朝;今天,现在。
【翻译】
我辞去相位而让给贤者,天天举着酒杯开怀畅饮。请问过去常来我家做客的人,今天有几个来看我。
“衔杯乐圣称避贤”中避贤指什么
乐圣指喝清酒,避贤即指不喝白酒。
清圣、浊贤:东汉未年,曹操主政,下令禁酒。在北宋时期李昉等撰写的《太平御览》引《魏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太祖(曹操)时禁酒而人窃饮之,故难言酒,以白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晋代陈寿在《三国志·徐邈传》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渡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因此,后人就称白酒或浊酒为“贤人”,清酒为“圣人”。唐代季适在《罢相作》中写有“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的诗句。宋代陆游在《溯溪》诗中写有“闲携清圣浊贤酒,重试朝南暮北风”的诗句。
乐圣的诗句乐圣的诗句是什么
乐圣的诗句有:陶然乐圣且衔杯,幽栖乐圣时。
乐圣的诗句有:酒杯时乐圣,乐圣主。注音是:ㄌㄜ_ㄕㄥ_。结构是:乐(独体结构)圣(上下结构)。拼音是:lèshèng。
乐圣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三国志_魏志_徐邈传》:“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于沈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因以“乐圣”谓嗜酒。乐于圣道。谓乐逢圣世。
二、引证解释
⒈后因以“乐圣”谓嗜酒。引《三国志·魏志·徐邈传》:“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於沉醉。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_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唐李适之《罢相作》诗:“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⒉乐于圣道。引汉扬雄《法言·问明》:“天乐天,圣乐圣。”⒊谓乐逢圣世。引《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后晋群臣酒行歌》:“歌时兼乐圣,唯待赞泥金。”前蜀毛文锡《甘州通》词:“尧年舜日,乐圣永无忧。”宋王禹_《拟李靖破颉利可汗露布》:“憧憧夷邸,长倾捧日之心;寂寂边城,永罢防秋之役。臣等无任乐圣戴天_舞_呼之至。”
三、国语词典
称极精于音乐的人。如:「贝多芬有乐圣的美称。」
关于乐圣的诗词
《和叔夏视获·_客何如乐圣时》《王母祝语·壶峤天低乐圣时》
关于乐圣的成语
乐山乐水至圣至明乐乐不殆圣人之徒凡圣不二绝圣弃智
关于乐圣的词语
凡圣不二历朝圣训伏地圣人清圣浊贤绝圣弃智出圣入神圣人之徒圣人忘情古圣先贤
关于乐圣的造句
1、这个舞蹈讲究仪态优雅,舞步轻快,舞感要美。这个舞蹈的伴奏正是“乐圣”贝多芬的月光曲。这首曲子的节奏十分快,所以舞蹈的难度也很大!
2、纵然有如此多的苦痛,贝多芬仍然不放弃生命,不放弃自己钟爱的美丽音乐圣境。用音乐之笔在人类史上书写一个有一个奇迹,创造了自己的美丽。在痛苦中坚持着理想,美丽中将会到来。
3、乌飞兔走,瞬息光阴,暑来寒往,桑田沧海,五十万年来,大陆之上强者辈出,不过却再无能成就乐圣者。
4、带上快乐圣诞帽,穿好吉祥圣诞衣,脚踩如意圣诞靴,驾起喜庆驯鹿车,朋友我要出发了,你准备好袜子了吗?呵呵,圣诞到,愿你圣诞开心无边,幸福无限!
5、同样位于较场口的“得意世界”,则作为重庆夜店的标志,在小小一方天地里汇聚了三十多家大小不一的娱乐门店,成为本地外地“潮人”乐而向往的娱乐圣地。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乐圣的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