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山西大同九龙壁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大同九龙壁的传说是什么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大同九龙壁的传说
九龙壁的来历是这样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鼎应天府后,把他的许多儿子分地为王,拱卫中央。
朱元璋第十三个儿子叫朱桂,从小被立为太子,但他从小不读诗文,秉性愚顽,脾气十分古怪,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吃猪尾巴拿牛头也换不出来。年近二十,朱元璋见他无才无德,废其太子之位,封为代王,镇守大同。代王到了大同,横行街里,经常无故杀人,大同百姓背地叫他“愣怔代王”。
据说这位愣怔王到了六十岁,还经常穿窄衣,戴秃帽,在戏院子看戏,一高兴就到后台妆扮成打号号的小兵亲自登台,一有空就带几个护卫架鹰走犬,到小南街一带寻衅闹事,调戏良家妇之,活像一个地痞。
代王的妻子,是大将徐达之女,虽是将门之女,却是个又丑又妒的泼妇,一次竟把代王的两个漂亮待女满脸涂上锅底黑,发泄她的妒火。就这样,两口子把大同城搅得鸡犬不宁,民不聊生。
朱元璋废了代王太子之位后,又立四子继承王位。代王听到这消息后,大闹金殿嚷着也要当皇帝。朱元璋没法子,只好在大同城内大兴土木,修建宫殿,让代王过过“皇帝瘾”。所以,至今大同古城内还有“皇帝街”、“正殿街”、“东华门”、“大有仓”等街道名称,都是旧皇宫的遗址。宫殿修好以后,好容易才堵住了代王的嘴。
一天,这位愣王爷忽然想起要到燕地逛逛,看看四哥朱棣。这位燕王对他的弟弟又烦又怕,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捺着性子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地款待他。有一天代王酒足饭饱,在王府外闲逛,抬头一看王府门前新修了一座琉璃九龙壁,非常高兴,吵嚷着也要在大同的皇宫前造一座讲究讲究,并撒泼耍赖把图样带回了大同。代王立即把怀仁吴家窑琉璃匠吴氏父子三人召来,命他们烧造龙壁。王妃徐氏知道后,要求一定要“比燕王府的龙壁长二尺、高二尺、厚二寸”,代王无奈,只好应允,所以至今大同的九龙壁全国最大,故宫里的那座也比不了它。
半年以后,九龙壁建成。端礼门外张灯结彩,鼓乐齐鸣。代王朱桂、老将军徐达及其女儿王妃徐氏登上城楼凭栏观赏,果然高大雄伟,辉煌夺目。阳光下壁顶的琉璃瓦光彩耀眼,正脊上的两条金色卧龙,栩栩如生;壁面上九条琉璃彩龙,或盘曲回绕,搏浪嬉珠,或昂首奋身,吞云吐雾;巨大的须弥座,上面中腰雕刻着狮、虎、象、鹿、狗、麒麟、飞马,有的奔腾如飞,有的翘尾回首,还有的款步而行,形象十分生动。整个九龙壁长45.5米,高8米,厚2.2米。
愣代王高兴得愣性大发,狂饮一番,大声叫好。一会儿,浓云密集,天空阴沉,下起雨来。代王命人秉灯点烛,不一会红烛高烧、宫灯齐亮,透过雨帘,彩壁上九龙浴水,扑朔迷离,别有一番情趣。所以有“雨中戏龙”一说。代王又叫了一声“好”,忽然空中电闪雷鸣,接连三声霹雳震耳。朱桂一惊,酒杯失手落地。他仿佛看见从天上下来一黑一黄两条飞龙,在壁前吐水如泉。原来,龙壁上的龙以假乱真,引来了天上的巨龙送来了甘霖。一会儿,彩虹当空,晚霞通红,雨水沐浴过的九龙壁,更加五彩斑斓,代王忙命人前去打探龙壁有无伤痕。回来的人禀报,龙壁之后的金泊仓三步之内被霹雷砸出两眼井,两眼井水一甜一苦。就是现在的金泊仓“两步两眼井”,也是九龙壁一景。至今还在民间流传着“三步井两眼,一眼苦来一眼甜”的俗话。但龙壁前被炸雷轰了一个坑,里面集满了一汪碧水,代王就在壁前让人砌了一个水池。九条龙倒映在水中,风吹水动,像“游龙戏水”,成为九龙壁又一景。水池把两井的水引到其中,甜水井人食用、苦水井能治病。据说,旧社会熬“鸦片烟”,非此井水不可。所以有的人从千里以外来取水。这个水池叫“倒影池”,是九龙壁的第四景。
大同九龙壁的传说是什么
大同九龙壁传说:
曾在少年时入寺庙当和尚的朱元璋建立了明朝之后,为巩固江山,便把他的25个儿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去为王。朱桂是朱元璋的第十三子,被分封到大同当代王。朱桂从小顽愚古怪,长大不读诗文,不学无术,无才无能。当上代王后,胡作非为,专横跋扈,乱杀无辜,弄得人心惶惶,民不聊生,老百姓背地里送他一绰号:愣怔代王。
“愣怔代王”之妻是明朝大将徐达之女,长相十分难看:身材又矮又胖,大脑袋、小眼睛、大嘴大牙。五官在她的脸上全长反了:该小的地方大,该大的地方小,要多难看有多难看。她这么难看,怎么朱桂就偏偏娶了她?原来是朱桂当时娶妻心切,一听说是徐达之女,便一口应允,娶回家来,倒也是门当户对。朱夫人相貌丑陋不堪,看见好看的女人就生气,别的女人越好看,对比她就越难看。大同是个出美女的地方,代王府里的侍女个个美貌,婷婷玉立。朱夫人就把满腔嫉妒和怒火儿撒在侍女身上,经常用锅底黑烟朝漂亮美貌的侍女脸上涂抹,把她们“打扮”得比自己还丑陋,好显得自己好看一点儿。
就这样,代王夫妻搞得大同城里鸡飞狗跳,一片混乱。
朱元璋分封朱桂当大同的代王,朱桂不想去,赖在应天(南京)的皇宫里,又哭又闹。朱元璋爱子心切,无可奈何,只好答应他只要到大同就任代王,就为他修建一座宫殿。于是,朱桂到了大同大兴土木修建代王府,规模规格近似皇宫。代王府建成后,朱桂开始过“皇帝瘾”,颇为开心。过了一段时间,他又觉得代王府好像缺点儿什么,决定在代王府门前建一座五彩琉璃龙壁。
经过百姓工匠日夜施工,龙壁终于建成。竣工那天,代王朱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剪彩仪式,朱桂率领王妃以及文武官员人等观赏龙壁,只见龙壁雄伟壮观,五彩琉璃辉煌夺目,壁上九条龙张牙舞爪,腾云驾雾,盘曲回绕,搏浪戏珠。朱桂一边喝酒一边观赏,想他代王府前的龙壁,连老子朱元璋的皇宫里都没有,大过“皇帝瘾”。得意忘形之际,不禁大叫一声:“好!这龙壁好!这是本朝第一龙壁!”
话音刚落,天空忽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顿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代王惊惶失措,连忙命人燃灯照明。一时间,代王府内外灯火恍惚。忽然间,电闪裂开乌云,霹雳雷鸣,代王朱桂饮酒过量,闻听雷声浑身颤抖手哆嗦,失手打碎酒杯,眼前一片昏暗,仿佛龙从天而降。原来,九龙壁九龙栩栩如生,引来天上的真龙于天空飞行。
不一会儿,兵士来报:刚才的电闪霹雳,在龙壁后边的金泊仓街击出两眼水井,一水井的水为甜水,一水井的水为苦水。大同民间至今还流传着民间谚语:“金泊仓,两眼井,一眼苦来一眼甜。”又有兵士报告:九龙壁前面被雷火击出一个大坑,往外涌水,代王朱桂急忙命人将水坑砌建,中间建一石桥,这就是“倒影池”。
九龙壁蔚为壮观,百姓欢呼。但九龙贪吃百姓供奉的美酒佳肴,酒足饭饱之后歪歪扭扭烂醉如泥,到了布雨时辰,九条龙同时跃上天空兴风作浪。顷刻之间,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引起河水猛涨,淹没良田和村庄。布雨之后,九条龙大睡不起,又现了一年不布雨水,河流干枯、田地干旱的局面,百姓怨声载道。大同民间至今仍然流传着“九龙戏水殃及老百姓”的民间故事。
民间传说里的关键词—朱桂和龙,都成了民间嘲讽的载体。其实,真正精美雕刻了“天下第一龙壁”的是民间百姓,但他们并没有欢呼这个创造,根本或许就在于这个创造是一个“被迫的创造”。由此可以观察到自由的民间文化和不自由的民间文化的差异和错位。无人能够阻挡透露着民意的民间传说的流传。
大同九龙壁在哪
九龙壁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区大东街18号。
大同九龙壁的龙,龙爪、鳞片排列、龙尾及飞腾姿势皆不同于北京北海公园、故宫的九龙壁。大同九龙壁的飞龙为四爪,且没有尾鳍,尾部类似蛇的尾巴,龙身鳞片是条形叠加分布,而故宫九龙壁的分布形式更像现实中鱼类的交错分布。
可参照如下地图照片: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