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故事都有什么
1、刮骨疗毒
关羽中了曹仁毒箭,右臂青肿,无法运动。忽然一日,一人驾船而来,此人乃是华佗。
华佗查看伤势后说:“要治好不难,只怕将军害怕。”关羽大笑,华佗说:“要立一根柱子,上钉大环,您将手伸入,用绳子系好,然后蒙住眼睛,我用刀刮开皮肉,刮去箭毒,缝好后即可。
关羽说:“何须柱环?”关羽一面下棋,一面吃肉,一面接受手术,脸上毫无痛苦之色,手下们却个个心惊。手术结束后,关羽的手即刻好转,华佗对他赞不绝口。
2、七禽孟获
三国中期,蜀国占据西蜀一带,这时南方孟获作乱。诸葛亮出征南蛮孟获,为了收买人心,七次俘获孟获而又其次将其释放。第七次释放孟获的时候,孟获终于归顺蜀国,诸葛亮平定了南方。
3、白帝城托孤
关羽失荆州被杀后,刘备悲愤不已,举大军伐吴。誓要“踏平东吴”。不料被东吴的陆逊“火烧连营”。大败,逃往白帝城,忧郁成疾,危在旦夕。召大臣吩咐后事。将太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4、三顾茅庐
刘备刚出来打天下的时候,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绝顶高手但是屡遭败绩。原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军事。直到找到了徐庶!徐庶帮刘备打了几次胜仗就被曹操用计骗了过去。
临走时徐庶给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诸葛亮就是卧龙先生。于是刘备就亲自去请诸葛亮,一连去了三次,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直到第三次才见着。刘备向他请教了当世局势并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道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并同意出山。
刘备如鱼得水,文武兼得,开始了他统一中国的大业。
5、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灭了吕布之后,请刘备去饮酒。酒席间,曹操就问刘备天下谁称得上是英雄。刘备将孙策、袁绍、袁术、刘表等人一一列举。曹操都说不是。刘备便问他,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一听大惊。知道曹操必不能容他。于是以截杀袁术为接口向曹操借兵走人了。
6、割须弃袍
操起兵三十万,径下江南。权使鲁肃取备,孔明叫备作书于马腾之子马超,令兴兵入关,操不敢下江南。
马岱回西凉告马超以叔父马腾等被曹操所杀之事,又接刘备书信,教其入关,便与西凉太守韩遂及马岱,庞德等计夺长安,直抵潼关。潼关一战,曹操大败,又脱红袍,又割髯,又扯旗角包颈,几乎丧命。操欲渡河遏马超之后,超赶操下船,许褚和渭南县令丁斐救操脱险。
《三国演义》中有什么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桃园三结义》、《连环计》、《空城计》、《七擒孟获》、《刮骨疗伤》、《煮酒论英雄》、《火烧赤壁》等。具体如下:
1、草船借箭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2、舌战群儒
三国中前期,刘备势力还很小,被曹操赶得走投无路。想去投靠东吴,就是孙权。派诸葛亮去做说客。但是东吴谋臣处处刁难诸葛亮,诸葛亮凭着他的满腹经纶舌战群儒。说得他们个个哑口无言。后来经鲁肃协助,说服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
3、空城计
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三国演义的故事
桃园三结义是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鲁肃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三国演义》著名故事有哪些
一、孟德献刀
当时董卓废掉当时汉帝刘辩,大司徒王允便想除掉奸贼董卓,于是忠义之士商议,久商无果。曹孟德提出献刀杀人,重任自然落在他身上。第二天孟德去见董卓:马儿瘦弱来迟了,董卓就让吕布给曹操挑两匹好马。
然后侧身躺下,曹操见机会来了,拿出宝刀欲行刺,但是董卓从镜子里面看到了刀光,大叱曹操,正好此时吕布也回来了。曹操见事与愿违,急中生智举刀跪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又以试马为由,骑上马儿逃之夭夭。这个故事说明了曹操的机智与随机应变的能力,为日后成大业做了铺垫。
二、煮酒论英雄
这时刘备还是在曹操地盘种菜的平民,但是有一种人天生就非凡人,刘备就是这种人,种菜能掩饰不了他身上的王贵之气。这一日许褚、张辽来到菜园请刘备:“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刘备只能只身去见曹操,曹操仿佛开着玩笑:“你在家做大事啊”,刘备心中一紧,不过随后曹操又说:“玄德学习园艺不容易”。
曹操拉着刘备来到后园,看着满树的青梅:“青梅熟了,酒也煮上了,想邀请玄德来小亭一会”。于是两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过半酣,乌云滚滚而来,骤雨将至,曹操以“云龙”喻英雄问刘备:“玄德以为,天下谁是英雄”。
刘备心想:正事来了,于是扯上大旗:“操以为袁绍、刘表、孙策算吗?”曹操否认,然后也不饶圈子,手指刘备:“天下现在算英雄的,只有你和我而已。”曹操突如其来的一句话宛如石破天惊,刘备吓得筷子、勺子都掉了(也有人说是酒杯),正好此时来了一记响雷。
刘备心思转动,自若捡起筷子:“这个响雷,筷子都给我吓掉了”曹操大笑:“大丈夫还怕雷”。刘备又说:“孔圣人都怕,我怎能不怕”。由此才轻轻掩饰过去,让曹操不再心生怀疑。
曹操一席话看似自负,但眼光何其毒辣,也体现了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的高瞻远瞩。也有人用诗称赞刘备:“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三、割须弃袍
钟繇丢城长安,退守潼关,曹操便曹洪、徐晃为先行兵镇守10日。奈何曹洪性情暴躁,中了马超计谋,只坚持了九日就丢掉了潼关。曹操大怒,差点处死曹洪。随后亲自率兵直逼潼关,双军交火,马超先后击败于禁、张郃、李通。又率军冲杀,曹军抵挡不住。
这时马超的西凉兵大喊:“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急忙脱下红袍,又听到:“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拿出佩刀割掉胡须,西凉兵把次情形告诉了马超,马超令人大叫:“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只有卷起衣角包住下巴。
后人也有诗形容: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仓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四、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逃离洛阳,途中被陈宫所救,共同来到曹操故人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吩咐家人杀猪款待二人,又知曹操贪杯,亲自去西村买酒。这时曹操听到磨刀声,曹操生性多疑以为有人要害他,于是杀尽了吕家人。
离开吕家后遇到买酒归来的吕伯奢,曹操怕吕伯奢告发自己,挥剑看向了吕伯奢。陈宫因此责怪曹操大不义,然而曹操却回答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认为曹操是不义之人,离他而去。
这个说法是出自《三国演义》,历史上的真实原因不得而知,很多史书对这个事的说法都不相同,所以请大家理性判断。
五、桃园三结义
“桃园三结义”必定是家喻户晓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个人志趣相投、一见如故,于张飞桃园结拜为异性兄弟。“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满满的正能量。
而真正的历史中三人又是什么关系呢?《三国志-关羽》中中记载:“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刘晔传》也说:“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三国志-张飞传》中提到:“羽年长(张飞)数岁,飞兄事之”。至于到底是不是结义兄弟,不敢乱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