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当中所提到的“初九,二九,三九”等等什么意思
ezi_祩子:你好。
【初、二、三、四、五、上】:这是卦中爻位,自下而上,分别称初、二、三、四、五、上。
【九】:卦中【爻】,阳数九为老,七为少。老变而少不变。占易用变。故谓阳爻为【九】。阴数六为老,八为少。故爻中称为【六】。
例如【水风井】卦,
六爻依次称为:初六、九二、九三、六四、九五、上六。
周易中乾卦九二初九九三等是什么意思
1、九二,龙出现在田间,有利于大德之人出来治世。
2、九二在下卦的中央,被认为是有利的地位。乾卦的九二,虽是阳爻,也任然可以与“五”位相应,即是得中相应。初九是潜藏的龙,九二已经出现在田野上。由于阳爻刚健,又在“二”的位置,具备中庸的德行。像这种刚建有具备中庸德行的人,已从隐忍中突现,必然会大有作为。
他的德行,也必将惠及天下,给人民带来生机与希望。能见到这样伟大的人物当然有利。“二”与“五”的地位不同,“二”的位置,毕竟还没有得到权力,只不过圣明的德行已经初露端倪而已。本身还不是大人,仅仅表示已经见到有地位或者没有地位的伟大人物。
3、九二,当巨龙出现在田野之间时,就有利于去拜见大人。
作为君子就应该像“九三”一样乾乾警惕、勤谨慎重。在社会实践中,一方面,“九三”成为中国人自勉“修身”的标准;另一方面,“九三”也成为中国人做人做事的坚强精神和不屈意志,鼓励着一代一代的仁人志士。2说明一个人在成长时期,羽毛未丰,更应当发奋努力。但同时也必须戒慎恐惧,以防灾祸。
扩展资料《周易》古经六十四卦中每一卦画都有六行,每一行叫一爻。每一爻没有名称说起来也很不便。所以大概到了汉朝人编《易传》时,就根据每一爻的位置、性质,安上个‘初九’、‘六四’之类的称呼。
依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凡阳爻,其爻题各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尚九”;
凡阴爻,其爻题则各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尚六”。例如,《丰》之诸爻自下而上依次是阳、阴、阳、阳、阴、阴,帛《易》中,该卦诸爻的爻题即各为“初九”、“六二”、“九三”、“九四”、“六五”、“尚六”。
周易中“初九、九二、九三...”等指的是什么
按照朱熹的解释,基本步骤为“四营”,这四营就是“分两”、“挂一”、“揲四”、“归奇”。所谓分两,是说将四十九根蓍草随意分成两堆;挂一是说将左边一堆中取出一根放在左手的手指之间;揲四是将左右两堆蓍草每四根一组去数;归奇是在揲四之后将两堆中所余的“零头”(最后四根够一组也算零头)合并,再加“挂一”的那一根,这样结果不是五就是九,这就是所谓的“一变”。一变之后,除去五或九,将剩余的四十四根或四十根蓍草混合,再按上述方法进行“二变”、“三变”,结果不是四就是八。三变之后减去上述之和,剩下的数有三十六、三十二、二十八和二十四四种,再除以四,分别得到九、八、七、六这四个数。九为老阳,八为少阴,七为少阳,六为老阴,这就是所谓的“过揲法”。在古代有一种占卜,叫揲蓍法.它的方法过程在河图中讲的很详细...1.用49根蓍草进行推演.把49根蓍草着一个太极.2.把49根蓍草任意分开.一分为二.太极生两仪.3.把右手的蓍草抽出一根挂起不用,叫挂一象三,表示三才。4,把左右手的蓍草四根四根的数,表示一年有四季.也表示四象,5,把左右手四根四根的数,余下的根数.叫三年一闰,五年再闰。重要强调五年再闰。6,三揲之后,结果是24根,用4除,得6,表示老阴变。7,结果是28根,表示少阳不变,8,结果是32根,表示少阴不变。9,,结果是36根,表示老阳变。10,中间10和5相乘得50,只用49根蓍草.表示大衍之数五十,只用四十九。河图是一张讲述揲蓍法过程的图,现代人只要看到河图,就会它那古老的占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