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秋节的好文章
一年不知有好多好多的节日。有那热闹的春节,有那肃穆的清明节,有那欢快的儿童节,也有那欢庆鼓舞的国庆节……而我最爱那象征全家团圆的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因处于秋天的中间,故此名。在这一天天上的有一轮皎洁的明月,形如玉盘一样非常圆,所以就有“中秋月正圆”之美称。我国民间把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中秋节作为家人团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也叫团圆节。
农历八月,天高气爽,许多的庄稼都已经收获了,中秋节也是人们庆贺丰收的节日。每当中秋之夜,人们一边欣赏玉盘般皎洁的明月,一边吃月饼、水果,家家户户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据说这月饼还有一段非凡的来历了:
月饼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在中秋节不仅有吃月饼的习惯,还有赏月背诗的习俗。当人们吃过晚饭,大家都集聚在庭院活阳台上,热热闹闹的享受天伦,欣赏着皎洁的明月,随后背诵带月的诗歌,一派人间圣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杜甫的“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更是千古绝唱。
难忘中秋!
中秋难忘!
关于中秋节的优秀散文
中秋明月当空挂,万家灯火寄相思。
凝视窗外那轮越来越圆的弦月,忽然发现那充满喜庆的佳节那月饼飘香的日子已越来越近了,而此时的我,却有一种无名的惆怅,原本还平静的心里涌起淡淡哀思,在这团圆的夜里荡漾开来,美好的团圆夜成了我难以忘掉的追忆。
人总是要回忆和思念的。
时间又回到两年前,一切仿佛刚刚发生,那时的母亲由于疾病身体已经不好了,但是说话和思维还很清晰,这年的‘五一’我和姐弟商量把母亲接到我们这住住,去饭店订餐,可是,节俭了一生的母亲能答应吗?最后是我们用‘欺骗’的手段把母亲骗来的,到饭店以后母亲虽然说这样不好太浪费了,但看得出母亲心里是高兴的,因为我们几家都在,无一人缺席,气氛自不必说,同时我们约定‘中秋’‘十一’再聚。“行吗,妈?”我问。“行行”母亲答。我知道,母亲并非是喜欢这里什么,而是看到孩子们和和睦睦发自内心的笑。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到了8月,一天,姐打电话说母亲这几天感到不舒服,“咱把妈接来去医院好好查查吧。”“嗯。”起初我不以为然,“我马上过去。”放下电话我直接赶到医院,父亲和姐已经在那了,“怎么了?”我问。“早上说头晕,可能还是血压高吧。”谁知检查结果出来让我们都大吃一惊:大脑动脉梗塞,住院。啊!怎么会这样......接下来的日子母亲的病却一天天加重了......上天,你真是不公啊!就是这年,中秋到了,而此时的母亲却已经在医院度过了40多天,这期间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母亲也从开始的能说能走,到现在的偏瘫全瘫,进食只能靠插在鼻腔的胃管,唯一的是母亲的那双眼睛,从里面还能读懂母亲此刻的心。谁知道‘五一’约定却是这样?谁知道今年中秋是在医院的团圆。望着母亲越来越瘦弱的身体我的心在滴血像刀扎一样难受。母亲啊!您操劳一生,想不到会是这样。我们几个买来了无糖月饼,尽管母亲不能吃也不能说话可我看到母亲的眼里流下了泪,我明白了,明白了,母亲是割舍不下她的孩子们啊!
虽然我们昼夜照料,然而医生也无回天之力,11月22日,一个看似平常的日子,对我们,却是一个永生难忘的黑色日,下午3时,母亲走了,永远的走了,永远的离开了她的亲人她的儿女,带走的是对亲人对儿女无尽的牵挂无私无限的关爱,留给儿女的却是无限的悲哀无尽的凄凉和长长的哀思......
每逢佳节倍思亲,遍插茱萸少一人。
又一年的中秋到了,父亲身体虽好却也明显衰老了,我们虽然经常回家看看但却挡不住岁月留在父亲脸上的痕迹,也更加深了我们对母亲的思念......
一江有月千江月,一缕月光万缕思。
今年是母亲走后的第二个中秋,抬头望着那轮明月,仿佛是母亲的眼睛,对母亲的思念是母亲那没完没了的唠叨,是我出门时母亲反反复复的叮咛,是母亲布满劳累的脸,是母亲那包含着无私的爱的责骂,而如今这一切都如梦般的逝去了,那份亲情那份牵挂那份爱都化作了儿女们的哀思。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不知道世间有没有灵魂,如果有,就让这明月带去儿女的思念,问候天堂的母亲:“妈妈,您好吗?”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母亲虽然不在了,但,人之父母己之父母。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祝愿天下的父母健康!祝愿天下的老人长寿!
中秋月圆夜千里寄相思
夜风习习,皓月当空,中秋八月,月圆情浓。
遥望一轮明月,多像你美丽皎洁的脸,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走出屋门,来到花园,漫步于溢满花香的小径,听虫唱蛙鸣,看那庭院中,凉亭里,人们早已摆好供月的果品和月饼,感受着这中秋之夜的别样月色。
凝视明月,任凭夜风渐凉,拂动衣衫。月圆之夜,遥寄一份思念,一份祝福,一份暖暖的关怀,一份浓浓的爱意给你,给远方亲爱的你……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月亮像个羞怯的少女,轻移着莲步,也牵引着我的视线。我仿佛看见了凄冷的广寒宫里那轻舞广袖的嫦娥,看见了这位月华仙子幽怨的眼神,还有她腮颊上思乡的泪痕。她把寂寞惆怅,痛苦彷徨,全都融在了自己曼妙的舞姿里。相思的人儿也许可以在苏东坡的词阕里,可以寻求到一种心灵的抚慰: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穿过那铺满石子的小径,走上一座石桥。触摸着石栏上绵软的青苔,像捧握着你温柔的小手。亲爱的,你还记得吗?那次,就在这里,娇巧的你依偎在我温暖宽阔的怀里,仰起你明月般的脸庞,那长长密密的睫毛下,一双丹凤眼像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晶莹透亮。我轻抚你如瀑的秀发,凝视你的双眸,捧你的手在我胸前,让你感受我火热的心跳。那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子的无限深情!就那样长久地凝视着你,要把你融化在我温柔的眼波里,一直到把你看得不好意思,一头埋进我的怀里,嗔怪着说道:“你坏,你坏。”
亲爱的,我好爱你!因为你不仅有江南女子的温柔婉约,也有北国女孩的豪爽热情。你娇媚的容颜如花般俏丽,你婀娜的身姿似春风拂柳,你的声音银铃般清脆悦耳,你生了气的模样又是那样楚楚可怜。亲爱的,你就是我永远的爱恋,纵然相隔遥远!星移斗转,岁月沧桑,吾爱永恒!如果愿意,我的臂弯就是你疲惫是休憩的港湾,我的怀抱就是你无助时寻求的温馨家园!
亲爱的宝贝,昨天我打开邮箱,收到了你的电子邮件,里面是你送给我的温馨浪漫的中秋祝福!谢谢你了,我可爱的天使!每当我收到你的消息,总有一种温暖潜入心怀。你在信里说,那里有个男孩想追求你,你觉得谁都无法和我相比。宝贝,那是因为没有谁比我更爱你!走下石桥,被阵阵馥郁的花香吸引,闻着那香味,绕过石栏,来到一棵桂花树下。那白色的小花缀满枝头,在月光下变成了柔和的鹅黄色。一朵朵,挨挨挤挤,争相吐芳,装扮着这中秋之夜。我记得第一次认识你,也是在这丹桂飘香的季节。后来,你为了深造,到千里之外的另一城市工作学习。
分别的日子,心儿时常被思念包围,你多次叮咛我要抛开思念的忧伤,但我在思念的日子里尝到了美丽的幻想。因为有了思念就有了盼望,有了思念也就有了感慨的时光,有了思念更懂得彼此珍惜,有了思念也就明白了今生最多的向往是在何方!!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在这月圆之夜,默默的想你。情寄明月,让风儿捎去祝福与问候:“远方的爱人,中秋快乐,身体安康!”
“年怕中秋,月怕十五”
各种各样的月饼广告铺天盖地地袭来,让人仿佛觉得明日就是中秋。
有这样一句话“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意思是说一过中秋一年也就快过去啦,每月一过十五,这个月也就很快过完了。
是啊,中秋节马上就来临啦,年关也将紧随着而至。这不仅令人叹惜时光飞逝,也让人不觉就回忆起往事来。
想想,自己已经有好几个中秋节没有在家过了。每到中秋节,除了快递些月饼之类的东西回家和打个电话向家人问候一声外,剩下的就只有思念和回忆了。记忆中在家过节的情景也在这时变得清晰起来。
小时候过中秋节,确实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因为长期在外地工作的父亲总会赶在过节前回家,而每次回家总会给我们几个小孩带来新衣服、糖果,还有一些新奇的玩意。穿上新衣服,衣兜里装满了各种糖果,心情自然无比的喜悦。在我心目中,过中秋节就如同过年一样让人欢喜。
当然,令人高兴的事儿远不止这些。
砌塔是很多小孩子都非常喜欢做事情。我们一般会三五成群,并在中秋节前几天就开始穿梭于乡间小路和残破的院落,收集零碎的瓦片。到了中秋节那一天,真正的砌塔工程也就开始了。我们用砖头做塔门,用大块的瓦片做塔基,并根据收集到的瓦片的多少而估算塔基的大小。紧接着就要一层一层地往上垒瓦片了,瓦片的使用要从大到小,并一层一层往塔心收缩,最后形成一个圆锥形状,塔也就砌成了。在砌塔的过程中,我们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动作都必须小心翼翼,有时因为估算错误或者不小心碰到了塔,就必须全部重新来过。所以这也是一件考究眼力和耐性的功夫。花费了大量工夫砌成了塔,接下来就只有等待着晚上烧塔。
随着天际最后一抹晚霞的退去,天色也昏暗了下来。在母亲的催促声中,我总是胡乱扒上几口饭,就奔向了晒谷场,这里可是小孩子们欢聚的地方。我们一路追逐玩耍,一边迫切地希望月亮快点儿升上天幕。
某个小伙伴突然大声叫道:“看见月光啦!”所有小孩都仰望天空,一下子就四散奔回了各家的小院。这时候,大人们也开始在院子里摆上供桌,我们也刚好赶得上帮忙摆放供品。当然也不会忘记把我们刚刚领到的崭新的课本也往供桌上摆放,这是奶奶教给我们的,她说这样子月光娘娘就会看到我们所要学习的书本,就会帮助我们读好书。而我因为学习成绩总是很好,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竟对奶奶的话深信不疑,相信一切都是因为有了月光娘娘的庇护。
当大人们开始赏月的时候,我们也就可以开始烧塔了。烧塔一般都要用稻草,稻草在塔里燃烧着,火焰从瓦片的空隙窜了出来,整个塔变得通亮起来。只要轻轻的抖动燃烧着的稻草,火星就会从塔里飞窜出来,煞是好看。若是拿一把粗盐洒向烧得通红的塔,就会听见噼啪噼啪的响声,更是赠添了烧塔的乐趣。老人们还会在墙旮旯扫来些蚂蚁往塔上倒,据说这样做家里的虫蚁蟑螂之类的东西就会大大减少。这也为烧塔添加了些许神秘的色彩。
童年时代的中秋节就是这样丰富多彩,如今过节多是在异乡,少了浓浓的亲情,多的是对家人的牵挂和思念。异乡的月,让我想起了很多很多。
关于中秋节文章
一.中秋节的文章
《中秋节的感想》
年年中秋,岁岁中秋,今日又逢中秋。人生易老,中秋不完,赤子之心念家园,游子之心看圆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到了,家家吃饼赏月,喜看中秋圆月。我陷入了沉思……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是啊,在此喜庆的日子里谁不想家?谁不想念自己的亲人?家乡,一个让人听了就感觉温馨的词汇。家乡的月亮也格外的明亮,家乡的水也格外的甜,家乡的人也格外的亲。可是,可我只是天上一颗不知名的星星,我只是月亮的影子,我只是一个流浪的游子。我的故乡在那?我的亲人又在那?我这样问星星,我这样问月亮,可他们都没回答我……
今夜,我很孤独,这美丽的中秋月色,触动了我思乡、思亲、思情、思友……
思思思思……
“云遮中秋月,雨答上元灯。”
这是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总结出来的气象经验,从中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约145天左右的时间,中秋这天的天气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今后145天的天气变化和规律,中秋若不能见到月亮,元宵节下雨的机率就很大,影响着春节后第一个重大节日的欢庆气氛。至少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是这样的气象规律,因此,人人都盼望着中秋圆月。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是没有眼福来看今天的月亮的,当然就不知道今天的人的所作所为。可我们却知道今天的月亮曾经照过古人,并从今天的月亮上看到了古人给我们中华民族创造的伟大成就。四大发明、唐诗宋词……
中华五千年的灿烂都是今天的月亮照过的,我们看着这个曾经照过古人的月亮,看着我们中华民族曾经的辉煌,我们沾沾自喜,引以为民族的骄傲……
多少年以后;当我们也成为古人的时候,多少年以后;当我们的后人也在那时的月亮上看到我们时,我们也能让我们的后人为我们去骄傲吗?我们又为他们都做了些什么呢?
二.中秋节对联:
天上一轮满人间万里明
清光同普照秋色正平分
天开清旷域人在大明宫
两仪皆皎洁四海倍澄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素风
冰壶明雪魄银汉漾金波
人逢大治无穷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海上蟾生情共寄天边鸟倦念当归
几处笙歌邀月老万家糕饼乐中秋
海畔骊龙珠复得天心玉兔镜初磨
三五良宵开玉宇大千世界拱冰轮
皓月丹霞明上下狂歌劲舞乐团圆
占得清秋一半好趁将明月十分圆
霓裳舞劲通明殿玉女歌酣不夜城
笙歌声里千家月饵饼香中百岁心
人影欢移花树下蟾光高挂玉楼头
叶落疏桐秋正丰花开丛桂夜来香
百年眷念波千叠一片冰心月九垓
月下有楼皆博饼天涯无客不思家
心随皓月同升起血与沧波共漫流
最是蟾精无贵贱平分秋色到蓬瀛
三五良宵秋澄银汉大千世界光满玉轮
桂花开际香云成海月轮高处玉窟为宫
银汉无尘水天一色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月兔霜娥上方拱照琼楼玉宇到处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