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一些知识点,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下一句是什么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下一句是什么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没有下一句。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佛学里的“屠刀”是指每个人心中的“贪念、嗔恨和愚痴”,你真的能放下心里的这把“屠刀”的话,那么你当然就是觉悟的人(佛)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
有一天,阿难在树林间坐禅,忽然觉得心神无法入定,有些问题想请教佛陀,便来到佛陀的住所,请佛陀开示。
阿难问:“世尊!憍陈如、跋提离、婆沙波、阿奢输、摩诃男这五大弟子,是因为什么样的因缘,让他们能够最先得道呢”。
佛陀告诉阿难:“憍陈如等五大弟子,前世与我有因缘存在。我曾经用我的血解除他们的饥渴,使他们安宁快乐,今生遇到我修成佛道,所以他们能先受到度化超脱。”
阿难又问:“世尊!您用血解除他们的饥渴这件事,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佛陀说:“过去有位国王叫做慈力,他生性慈悲,经常教导人民行十善,使全国人民心向善念,不做任何坏事,处处充满和谐良善的气氛。因此,所有邪魔都不敢侵犯逼迫,没有人的精气血肉可以吃,所有鬼怪都变得憔悴没有力气,就快饿死了。”
这时有五位鬼王鼓起勇气,变成夜叉冒险来到国王面前,对国王说:慈悲的大王!我们仰赖人的精气血肉才得以存活,但全国人民在您的教导下,都修行十善,使邪恶无法胜过正道,断绝了我们的饮食来源,我们就快无法存活了。好心的大王,求您帮帮我们吧!
国王听了他们的话,十分怜悯鬼族,心中决定要帮忙他们,于是拔起剑往自己的身体刺去,一连刺破五个地方,顿时血流如注。
国王说:“这是我布施给你们的,你们自己取用吧!”
五个夜叉各自拿着器皿来接受国王身上的血,随手取来便随手饮用,喝饱满足后才停止。他们受到国王的恩惠,内心感激无比,不忍心立刻离去。
国王对夜叉说:“你们内心的贪瞋痴三毒像火一般炽热盛大,所以投胎堕入鬼道,过着不快乐的生活。你们应当勤奋修持十善,洗去罪恶的污垢,恢复你们清静自在的身体。我今天以身上的血救助你们的饥饿,使你们暂时得到安宁快乐,等到我成佛之后,我法身受了戒定慧的血,应可帮助你们消除贪嗔痴三毒,使你们获得涅盘,不再堕入轮回。”
说完这段因缘,佛陀对阿难说:“阿难!你应当知道了,当时的慈力王就是我,而五个夜叉就是今日的憍陈如等五大弟子。因为我曾答应先行度化他们,所以我一开始讲说佛法,那五大弟子便最先得到开悟解脱,而能早早登到觉醒的岸上。”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下句是什么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飏下屠刀,立地成佛。”意义升格了。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倷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现代也有运用于文章的,如鲁迅《准风月谈》:“古时候虽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人,但因为也有‘放下官印,立地念佛’而终于又‘放下念珠,立地做官’的人,这一种玩意儿,实在已不足以昭大信于天下。”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出自那里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释义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并不是指他一放下屠刀就成佛了。而是他开始悔过以往的恶业,发愿走上成佛的道路。
佛门的“放下屠刀”,并非指的是真正杀人的屠刀。这里的“屠刀”,指的是恶意、恶言、恶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颠倒、分别、执著。
还有阿罗汉,含有杀贼之义,杀贼不是真的把贼给杀了,杀贼是杀尽烦恼之贼的意思。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的意思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佛!
关于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下一句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