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三视图的画法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三视图的画法规则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三视图画法规则
三视图画法规则如下:
1、在画组合体三视图之前,首先运用形体分析法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投影面展开
投影面展开个形体,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判断形体间邻接表面是否处于共面、相切和相交的特殊位置;然后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最后对组合体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邻接表面处于共面、相切或相交位置的面、线进行投影分析。当组合体中出现不完整形体、组合柱或复合形体相贯时,可用恢复原形法进行分析。
2、进行形体分析
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形体,并确定它们的组合形式,以及相邻表面间的相互位置,
3、确定主视图
三视图中,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1)确定放置位置要确定主视投影方向,首先解决放置问题。选择组合体的放置位置以自然平稳为原则。并使组合体的表面相对于投影面尽可能多地处于平行或垂直的位置。(2)确定主视投影方向选最能反映组合体的形体特征及各个基本体之间的相互位置,并能减少俯、左视图上虚线的那个方向,作为主视图投影方向。
4、选比例,定图幅
画图时,尽量选用1:1的比例。这样既便于直接估量组合体的大小,也便于画图。按选定的比例,根据组合体长、宽、高预测出三个视图所占的面积,并在视图之间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和适当的间距,据此选用合适的标准图幅。
5、布图、画基准线
先固定图纸,然后,画出各视图的基准线。每个视图在图纸上的具体位置就确定了。基准线是指画图时测量尺寸的基准,每个视图需要确定两个方向的基准线。一般常用对称中心线,轴线和较大的平面作为基准线,逐个画出各形体的三视图。
6、根据各形体的投影规律,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画形体的顺序:一般先实(实形体)后空(挖去的形体);先大(大形体)后小(小形体);先画轮廓,后画细节。画每个形体时,要三个视图联系起来画,并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画起,再按投影规律画出其他两个视图。对称图形、半圆和大于半圆的圆弧要画出对称中心线,回转体一定要画出轴线。对称中心线和
轴线用细点划线画出。
三视图的基本画法
三视图是指一个物体的正视图、左视图和顶视图,三个视图共同描述了这个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形状。基本画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三视图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正视图位于左边,左视图位于上面,顶视图位于右边。
2.画出第一个视图:选择任意一个视图作为第一个开始画,用直线和轻盈的手笔描绘出形状。
3.通过投影绘制第二个视图:将第一个视图向另一方向投影,绘制与第一个视图相应部分重合的线条,并补充缺失的部分,得到第二个视图。
4.再次通过投影绘制第三个视图:同样对于第二个视图进行投影,并根据需要补充缺失的部分。最终得到第三个视图。
5.检查和修正:检查三个视图之间的一致性,修改错误和不连贯处,并加上必要的尺寸标注。
三视图是机械绘图中基础的画法,是制造工业产品中必不可少的技能。绘制三视图时,需要注意比例、精度和准确度,以便准确地传达设计师所想表达的信息并确保生产出符合规格要求的产品。
三视图怎么画
画三视图时候,看得见的轮廓线的投影画实线,看不见的轮廓线的投影画虚线。
三视图定义:
能够正确反映物体长、宽、高尺寸的正投影工程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三个基本视图)为三视图,这是工程界一种对物体几何形状约定俗成的抽象表达方式。
三视图的画法:
根据各形体的投影规律,逐个画出形体的三视图。画形体的顺序:一般先实(实形体)后空(挖去的形体);先大(大形体)后小(小形体);先画轮廓,后画细节。画每个形体时,要三个视图联系起来画,并从反映形体特征的视图画起,再按投影规律画出其他两个视图。对称图形、半圆和大于半圆的圆弧要画出对称中心线,回转体一定要画出轴线。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细点划线画出。
底稿画完后,按形体逐个仔细检查。对形体中的垂直面、一般位置面、形体间邻接表面处于相切、共面或相交特殊位置的面、线,用面、线投影规律重点校核,纠正错误和补充遗漏。按标准图线描深,可见部分用粗实线画出,不可见部分用虚线画出。
关于本次三视图的画法和三视图的画法规则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