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时间对应北京时间24小时对照表 有吗
时间以24小时为单位,+代表需要在北京时间上加上该时差,-代表需要在北京时间上减去该时差。以下表格以各大洲划分区域,想要哪个国家直接找相应洲然后找相应地区即可。
扩展资料:时差的计算方法:
两个时区标准时间(即时区数)相减就是时差,时区的数值大的时间早。比如中国是东八区(+8),美国PST是西五区(-8),两地的时差是16小时,北京比纽约要早16个小时;如果是美国实行夏令时的时期,相差15小时。美国夏令时期间:4月的第一个星期日~10月最后的星期日。
参考资料:时差-百度百科
世界24小时时间表
一天24小时现在一般是分为晨8个小时(包括凌晨、早晨),午8个小时(包括上午、中午、下午),晚8个小时(包括傍晚、晚上)。具体区分的时间段如下:
凌晨:0时至5时;早晨:5时至8时;上午:8时至11时;中午:11时至13时;下午:13时至16时;傍晚:16时至19时;晚上:19时至24时。
古时一天分12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
相关内容:
在古代,光阴表示时间。时间是人根据物质运动来划分的,不是本来就有的,宇宙中的“时”本来是没有间的。物质运动需要耗费“时”。
但是如果不把“时”分割成间,我们的思维就无法识别“时”,我们之所以能思考,是因为思维能对物质世界命名,物为实,思为虚,思命物以虚名,为思所用。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24分钟。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04:12。
全球时间对照表
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由于世界各国与地区的经度不同,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跨度为15°。以英国伦敦格林尼志天文台所在地为0°,往东7.5°、往西7.5°为0时区。
依次类推,北京位于东105°至东120°之间,为东八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为同一区,东西十二区的中间线,即180°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
区时的计算一般分以下几个步骤:
1、时区的计算:
如果要求某一经度的区时,首先要计算出该经度所在的时区。经度换算时区的公式:经度数÷15°=M(商),n(余数)(n<7、5°时,时区数=M;n>7、5°时,时区数=M+1)。
根据此公式也可以计算M时区所跨的经度范围,即:15°×M(时区数)±7、5°(15°×时区数为这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
2、地理区时差的计算:
如果知道甲地的区时,求乙地的区时,首先要计算两地的区时差。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同侧,计算区时差用减法,如东八区与东二区差6个区时,西九区与西二区差7个区时。如果甲、乙两地位于中时区的两侧,计算区时差用加法,如西六区与东六区差12个区时。
3、地理区时的计算:
区时的计算遵循“东加西减”的原则。已知甲地的时间,求乙地的时间,那么乙地的时间=甲地的时间±甲、乙两地所在时区的区时差(乙地在甲地的东侧用“+”,乙地在甲地的西侧用“-”)。
4、计算结果的处理:
由于全天采用24小时制,所以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要减去24小时,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计算结果若为负值,要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即为所求的时间。碰到跨年、月时,要注意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时区的由来
为了照顾到各地区的使用方便,又使其他地方的人容易将本地的时间换算到别的地方时间上去。有关国际会议决定将地球表面按经线从东到西,划成一个个区域,并且规定相邻区域的时间相差1小时。在同一区域内的东端和西端的人看到太阳升起的时间最多相差不过1小时。
当人们跨过一个区域,就将自己的时钟校正1小时(向西减1小时,向东加1小时),跨过几个区域就加或减几小时。这样使用起来就很方便。现今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由于实用上常常1个国家,或1个省份同时跨着2个或更多时区,为了照顾到行政上的方便,常将1个国家或1个省份划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