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五笔字型
五天学会五笔的“快速学五笔法”:
第一步(一天),分区位背口诀。
第二步(一天),在脑子里画一个键盘区位图(可以不记字母),然后将手指与口诀和键盘对应起来背口诀;这样可以保证随时随地在不上机的情况下熟练掌握指法和口诀。
第三步(一天),熟练掌握键盘字根总图,将口诀和字根图结合起来记。字根的大部分也包括在口诀之内,但有很多特殊字根口诀内并没有,必须结合口诀单独记忆。
第四步(一天),主要学拆字,结合前三步,边打字边拆字,打字其实也可以不上机的,因为脑子里有了一个键盘图,上机和不上机结合起来,学起来也更有效果。
第五步(一天),自主上机练习。
新编五笔字型口诀表
王旁青头戋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大犬三羊古石厂,木丁西在一四里,工戈草头右框七。
目止具头卜虎皮,日早两竖与虫依,口中一川三个竖,田甲方框四车力,山由骨头贝框几。
禾竹反文双人立,白斤气头手边提,月乃用舟家衣下,人八登祭把头取,金夕犭儿包头鱼。
言文方广在四一,立辛两点病门里,水族三点兴类小,火里业头四点米,之字宝盖补礻衤。
已类左框心尸羽,子耳了也框上举,女刀九巛臼山倒,又巴劲头私马依,绞丝互幺弓和匕。
五笔字型打字练习最好练习哪些字软件也行!~~~
http://www.skycn.com/soft/6467.html
款功能丰富、精巧的五笔练习绿色软件,自带输入法,适用于各级五笔学习者。①自带输入法(五笔86版、五笔98版),用户也可以选用WINDOWS系统输入法;②练习功能:包括字符、字根、单字、词组、文章、自由等练习,每类又有细分,如单字包括各级简码、常用字、难拆字、百家姓等。练习内容丰富,而且完全随机。用户自定义练习方式:定时、定量、自由。各练习中随时显示字数、时间、速度、正确率等统计信息;③编辑功能:它实际上还是内置了五笔输入法的记事本;④查询功能:查询待测词组或已输入词组的五笔编码,随时按F1键显示字根键位图;⑤简洁美观、操作方便;绿色软件,无须安装;VisualC++开发,仅168KB;完全免费。【4.0版更新】字符练习分类更细;练习内容成段显示,而不是以往的只显示一行;背景音乐可播放主程序目录下的整个song目录下所有音乐文件,几乎支持所有类型的音乐文件,而且随机循环播放。【4.4版更新2004-07-06】①练习过程中增加暂停功能;②增加15篇文章供选用。
推荐一篇练习五笔打字的文章
非“冰灯”默属了。
不管是2003还是2013版,《冰灯》这篇文章很不错。把这篇文章打到100字每分钟就差不多了。
文章如下:
冰灯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因为独特的地域优势,黑龙江可以说是制作冰灯最早的地方。传说在很早以前,每到冬季的夜晚,在松嫩平原上,人们总会看到三五成群的农夫和渔民在悠然自得地喂马和捕鱼,他们所使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用冰做成的灯笼。这便是最早的冰灯。当时制作冰灯的工艺也很简单,把水放进木桶里冻成冰坨,凿出空心,放个油灯在里面,用以照明,冰罩挡住了凛冽的寒风,黑夜里便有了不灭的灯盏,冰灯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后来,每逢新春佳节和上元之夜,人们又把它加以装饰,而成为供人观赏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清代《黑龙江外纪》里对此有过详细的记载:“上元,城中张灯五夜,村落妇女来观剧者,车声彻夜不绝。有镂五六尺冰为寿星灯者,中燃双炬,望之如水晶人。”其时,冰灯在南方一些地方也相继出现过。乾隆、嘉庆年间,四川诗人张问陶曾写过一首专门描写冰灯的诗,题名就叫《冰灯》,诗云:“黑夜有炎凉,冰灯吐焰长。照来消热念,凿处漏寒光。影湿星沉水,神清月里霜。三冬足文史,底用探萤囊。”南京诗人金德荣在被谪戍新疆巴里坤时,在其古风长诗《巴里坤冰灯歌》中也咏叹道:“雪山高与天山接,上有万古不化雪。朔风一夜结作冰,裁雪妙手搏为冰。以矾入冰冰不化,以烛照冰光四射。五里之内尽通明,半月能教天不夜。元夕月轮照碧空,大千人入水晶宫。”
哈尔滨是中国冰雪艺术的摇篮,哈尔滨冰灯驰名中外,饮誉华夏。哈尔滨大规模有组织地制作和展出冰灯始于1963年,人们利用盆、桶等简单模具自然冷冻了千余盏冰灯和数十个冰花,于元宵佳节在兆麟公园展出,轰动全城,形成了万人空巷看冰灯的盛大场面。至今许多老哈尔滨人回想起来仍然记忆犹新,感慨万千。这也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有领导的冰灯游园会。当时就有人即兴作词,来形容这“万人空巷,盛极一时”的今古奇观:“灯节,灯节,玉树冰灯明月。人山人海兴浓,园北园南烛红。红烛,红烛,普照万民同乐。”冰灯是黑土地的特产,是龙江人的骄傲。从盆制冰景到一年一度大规模的冰灯游园会,哈尔滨冰灯艺术日趋成熟,它的影响和辐射早已使其驰名世界,风靡海内外。1985年,勤劳智慧的冰城人民进一步挖掘冰雪热能,开发冰雪资源,以蜚声中外的冰灯游园会为中心,推出了以冰雪艺术、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旅游、冰雪经贸为内容的哈尔滨冰雪节,把让人畏惧的冰雪变成了宝贵的自然资源,给冰城之冬增添了盎然的春意。以后每年的1月5日,便成为哈尔滨人民特有的地方性传统节日,北方人改变了足不出户的“猫冬”习惯,开始参加各种冰雪活动,哈尔滨之冬不再寂寞,哈尔滨的冬天热了起来。
加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