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打通任脉督脉的一些知识点,和如何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脉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脉
打通任督二脉的方法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1.方法。做好练功准备,放松身心,集中思想,精神内守,在呼气的同时,意念随呼气趋向心窝部。2.时间。如果要如期完成第一步的练习,在时间上就要有一定的安排。假若条件许可的话,每天固定时间练功,养成习惯,对稳定思想更有帮助。没有固定的时间也不要紧,只要抽空抓紧练功就行。要求每日早、中、晚练习三次,每次二十分钟。如认真操作,一个星期左右就可完成第一步的功候。3.效果。开始几天由于不习惯,姿势也不够准确,有的同志会感到头晕,腰背酸痛,呼吸也不自然,舌尖抵不住上腭等,这都是自然的现象。不要有顾虑,只要按要求坚持锻炼慢慢就会好了。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1.方法。每次呼气都从心窝部开始,呼气注意下丹田。2.时间。每天依法练三次,每次二十五分钟或者半个小时,一星期左右就可以气沉丹田。3.效果。由于真气已通过胃区,脾胃功能已有改善。真气沉入丹田后,丹田周围的脏器,如大小肠、肾、膀胱等都逐步发生生理上的改变,一般都会感到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现象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第三步,凝神调息守丹田。1.方法。呼气注意丹田,但要避免过份用力呼气往下送,以造成丹田发热太过,耗伤阴液。2.时间。每天三次或者再多一些。每次半小时以上。这一段是培养丹田实力阶段,需要时间较长,一个月左右可以感到小腹充实有力。3.效果。由于任脉通畅,心肾相交,中气旺盛,因此心神安泰,睡眠安静。
怎样打通任督二脉最简单的方法
叩首叩手法(小周天打通法之一)
叩首顾名思义就是磕头,有人说磕头也是锻炼吗?那当然,磕头还是道家修身密法之一呢!
“学道本无门,叩首先有益”。但是咱们练的叩首不是头碰地,而是头叩手背。就象是我们趴在桌上打盹时将额头压在手背上的感觉。也就是说怕我们的额头直接磕在地板上会疼痛受伤,用手垫着。这样额头撞在手背上,既不会因接触面太软而无效,也不会觉太硬而受伤。
然后按拜佛叩头的样子。以额头部分(鼻根至前发际线)撞击手背。幅度和力度,因人而异,本着由轻而重的原则。抬头再叩时要有一个头后仰的动作。十五次为一小节。接着从鼻根到下巴轻轻“撞揉”手背,反复十次为一小节。“撞揉”时面部始终与手背相贴进行(“撞揉”时频率要快,如震颤一般)。两节为一组,动作完成。若觉不过瘾,可再作两组。
做完此功后,可使任督二脉在头部顺接。为打通小周天的第一步。
二、震动尾闾法(小周天打通法之二)
双腿盘座,有些人说我盘不上,咱们这个功盘不上正好。双脚微盘能交叉即可,然后用脚掌外缘骨用力往起站立。(站的过程中膝盖不可触地)。刚站一点有人说不行,站不起来,没关系,这个功法本来就不需要完全站立起来,只要臀部离地10至30厘米之间就行。由于重力作用,臀部落地时整好使尾骨撞击地板。这个动作就完成了,这种撞击面积较大,所以安全无痛,但为保万无一失。开始时臀部可垫棉垫。站起的幅度也宜由小到大。或面前有人帮忙拽起也可。主要目的就是要震动尾骨。使任脉会阴穴与督脉长强穴得以顺接。这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一步。
怎样打通任督二脉
人自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满足不了打开任督二脉的需要,只有靠药气的力量帮助才能打开
任督二脉,打开的任督二脉在头面的循环是各走各的道,在体内照样有一定的循环路线,这
一前一后一循环(新陈代谢大循环)将体内所有的毒素全部排出体外。
任督两脉原属于奇经八脉,因具有明确穴位,医家将其与十二正经脉合称十四正经脉。任脉主血,为阴脉之海;督脉主气,为阳脉之海。也就是说,任督两脉分别对十二正经脉中的手足六阴经与六阳经脉起着主导作用,当十二正经脉气血充盈,就会流溢于任督两脉;相反的,若任督两脉气机旺盛,同样也会循环作用于十二正经脉,故曰:「任督通则百脉皆通」。
依道家的说法,任督二脉是人体阴阳沟通循环的主要渠道。它的初级功法“小周天”就是从更深的层次打开任督二脉,使阴阳二气升降往返,畅通无阻,使生命保持动态的平衡。具体作法是:将心火置于肾水之中,意守脐下三寸,如月映水,使阳气在肾水中凝聚之后,循督脉自然升发,上至头顶泥丸,化阴精而沿任脉下行,降归肾元,周而复始。周天常通的人,一般是不会犯什么病的。对于心肾不交,任督不合,有升不降的病人,中医有一妙方,仅川连、肉桂二味。川连性寒,人心经,能降心火,化阴气为阴水,使之下行;肉桂性温,人肾经,能将任脉下行之阴水温化,收入肾本,转为阳气重新生发。
任督二脉是气之根本,所谓打通,其实是回归根本,人刚出生时是通的,但随后的生活违背了自然规律,造成气不能贯通二脉,只好通过修练来达到贯通的目的.
如何打通任督两脉?
真气运行法是一种静功自我导引法,主要通过凝神调息,培植真气,以贯通经络,调理阴阳气血,而达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效。本功法由近人李少波根据《黄帝内经》理论,并采纳了“小周天功法”等古代气功养生治病经验,结合自身实践体验整理而成。操练不难,只要按要求练习,不会出偏差。操练步骤井然,各有反应或效果可证,治疗范围亦较广泛。
基本内容
一、练功姿式
以平坐式为主,凳椅面上可加软垫,要求凳椅坐面与小腿等高;臀部的1/2~1/3坐于凳面,两足平行,足底着地,并与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上身垂直;两膝间距两拳宽,两手掌自然覆置大腿上,两肩松垂,含胸拔背,头顶如悬,下颌微收,舌抵上腭,口目轻闭,两眼内视,耳听呼吸。若惯于盘坐者,盘坐亦可。当修习纯熟后,则站、卧、坐、行皆可。
二、呼吸与意念
本疗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练功初期,意念只须注意呼气,尽量做到深、长、细、匀,而吸气时则任其自然,勿须任何意念。随着练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须作适当调整。
三、收功
每次练功结束前,先放松意念,手掌相对摩擦至热,如洗面状摩面部数周,使精神恢复常态后,慢慢起身活动即可。
练功方法
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
练功准备就绪,即微合双眼,先注视鼻尖片刻,接着闭目内视心窝部,耳听呼吸,勿使有声。意念随每次呼气自喉部下达心窝部,尽可能逐渐放慢、放长,每次呼气的时间,以每分钟呼8~12次为宜。呼气时任其自然,无念无识。练功时若有杂念,要用数息法制之:只须数呼气之数,从1~10,再回头从1~10,反复进行,杂念平息,即不必数息。本步练功时间每日3次,每次20分钟。尽可能固定每日练功时间,易于形成条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时间者,则每日早、中、晚3次不可缺。练功约3?5日,便自觉心窝部有沉重感,至10日左右心窝部有温热感,即告第一步完成,为第二步奠定了基础。炼本步期间,无练功基础者,可能出现头昏,腰酸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腭不习惯等,这些是初练时的生疏现象,只要坚持按要求去练,便会逐渐纯熟,各种不自然现象渐会消失。在练本步过程中,一般脾胃虚寒、食欲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渐增食欲,精神日振。
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
当第一步功法练至每次呼气自觉心窝部发热时,即可意息相随,于每次呼气时,以意引心窝之热气流逐渐向下延伸,一步步趋向丹田(小腹内)。但必须注意轻松自然,不可过分用意和操之过急。如此每日练功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约10天左
右,即可于每次呼气时出现一股热流下达丹田的感觉。此时可出现小腹中汩汩有声,矢气增多,食欲增进,大小便异常者渐趋正常。
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
接上步,当每次呼气皆有热流下沉丹田,丹田温暖发热后,即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过分注意呼气。每日练功3次,每次40分钟左右。本步锻炼时间约需40天左右,即可感到丹田内形成一个“气团”。随着功夫的积累,气团逐渐增大,小腹充实饱满有力,有时会出现阴部作痒,会阴跳动,肾区及四肢发热等,这些现象或感觉可因人而异。一般患有失眠、阳痿、月经不调、二便异常者渐可明显好转。
第四步:通督勿忘复勿助
接上步,当丹田真气充实到一定的程度,即会沿脊柱上行。此时,意念须随之上行而不为别的事情分散注意力(勿忘);当其止于某处不复上行,甚或有所退下时,也不要用意向上导引(勿助)。因为上行之快慢完全取决于丹田中真气充实的程度,丹田越充实,上行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反之则上行中止,甚或倒退。当上行至脑后“玉枕关”,屡屡欲上难通过时,可用内视头顶法,一般即可冲过玉枕关。本步是关键的一步。每日练功次数可适当增加至4?5次,每次需1小时左右。一般在一周之内,气流即可冲过“玉枕关”。这也是因人而异的,快者一下子就可通过,力量也很猛;其次者须数次;慢者需数天;个别人可因特殊情况而久久难以通过。练本步过程中,可出现项背强急,头如紧箍等情况,是冲关通督之前兆,不可疑虑放松;通关后(尾闾、夹脊、玉枕)自然轻松愉快。通关后呼气时热流直下丹田,吸气时热流沿脊而上过头顶至口腔,形成任督循环(即“小周天”)。至此境界,凡患有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性欲低下、月经不调、心悸气短、精神恍惚等病证者,皆可明显改善,长期坚持可望康复。无病者亦可致身轻体捷,精力充沛。
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
任督循环形成后,一般仍意守下丹田,同时其他经脉也可相继开通。如头顶出现动力,可改守上丹田(脑中),可以灵活掌握。练功时间仍每日3次,每次一小时左右。此期间,会出现头皮奇痒,舌尖颤麻,全身如有电流乱窜,皮肤麻痒如有蚁
爬,眉心、鼻梁紧张,环头拘紧等反应,亦因人而异,不必害怕,也不要追求,约一月后各种动象渐会自然平息。此后各种慢性病皆可明显好转或痊愈。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关于本次打通任脉督脉和如何打通自己的任督二脉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