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下一句(声声入耳”的下一句是什么)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4840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下一句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下一句的知识,包括“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下一句是什么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一句是什么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下一句(声声入耳”的下一句是什么)

该句话的意思:校园(书院)里,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很好听。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家大事,都要关心。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副中华贤哲的名联,几百年来一直成为无数读书人的座右铭。由“当下世界”、“吾国吾民”、“在商言商”和“虚拟访谈”等部分组成的《论天下》一书,便是李华平先生悉心研究思考数年的结晶。

扩展资料: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该句话的作者简介:

李华平,中国公民,1965年6月1日出生于江苏省沭阳县青伊湖镇蔷薇村,1988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1年1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法律系刑法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先后就职于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新华通讯社国内部等单位。中国法学会会员。1997年6月取得中国律师资格。

先后在《政法论坛》、《法学》、《法学杂志》、《民主与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关于人权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罪刑相适应与中国刑法观念的更新》、《中国刑法价值论》、《刑罚效益论》等20余篇学术论文。主要著作有:《超越2012——世界危机与人类的选择》(2011年,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等(此书有关书讯可在网上查询,当年曾在西单图书大厦销售排行榜上列第一名)。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下一句是什么

下一句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此联为明代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为《东林书院门前对联》,顾宪成在无锡创办东林书院,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白话文释义:上联是说在山间幽静的地方,认真的读书学习,风声、雨声、读书的声音不断的传入耳朵里。强调读书学习要有好的环境。下联说家里的事,国家的事,乃至天下的事都应该关心。这是说明读书的人,要多为别人考虑。要忧国忧民,为了百姓要有一番大的作为。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了这座自宋代就已建立的书院,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他们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指陈时弊,锐意图新;主张志在世道,躬行实践,反对空发议论,脱离实际。因此倾动朝野,海内一些抱道忤时的士大夫等都仰慕应和,闻风响附,皆以东林为归,学舍至不能容,一时盛况空前,成为江南人文荟萃的一大区会,又是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

东林人士在当时遭到宦官及其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两者之间因政见分歧发展演变形成明末激烈的党争局面。反对派将东林书院讲学及与之有关系或支持同情讲学的朝野人士笼统称之为“东林党”。

东林党人开放言路指责朝政,触动熹宗时专权的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造编《东林点将录》等文件上报朝廷,打击东林党,1625年(天启五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

次年,东林书院被拆毁。东林党人也遭到打击,杨涟、左光斗等许多著名的东林党人都遭到杀害。1627年(天启七年),崇祯帝即位,魏忠贤被流放南直隶凤阳府,东林党人余人才免遭魏忠贤的打击。1629年(崇祯二年),崇祯皇帝下令为东林党人恢复名誉,并下诏修复东林书院。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一句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一句是,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满意望采纳祝你学习进步!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