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药的制作(古代火药的制作过程)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500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火药的制作,以及古代火药的制作过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火药的发明过程

火药的制作(古代火药的制作过程)

火药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发明,其发明过程可以追溯到中国唐朝时期。下面将介绍火药的发明过程。

第一步:草药研制

唐朝时期的人们对于药材十分熟悉,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使用草药。据史书记载,唐代时期有一段时间,人们发现一种新的草药,这种草药有很强的爆炸力,能够发出巨大的火光和声响。因此,人们就开始将这种草药用于制作各种火药。

第二步:硝石发现

火药的核心成分之一是硝石,在唐朝时期,人们还不知道硝石的存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唐代的草药专家发现了一种令人惊奇的现象:当草药里的盐、碘和纸炭混合在一起时,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会出现白色晶体。后来研究发现,这种晶体就是硝石。

第三步:硝石用于火药制作

在了解了硝石的特性之后,人们就开始用硝石、草药和其他材料制作各种火药,用于军事和烟花等领域。火药制作的主要方法是将硝石、炭和硫黄混合在一起,烘干后揉成团,再磨成粉末即可。

总结起来,火药的发明过程主要包括草药研制、硝石发现和硝石用于火药制作三个步骤。虽然火药的发明历史相当悠久,但它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古代火药的制作过程

我国古代发明的是黑火药,它的配方主要有硝石、硫磺、木炭等含碳物质,再经过对三种原料人工均匀拌和炼制而成。火药是由硝石这一氧化剂供氧完成燃烧过程,形成内燃烧体系的。除了正确地制备这三种成分外,制作质量优良的火药还必须把握好三种成分的组配比率,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组配比率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经过几百年的试验和实践,到了近现代人们发现黑火药的组配比率为硫磺占10%左右,木炭占15%左右,硝石占75%左右时是最合适的黑火药配比。

我国虽然在宋代就已经掌握了火药的主要成分,但在成分配比上还不成熟,除了这三种成分外还掺杂着清油、麻茹等十种成分,这些成分主要是易燃物质,说明宋人还未能充分认识到火药的爆炸性能。元代火药配制根据西安发现的元代中晚期的火药实物研究,发现其火药成分构成更加合理,火药的组配比率更加科学,其中硝石约占60%、硫磺约占20%、木炭约占20%。

火药是怎样发明的

炼丹家的偶然发现

——战国时期至今火药的发明与改良如果说火药的发明是源于长生不老,你一定会以为是天方夜谭,但事实确实如此。中国古时的那些幻想“得道成仙”的帝王将相们常常令术士炼制“灵丹妙药”,而这些尽职的化学家在炼丹过程中虽没有炼成仙丹,却发明了火药,而且由于火药的独特作用,它很快就闻名于世,成为我国古代科技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历史的发展中占有着重要地位。

(1)中国方士发明火药

我国古代的冶炼技术相当发达。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能制造出造型复杂、美观大方的大型青铜器皿了。春秋中期,我国已经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到了春秋末年,铁制的农具和兵器也已得到普遍使用。

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接触和熟悉了许多矿物的性能,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从战国时代起,就有人把冶金技术运用到炼制药物方面,梦想能炼出长生不老之药来,也有人想从矿物中炼出金银来。那种炼制所谓长生不老药的炼丹术在古代被称为“方术”,从事炼丹的炼丹家则被称为“方士”,后来被称为“道士”或“丹家”。

虽然这些炼丹家始终未能炼出长生不老之药来,但是在一次次冶炼中,他们不断积累经验,掌握了不少化学知识。这些炼丹家对我国古代化学的发展,起了不少作用。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或许把他们称为古代的化学家更为合适。在这些方士中,较为突出的有李少君、魏伯阳、刘安、葛洪等。正是这些炼丹家的工作,才发现了火药。

现在我们知道,制造火药的主要原料为木炭、硫磺和硝石。

硫磺在我国古代也被称作石硫黄、留黄、硫黄等。我们的祖先在公元前后,就已在湖南的郴县发现了大量的硫磺矿。此后在我国北方、南方也多次发现大型硫磺矿。我国古籍中最早提到“硫黄”的是《淮南子》一书(公元前150年前后)。这说明在当时古人对硫磺已有认识。在西汉末年问世的我国第一本药物典籍《神农本草经》,把石硫黄归入“中品药”的第三种,可见当时硫磺已被广泛用于入药。

硝石是黑色火药里的氧化剂。它的化学成分是硝酸钾,受热能产生氧气,有很强的助燃作用。火药爆炸力的大小主要根据含硝量的多少来决定。最迟在公元前后,我们的祖先就已发现了硝,并能掌握利用它。古代人民在实践中慢慢发现硝石有消除积热和淤血等医疗作用,便将它入药。《神农本草经》把硝石列入“上品药”的第六种。古代的炼丹家十分熟悉硝石的性能,常把硝石作为主要的氧化剂和溶剂。公元500年左右的炼丹家陶弘景就指出硝石有“强烧之,紫青烟起”的现象。

唐朝初年,著名的药物学家孙思邈也炼过丹药。在他所写的《丹经》一书中,有一种“伏硫磺法”,记载着类似火药的方子。

由于这种伏硫磺法经常在制作过程中发生燃烧,烧伤炼丹者的手和脸,甚至烧掉炼丹房,因此古人明白了硫磺、硝石和木炭的混合物极易猛烈起火,甚至发生爆炸,制作时必须十分当心。

经过一次次的爆炸起火,炼丹家们从最初的恐惧中逐渐认识到:硫磺、硝石和木炭,如按一定比例配制,可制成会爆炸的“火药”。

火药发明的具体年代已无从查考,但根据资料可以推断,火药发明的时间应在唐代以前。由于这种火药的颜色是黑色的,所以叫作“黑火药”。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