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简介及详细资料)

中国机械与配件网1800

大家好,关于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简介及详细资料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的历史影响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简介及详细资料)

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哈尔滨的义举,不但震惊了远东,也震惊了世界。当天这条简短的电报“伊藤博文今日在哈尔滨被一朝鲜人弹毙,刺客已被获”一发出,全球报刊争相报道这一特大新闻。

日本报刊、朝鲜亲日报刊和一些西方报刊骂安重根是暴徒、无知之辈;以法国为代表的另一些西方报刊和朝鲜的多数报刊,是以客观的态度中性地报道了事件;而中国和俄国的韩文报刊则称赞安重根是爱国志士、和平代表者。当时上海的《民吁日报》、《上海时报》、《上海申报》,天津的《大公报》,香港的《华文日报》等许多中国报纸都对义举做了大量报道。《民吁日报》在一篇社论中评论道:“今日韩人飞此一弹……抵万人之哭诉,千篇之谏书”,“10年前,日本巧取豪夺,破我陆师,歼我海军……如今日本之视我已如俎上之肉,不快其口服不能自止。”

安重根殉国后,中国各界名人纷纷题词。孙中山的题词是:“功盖三韩名万国,生无百岁死千秋。弱国罪人强国相,纵然易地亦藤侯。”章太炎题写了“亚洲第一义侠”,还有蔡元培等二十多位名人题了词。身在日本的梁启超作了一首《秋风断藤曲》,其赞颂部分为:“黄沙卷地风怒号,黑龙江外雪如刀,流血五步大事毕,狂笑一声山月高。”

“五四”前后,中国各地纷纷演出反映义举的戏剧。周恩来和邓颖超在天津南开读书时便参加了《安重根》(又名《亡国恨》)的演出,由邓颖超扮演安重根。20世纪30年代,田汉领导的南社剧团也演出过《安重根刺伊藤》。周恩来曾说过:中日甲午战争后,中朝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是在20世纪初,安重根在哈尔滨刺杀伊藤博文开始的。蒋介石也于1972年为安重根义士纪念馆题词:“忠烈千秋”。

早在20世纪初,有关安重根的韩文版著述便有数种,也有德国人和俄国人写的相关书籍。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小学教科书也都有安重根事迹的课文。朝鲜在1979年为纪念安重根诞辰100周年,拍摄了故事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朝鲜在新世纪也拍摄了《安重根传》。

安重根的纪念馆、纪念碑遍及朝鲜、韩国、中国、俄罗斯,甚至日本。在中国旅顺、哈尔滨都有不同形式的安重根纪念场所,20世纪90年代,哈尔滨上演了歌剧《安重根》,还出版了几种相关著作。

当年在旅顺日俄监狱,安重根为日本人写了二百余幅题词,现已发现约六十余幅。其中一幅“为国献身军人本分”,是临刑前应看守他的日本宪兵千叶十七所题,在日本的安重根纪念碑上就刻有这首题词。随着时间的推进,题词还陆续有所发现,2008年在中国拍卖行亮相的一幅《临敌先进为将义务》,以55万元(人民币)成交。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简介及详细资料

职员表原著金日成导演严吉善编剧白头山创作团摄影郑益汉配乐李学范演员表角色演员备注安重根李仁文近代朝鲜爱国烈士伊藤博文黄永日前日本首相,侵略朝鲜的元凶金氏全正姬安重根之妻吴敬植郑义谦安重根的朋友,一名新闻记者金明国赵明善安重根搭救的青年,后成为一名军人韩氏俞敬爱金明国的大嫂李儁朴太洙爱国志士,安重根的朋友韩圭卨崔大植爱国大臣李完用李永和卖国大臣,"乙巳五贼"之一李根泽宋昌镐卖国大臣,"乙巳五贼"之一宋秉畯李根佑卖国贼,"一进会"的头目林权助朴奉益日本公使长谷川好道吴英焕驻朝日军司令官裴贞子徐辛香伊藤博文养女,负责刺探宫中情报禹德淳申明旭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同谋曹道先金光忆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同谋刘东夏金润弘安重根刺杀伊藤博文的同谋安定根李益胜安重根的一个弟弟安恭根李明德安重根的一个弟弟沟渊孝雄吴享文起诉安重根的检察官国语版演职员表翻译:郑玉在高宗文董兆莱导演:苏秀杨成纯录音:金文江龚政明剪接:吴模钧裔国英配音演员:乔榛毕克胡庆汉尚华吴文伦王惠伍经纬于鼎赵慎之李梓丁建华翁振新剧情梗概

20世纪初日俄战争后,日本为达到吞并朝鲜(时称"大韩帝国")的目的,派伊藤博文和大批军队前往朝鲜,逼迫朝鲜***签订丧权辱国的保护条约。在李完用、宋秉畯等卖国贼的合作下,终于缔结了《乙巳条约》,使朝鲜沦为日本的保护国,国家主权名存实亡,伊藤博文出任日本驻朝鲜首任统监。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目睹祖国危亡,与朋友吴敬植、李儁、金明国等人探索救国道路,但无一不在伊藤博文为首的日本侵略者的阻挠下以失败告终。安重根感到救国无门,遂采用暗杀手段。他趁伊藤去中国哈尔滨会晤俄国财长之机,在车站击毙了伊藤,最后被捕入狱,昂扬就义……

影片影响

朝鲜宽银幕彩色故事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是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金日成的同名话剧改编的。据金日成回忆录《与世纪同行》记载,《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是1927年左右,也就是金日成在中国吉林抚松读书时创作的一部话剧,与其同时创作的还有《血喷万国会》、《女儿的信》等。

1970年4月15日,朝鲜***指示将"不朽的古典名作"《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改编为电影。为此朝鲜进行了长期准备,投入大量资金,由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出品,并且多次蒙受金日成与其子金正日的亲自指导,可谓是朝鲜一部名副其实的大手笔、大制作。该片演职人员的阵容也是非常强大,编剧是荣获金日成勋章的白头山创作团,导演是金日成奖获得者、人民演员严吉善,摄影是人民艺术家郑益汉,作曲是功勋艺术家李学范。演员中有2位人民演员,4位功勋演员,凝聚了当时朝鲜电影界许多高水平和有名望的人物。因此,这部电影是当时朝鲜一部制作水平高、成就相当大的作品,是朝鲜电影艺术达到的又一个高峰。

1979年4月15日,《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分为上下集,正式公映,纪念安重根诞辰100周年。同年8月,该片被引入中国,由上海电影译制厂翻译出品,在中国尤其是朝鲜族中引起了很大反响,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优秀译制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也是首部登入南韩的朝鲜电影,于1998年9月2日由韩国SBS电视台放映,受到了韩国观众的欢迎。可见该片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该片大气磅礴,贯穿着历史的悲情,以20世纪初朝鲜历史的重大事件为经,以安重根的个人生涯为纬,深入反映了安重根作为一名爱国者热烈探索救国之路,在多次失败后由希望变为失望的心路历程。最后图穷匕见,仍然无法挽回祖国灭亡的命运。同时,该片以伊藤博文对朝鲜的侵略与安重根拯救国家的努力为两条主线,当两条线交织在一起时(即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时),就将剧情推向了***。此外,该片还透过刻画安重根等义士的爱国爱民,伊藤博文等日本侵略者的蛮横狡猾,李完用等朝鲜卖国贼的奴颜婢膝等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将各种历史人物有血有肉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影响。最后该片透过剧终的旁白,揭示出了领导朝鲜人民救国必须要光辉的思想引领的道理。

该片作为一部历史片,其内容都是根据历史还原和加工的。但也有部分与历史相悖的内容,比如《乙巳条约》缔结时,安重根在中国上海,而非像片中那样在朝鲜皇宫外。又比如参加安重根行动的刘东夏其实并不知道安重根的暗杀计画,但片中却与此相反。另外,当时朝鲜在1897年就已经将国号改为大韩帝国,普遍称为韩国,安重根也自称"大韩国人"。但该片似乎碍于政治因素,忌讳"韩国"一词,因此在片中基本上所有的场合都用"朝鲜"来称呼,这是完全不符合历史的。此外,该片作为一部朝鲜制作的艺术电影,免不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说教,具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特别是安重根就义前呼唤"伟人"的情节,沿袭了绝大多数朝鲜电影必须出现的"伟人"、"将军"、"太阳"、"主体思想"等套路。尽管如此,《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仍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电影,代表了当时朝鲜电影的最高水平。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用的什么枪,型号

勃朗宁手枪

安重根的手枪内有8发子弹,发射了7发。其中三发打中了伊藤(日本方面的法医检验报告说,第一发子弹从右上膊中央外面射入,进入右胸肋,水平穿通两肺,留在左肺叶中;第2发从右关节后面射入右胸肋,穿通胸腔,留在左肋上;第3发子弹从右上膊中央外面擦过,从上腹中央射入,留在腹肌中),另外四发分别打伤了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川上(右手腕被击穿,身负重伤)、森泰二郎和田中清次郎。医师小山善急忙爬了过来解开伊藤的礼服为其疗伤,但由于三颗子弹全射进了内脏部位,凭借随身携带的简便医疗器械难以将其取出;再加上安重根使用的是高杀伤力的开花子弹,使得内脏出血无法止住。伊藤此时痛的已脸色苍白,但依然咬紧牙关,一动不动,任凭医师疗伤。伊藤十几分钟后即告不治身亡。而安重根当场被扑过来的沙俄宪兵逮捕。

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和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简介及详细资料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