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古典舞身韵组合的一些知识点,和中国古典舞身韵八大元素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典舞身韵如何解释
1、“身”指形体外部的动作,即形
它表现为形形色色的体态,千变万化的动作及动作间的连接。凡是一切看得见的形态与过程都可以称之为“形”。形是形象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古典舞舞魅之依附,是古典舞之美的传达媒介。
2、“韵”指内在的神韵,气质,韵律,包括神、劲、律
神:这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中国文艺评论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
劲:即赋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比如运动时“线中的点”即“动中之静”)或“点中之线”(即“静中之动”),都是靠“劲“运用得当才得以表现的。
律:这个字它包涵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是律中之“正律”,动作通过“顺”似乎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
扩展资料:
古典舞身韵课程的特点
身韵的出现做为一项重要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成果,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走向自身形式的规范化、舞种化。它不仅是完整的训练体系,而且是训练与创作、表演相互统一的中国古典舞审美特征的体系。
就目前的教学而言,对古典舞神韵的作用与价值的认识,应该说在观念上仍然处在模糊的状态,在教学中还没能摆正它的位置,更没有在教学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中将“身韵”的教学渗透到基训课的“骨髓”中,真正的将其作为古典舞的“核”来加以正确对待。
中国古典舞身韵八大元素
在中国古典舞中,“身韵”是“身法”和“韵律”的统称。身韵作为中国古典舞的核心之一,具有“提、沉、冲、靠、含、腆、横移、旁提”八大基本动律元素。
一、沉
它是躯干上下运动的节奏,主要掌握躯干上提下沉的纵向运动与呼吸的配合。先沉后提。
二、提
它也是躯干上下运动的节奏,主要掌握躯干上提下沉的纵向运动与呼吸的配合。先沉后提。
三、靠
在“提沉”的基础上身体“斜移”的运动规律。用于扭转带动向侧形成的横向运动,体现古典舞的饱满、庄重、妩媚、含蓄的气质特征。
四、冲
在提沉的基础上身体斜移的运动规律。把握住前旋形成的横向动势,表现古典舞的饱满、庄重、妩媚、含蓄的气质特征。
五、含
躯干向后移动,形成”内收“的过程。是后肩后缩动律。
六、腆
躯干向前移动,形成”外开“的过程。它是胸部推力的向前动律
七、移
腰、肩做左右水平的横线运动。
八、旁提
躯干的弧形运动节奏掌握躯干上的下弧动势与拧的配合关系,体现古典舞典雅的美。
民间舞身韵组合是什么
不知道您是否学习过专业性的舞蹈,您的问题体现出您至少接触舞蹈一段时间,您对舞蹈有些许的了解!但首先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是错误的问题,事实上是没有民间舞身韵的,中国的民间舞基本舞种分为:汉、维、蒙、藏、鲜五大类。民族风格各不相同,因此民间舞没有身韵,只有在中国古典舞中才有身韵,因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承,它是中国武术与中国戏曲艺术在舞蹈领域中的完美形式及最佳组合!中国古典舞身韵是这一舞种的生存灵魂和魅力所在,中国古典舞身韵基本动律包括:提、沉、冲、靠、含、腆、移。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由这些基本动律变化的动作比如:横拧、双晃手、风火轮、掰抠步、旁提等等很多细腻的动作,这些动作与动律都可以创编出单独的神韵组合,也可以融会在一起编成一个完整性的身韵组合。再加一点的就是中古典舞身韵的训练因加入大量的呼吸方法,这样才能使动作内涵丰富,行云流水,体现出中国古典舞的独特魅力!
我的回答您是否满意?这样的回答您是否对中国古典舞身韵的有了大致的了解呢?
关于本次古典舞身韵组合和中国古典舞身韵八大元素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