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笑是什么意思
1、释义:最大的伤痛莫过于扑灭感情,心湖如一潭死水。
而心如止水也莫过于一笑置之满不在乎。
2、哀大莫过于心死,心死莫过于一笑。
出自严歌苓创作的长篇小说《陆犯焉识》。
在该书中,严歌苓将知识分子的命运置放在20世纪中国历史和政治变迁这个大背景上,写出了一曲政治与历史夹缝中的人生悲歌。
对知识分子而言,其人生悲剧表面上是源于对自身所处时代、政治的误读,但本质上是源于个体精神的独立及对自由的坚定追求。陆焉识悲剧的人生,演绎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以及知识分子在政治和苦难的困囚驯化中的精神抗争、蜕变、坚持。
3、作者简介:
严歌苓,著名旅美女作家、好莱坞专业编剧。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一个女人的史诗》《扶桑》《人寰》《雌性的草地》等。
短篇小说《天浴》《少女小渔》《女房东》等。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白蛇》《谁家有女初长成》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荷、西、日等多国文字。多部作品被拍成电影或电视剧,最近几年的有《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等。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严歌苓一直萦怀于对自身家族史特别是对其祖父人生遭际和精神世界的探寻。依此多年的功课,该书以深远的济世情怀,将知识分子陆焉识的命运铺展在中国近当代政治这块庞大而坚硬的底布上,检视了残酷岁月里生命可能达到的高度。
2、内容简介:
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少爷,聪慧而倜傥,会多国语言,也会讨女人喜欢。父亲去世后,年轻无嗣的继母冯仪芳为了巩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冯婉喻。没有爱情的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在美国华盛顿毫无愧意地过了几年花花公子的自由生活。
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也开始了在风情而精明的继母和温婉而坚韧的妻子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
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草漠上改造了二十年。
精神的匮乏、政治的严苛、犯人间的相互围猎与倾轧,终使他身上满布的旧时代文人华贵的自尊凋谢成一地碎片。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文革”结束后,饱经思念的陆焉识和冯婉喻终于可以团聚,然而回到上海家中的陆焉识却发现岁月和政治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再也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位置:一生沉沦、终成俗庸小市民的儿子一直排斥和利用他,才貌俱佳、终成大龄剩女的小女儿对他爱怨纠结,态度几经转变,唯一苦苦等待他归来的婉喻却在他到家前突然失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陆犯焉识
“莫过于心死”的前面一句是什么
哀莫大于心死"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心死"指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哀莫大于心死
典故: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莫过于心死前一句是什么
“莫过于心死”的上一句是“恶!可不察与!“
这句话出自《庄子•田子方》。意思是指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具体整句是:仲尼曰:“恶!可不察与!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第一部分全文自然分成长短不一、各不相连的十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至“夫魏真为我累耳”,通过田子方与魏文侯的对话,称赞东郭顺子处处循“真”的处世态度。
第二部分至“亦不可以容声矣”,批评“明乎礼而陋乎知人心”的作法,提倡体道无言的无为态度。
第三部分至“吾有不忘者存”,写孔子对颜渊的谈话,指出“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要得不至于“心死”,就得像“日出于东方而入于西极”那样地“日徂”;所谓“日徂”即每日都随着变化而推移。
第四部分至“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借老聃的口表达“至美至乐”的主张,能够“至美至乐”的人就是“至人”;怎样才能“至美至乐”呢?那就得“喜怒哀乐不入胸次”而“游心于物之初”。
第五部分至“可谓多乎”,写了一个小寓言,说明有其形不一定有其真,有其真也就不一定拘其形。
第六部分至“故足以动人”,指出应当爵禄和死生都“不入于心”。
第七部分至“是真画者也”,写画画并非一定要有画画的架势。
第八部分至“彼直以循斯须也”,写臧丈人无为而治的主张。
第九部分至“尔于中也殆矣夫”,以伯昏无人凝神而射作比喻,说明寂志凝神的重要。
第十部分至“己愈有”,写孙叔敖对官爵的得失无动于衷。
第十一部分,写凡国国君对国之存亡无动于衷;两个故事都说明,不能为任何外物所动,善于自持便能虚怀无己。
孟子说"心之官则思”,这里的“心”是思想或观念,后世“心死”的含义指情绪上的悲哀,而庄子的原意是指人没有思想或者失去自由思想的能力。庄子所说的那种“心死”之人,他本人不会觉得悲哀,只能是别人认为他可悲。
而另一种“心死”之人,情绪的极度沮丧,意志的极度消沉,则是他本人深切体会到的悲哀,旁观者也能觉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