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小学标点符号的用法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一年级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小学标点符号的用法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小学生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小学生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3个,分别是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分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它们的具体用法,详列如下:
1.逗号:用于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动词与宾语之间、状语后边、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
2.句号:用于陈述句和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3.问号:用于疑问句和反问句的末尾。
4.叹号:用于感叹句,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和反问句的末尾。
5.冒号:用于称呼语,说、想、是、证明、宣布、例如等词语,总说性话语和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以及总括性话语的前边。
6.引号: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和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引号里面如果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7.顿号: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
8.分号: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以及分行列举的各项内容之间。
9.括号:用于行文中注释性的部分。注释某个词语的,直接跟在词语之后;注释句子的,跟在句末标点之后。
10.破折号: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话题突然转变、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11.省略号:用于引文或列举的省略,和话语中间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2.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之名、刊物名等。
13.着重号:用于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的下面。
一年级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一年级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如下:
一、基本用法:
掌握逗号、句号、顿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省略号、书名号和分号这十种标点符号。现将这十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如下介绍:
(一)逗号[用,表示]用来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二)句号[用。表示]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它一般用在陈述句和不带明显的命令口气的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
例1:刘胡兰是一位闻名全国的女英雄。
例2:请递给我一杯水。(祈使句)
(三)顿号[用、表示]表示句子中并列词语之间较小的停顿,占一格,点在格的左下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句子中并列成分,比较小的停顿用顿号,而较长的停顿用逗号,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停顿的长短。
例:总攻开始了,军号声、枪声、炮声、喊杀声,立刻混成一片,震动着山谷。
(四)问号[用?表示]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问号,问号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不论是疑句,还是设问、反问,当问句的意思表示完了,就用问号表示停顿。
例:①你叫什么名字?(疑问)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反问)
③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的劳动群众。(设问)
(五)感叹号[用!表示]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完了之后的停顿,用感叹号。感叹号一般用在感叹句和祈使句的末尾,占一格,点在格的中间。凡是感情色彩比较浓的句子,诸如喜爱、赞美、悲伤、怀念、请求、命令、愤怒、惊讶等,在一句话说完后,应该用感叹号表示停顿。
例:
①您就让我再试一试吧!(请求)
②我的“小猫咪”多可爱啊!(喜爱)
③什么,“迷糊”也考了一百分!(惊奇)
④你们坐在敌人只要一发炮弹就能送你们升天的地方,还在忙什么别的事!乱弹琴!(气愤)
⑤他白了我一眼,说:“别动!”(命令)
小学标点符号的用法口诀
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扩展资料: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名称符号用法说明: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例如,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例如,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例如,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三、感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例如,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例如,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五、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例如,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六、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例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1)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2)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县、自治县、市;
(3)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七、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同志们,朋友们:现在开会了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例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武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外文图书展销会日期:10月20日至于11月10日
5、用于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以总结上文。例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八、引号“”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例如,“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例如,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例如,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九、括号()
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1、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十、破折号──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例如,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敞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例如,“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例如,“呜──”火车开动了。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例如,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十一、省略号……
1、用于引文的省略。例如,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2、用于列举的省略。例如,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3、用于话语中间,表示说明断断续续。例如,“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十二、连接号—
1、两个相关的名词构造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例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例如,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十三、间隔号·
1、用于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例如,烈奥纳多•达•芬奇、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2、用于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隔。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十四、书名号《》
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例如,《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关于小学标点符号的用法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